【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尤金少将】

在近日的阿布扎比防务展上,北方工业公司展示的由VT4底盘衍生的VN50重步战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大讨论,其火力与车体布局也在各大论坛引起了较大的非议,尤以后门两侧的机枪组争议最大,一直研究中东问题的笔者也打算从实战的角度分析一下该车的设计思路。

另外,我不同意施佬说VN50重步战像是LVT的说法!LVT是“单炮塔多枪架”,而VN50重步战属于多炮管(主炮塔上既有100炮也有30炮)多炮塔(无人机枪塔也是塔)两重加持的产物,我认为唯一可以与之相对应的二战车辆应该是三德子的NBFZ重型坦克。

vn17型步兵战车(从中东实战角度看VN-50重型步兵战车)(1)

双炮三枪多炮塔!是NBFZ(确信)

vn17型步兵战车(从中东实战角度看VN-50重型步兵战车)(2)

(小编:双炮三枪,781工程也是啊……前几天哈尔科夫的工程师还发推称赞VN-50说是集合了这些巷战战车的设计精髓,比乌拉尔的BMPT好多了……)

重步战(或者重装输)的发源地就在中东,以色列人在中东战争后为了应对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糟糕治安战环境,开始以旧式坦克底盘为基础,改造重型装甲输送车,随着“雌虎”家族的诞生,重型装甲车辆的体系与定义被完全确立下来。

而在最近几年中东的大小战争中,传统的装甲输送车和步兵战车的地位也在遭遇更大的挑战,在叙利亚战争早期的第一二次大马士革战役中,大量的BMP1和BMP2因无法在巷战或半野战环境中有效地支援步兵进行作战遭受了较大损失,而在也门的战斗中,阿盟联军在面对远比叙军脆弱的对手时,其装备的M113系列装甲输送车与BMP系列步战车则遭受了更极为严重的损失,在阿布扎比防展上出现的VN50显然也是吸收了相关经验,针对本区域特定的战场环境而量身定做的。

vn17型步兵战车(从中东实战角度看VN-50重型步兵战车)(3)

VN50重型步兵战车长得非常像是一个毛毛虫面包2333

vn17型步兵战车(从中东实战角度看VN-50重型步兵战车)(4)

(小编:Really?)

根据从2013年开始并持续至今的叙利亚和也门战争的作战经验,无论是低压主炮还是机关炮,都存在着显而易见的战场局限性,面对纷繁复杂的巷战环境,步兵既需要大口径炮摧毁坚固火力点、清理障碍物、面杀伤敌军轻装甲车辆和步兵;又需要机关炮对高层建筑和道路上的步兵进行压制,对矮墙后的敌军进行清缴,对抗随时可能出现的自杀式炸弹袭击。为了降低步兵伤亡,叙军曾一度采用多辆BMP1和2混编的方式来解决短兵相接时的车辆火力支援问题,但效果并不好——在东古塔废墟遍布的街道中,马力较小的BMP很容易就会被地形困住,多车协同十分困难,还会彼此遮挡与影响交战角。在应对多方向多目标时火力死角也更为明显,叛军控制区又往往是坑道纵横,即便是配合默契的步战车突击组也经常遭遇被反坦克小组绕背或从正上方发起袭击的情况。

vn17型步兵战车(从中东实战角度看VN-50重型步兵战车)(5)

立体的战场环境为坦克和装甲车的使用带来了新的困境

vn17型步兵战车(从中东实战角度看VN-50重型步兵战车)(6)

战前大阅兵上,铝甲滚滚的M113车队(图中战车属于巴林陆军,安装了美制25毫米机关炮)

vn17型步兵战车(从中东实战角度看VN-50重型步兵战车)(7)

平时看起来威武漂亮的M113和高机动轻型车到了残酷的实战环境下……

在分析了早期多次作战遭受严重损失的原因后,得出结论:必须提升作战车辆的防御力、对自身后部和侧后方的信息收集能力与自卫能力。

叙军最早的应对方法是为BMP外挂附加装甲,并取消耐火箱导弹发射设备,在炮管上方加装一挺KPV14.5mm高射机枪,同时打开一侧车门,让班属机枪手警戒车辆后方防备突袭,但实战证明相关的改造并没有起到他们所预想的作用:遥控KPV的射击效果不理想,后机枪手虽然可以压制步兵,但却无法有效应对自爆卡车之类的威胁,车组成员和载员之间也无法有效沟通,损失步战车的数量并没有明显下降,这种改造在利比亚国民军和沙特的也门干涉军中也十分流行,效果亦同样不明显。

vn17型步兵战车(从中东实战角度看VN-50重型步兵战车)(8)

战争初期十分常见的附加装甲型BMP1

在2015年初,叙利亚“沙漠之鹰”部队开始为部分BMP在载员舱上部加装护板和带有护盾高射机枪,并为相关机枪的射手配发重型防弹衣和头盔,这种非常像LVT两栖坦克的BMP改型在最初的几个星期里颇为有效地降低了装甲车辆的损失,但却造成了随车射手的较大伤亡,BMP的装甲过于脆弱,即便加装栅栏装甲也无法有效的应对正面来袭的串联战斗部弹药,而弹药的诱爆无疑也会波及外侧的射手,相关的改造很快被废止了。

vn17型步兵战车(从中东实战角度看VN-50重型步兵战车)(9)

“沙漠之鹰”旅的带机枪架型BMP1,笔者认为比起VN50该车的改造思路和造型更接近LVT

叙军最终解决问题的手段则非常简单和粗暴,他们在为BMP1增加附加装甲后,在其后部的载员舱上方加装了一座双联装ZSU23-2型23mm机关炮,并用足以抵挡大口径机枪子弹与破片的装甲钢为其制造了一个覆盖240度的马蹄形防御壁(有些则直接采用了封闭式炮塔),这门火炮拥有85度的最大仰角和360的全向射角,机炮手身着重型护具坐在防护壁内,和车组成员一样拥有车内通信耳机的他可以随时将自己目视观察到的车辆死角情况汇报给车组,以使其采取对应行动,这一BMP改型在第二次巴尔米拉战役中首次出现,而后迅速普及,这种被外界叫做“超级BMP”的步兵战车在城市战和野战环境中均表现优异,在2016年加装了补盲用摄像头后,作战效率更是有着显著提升,从巴尔米拉到代尔祖尔,从东古塔到德拉,无论是应对荒野中神出鬼没的袭击小组,还是城市中高楼上若隐若现的反坦克阵地,这款简陋但有效地改装车都能从容应对。

vn17型步兵战车(从中东实战角度看VN-50重型步兵战车)(10)

惨烈的巷战折磨着每一件武器与每一名士兵

在2018年的东古塔战役中,曾有一个典型战例:一台隶属于第四装甲师的“超级BMP1”利用机炮压制叛军在三楼的火力点,将对方的陶氏小组压制在房间里动弹不得,随即用73mm低压炮发射榴弹将该小组处理掉,而后战车撞开一栋多层楼房门口的障碍物进入室内,放出载员占领建筑物,随后占据高层的载员报告叛军的疑似自爆皮卡正试图从楼的西侧公路靠近,叛军的小部队则试图从利用侧门附近的掩体攻入大楼,BMP车组随即倒车返回公路上,用23mm机炮摧毁了自爆车并压制了附近房区里试图迂回装甲车后方的步兵,而主炮则使用榴弹和并列机枪将从侧门攻入的恐怖分子清扫殆尽,在之后的战斗中又配合步兵扫清了附近高层建筑物上的狙击小组,支撑到了增援的坦克和自行高炮小队抵达。这虽然只是个个例,但依旧能够体现出这款装甲车的运用思路。

vn17型步兵战车(从中东实战角度看VN-50重型步兵战车)(11)

第五军团与他们的“超级BMP”第一次登上照片时的场景,谁也不会想到他们会在之后的3年里不断创造奇迹

叙军的改造也影响了自己的敌人和邻国的武装力量:在德拉地区的作战中,叛军也开始使用加装了高炮的T54A,甚至连在也门的阿联酋部队也将遥控机枪安装在勒克莱尔后方的动力舱上方,以防胡塞的游击队偷袭。这些改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改造终归只是改造,老车们的性能也是有极限的;而VN50,则是为了替代它们而生的。

vn17型步兵战车(从中东实战角度看VN-50重型步兵战车)(12)

德拉战役中叙利亚政府军坦克正在牵引被击毁后丢弃的叛军改造的T54A,虽然思路近似,但叛军在装甲力量应用上却远逊于政府军

VN50的车体脱胎自VT-4型主战坦克,其防御效果显然不需要外界担忧,除了前置发动机所造成的“大长脸”显得丑外,其他方面几乎没有争议,厚厚的尾门与侧装甲板都给人一种压迫感与安全感;如果该车继续使用VT4的动力包(如果安装的是更大的动力包就更好了),那我们就更不用怀疑该车的破障能力与突破恶劣地形的能力了。当这样一台“毛毛虫面包”撞破墙壁冲入恐怖分子据守的房间时,产生的震撼力与破坏力是显而易见的。

VN50所使用的04A型步战炮塔属BMP3系“三合一”炮塔,同时安装有100mm主炮、30mm机炮和并列机枪,足以应对巷战和半野战环境中的绝大多数目标。当然,对于这个炮塔不满的评论家也是有的:他们认为04A的炮塔装甲只能对抗中小口径机关炮的炮弹和弹片,无法有效应对外来威胁,是这台坚固的步战车的败笔;这点我并不认同,04A炮塔虽然比BMP3要大,但依然十分矮小,被直接命中的概率实际上相当低,我们甚至找不到几台炮塔被打烂的BMP1;不过,根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的消息,该车的设计部门原本打算采用其他型号的无人炮塔,但在订购方再三强调通用性的情况下,该车不得已采用04A型步战车的炮塔。如此痴情于BMP3系炮塔的国家恐怕外界并不难猜到是谁……

vn17型步兵战车(从中东实战角度看VN-50重型步兵战车)(13)

VN50尾部饱受争议的遥控机枪塔在假定的中东地区作战环境中反而应该是非常好用的武器

VN50争议最大的就要属车尾的两座遥控机枪了,正如上文所说,就叙利亚和也门的战场环境而言,这一武器的布局是合理的,VTTT4主炮塔上的30mm机关炮已足以遂行那些改装车上23炮的任务了,12.7mm机枪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足以应对背刺的轻步兵队和皮卡车的威胁,亦有助于协助主炮塔攻击高层建筑上的步兵,如出现难以应对的敌军迅速靠近的情况,该车尾部的那些布局独特的榴弹/烟雾弹发射装置也能起到最后一层保险的作用。

综上所属,VN50重型步兵战车是一辆吸收了大量实战经验,十分适合中东地区既定作战环境的车辆,随着“后ISIS时代”的到来,中东地区大小国家的军事斗争方向与方式也会改变,局势也会变得更加纷繁复杂,我对该车及相关技术装备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