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节目中,我们相继介绍了竹山县的地名来历以及竹山著名的堵河文化、上庸文化及女娲文化。悠久的堵河文化催生了堵河一带的人类文明,延伸出了存续了千年的古国上庸,三千年之前,古国上庸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国家?这里又发生了那些让人津津乐道的历史故事呢? 上庸镇原名田家坝,它位于堵河中上游,距竹山县城12公里,其版图面积200平方公里。谁曾想到,在三千多年前,这里竟一度是古国上庸的都城所在。处于秦巴山脉的南延地带,上庸在群山之中巧取平地兴建而成,就是这样一个方寸之地,却见证了一个古方国的兴衰存亡。 为数不多的先秦典籍是考证一个地方历史渊源的珍贵资料。然而,在这其中研究古庸国早期设都历史的可用史料却少之又少。但在上庸镇当地,关于上庸古国为何建都于此却流传着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 竹山县文体局退休干部 熊彬:历史考证最开始打算在这地方选择庸都的时候选择的是(竹山县文峰乡的)轻土坪,轻土坪这个地方,过去国王皇帝讲迷信,他把轻土坪的土一秤,比重比较轻,那他就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建都,如果建在一个非常轻的地盘上意味着它以后江山不稳,以后又找。 按照传说中的这个说法,在距离竹山县城十多公里的地方,当时的庸国新君终于又找到了一个有山可依的理想地界并首先建都于此,取名为皇城。 竹山县文体局退休干部 熊彬:看到这个地方很好,适合建都,就在那个地方曾经就建设了一段时间,最后觉得这个地方光有山,没有水不好,最后又找了很多地方,最后就找到堵河上游,离县城20公里处,那个地方叫田家坝。 依据古人喜欢依山靠水择居的习惯,庸都设立于此似乎也不无道理。但目前关于庸国的发祥地、建国时间及早期疆域的记录还一直难以定论,史学界的一致看法是,庸国在商周时期已是中国腹地重要的方国。 市地方志办公室副调研员 李诗咏:从我们的一些历史典籍里面,发现了一些关于庸国的记载,这个东西资料很少,有些隐隐绰绰,但是有一些东西是可以肯定的,最晚商代就建立了,它存续到春秋时期,公元前611年,这个是可以肯定的。 关于庸国,在《尚书·牧誓》一书中为后人留下了十分清晰和权威的记载,武王战前率大军起誓:“我友邦冢君,庸 、 蜀 、羌 、 髳 、 微 、 卢 、 彭 、 濮。”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细节,武王为何会将庸国排在第一位呢? 市地方志办公室副调研员 李诗咏:我刚才说它辅佐周武王姬发,讨伐商纣王的时候,它能够做西楚八国的一个首领,自然,当然是要靠肌肉说话,靠拳头说话,靠实力说话。 市乡村旅游协会副会长 李德琴:有一个典故叫附庸风雅,也就是说只有依附追随庸国的人,才有高雅的气质,才有地位,才能享受到美好的乐器,音乐。 或许,附庸风雅如今已经成为一个贬义词,但在三千年前,附庸风雅却是对庸国国力的一个极大肯定。后经武王伐纣之役的一战成名,庸国终于奠定了在西楚八国中的“一哥”地位。 市乡村旅游协会副会长 李德琴:庸方国成立以后国家治理的非常好,然后不断的发展壮大,很强大,庸国的领土就不断的扩大,最大的时候庸国的疆域已经覆盖到我们现在的建制县37个县,东至荆州,北至洛阳,西至汉中,南至湖南张家界这样的地方。 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上庸这方寸之地也越来越难以满足一个强大方国的发展。 市乡村旅游协会副会长 李德琴:庸国不断的发展,当然后期欲望就不断的强烈了。 但是与此同时,与其紧邻的楚国也在不断强大,并计划着要问鼎中原,问鼎周室。 市地方志办公室副调研员 李诗咏 它想做霸主,它自然要扩张,楚国的扩张它进入北方,进入中原,庸国就是它的一个天然的屏障,自然就成了它的敌人。 公元611年,楚国发生饥荒,对于急需地域发展的庸国而言,这必然是一次天赐良机。 市乡村旅游协会副会长 李德琴 楚国发生了饥荒,庸国想借此教训一顿,不断想扩大地盘。 于是,庸国终于按耐不住激动的内心,举一国之力,发兵楚国。 市乡村旅游协会副会长 李德琴:不料这个时候楚国联合了秦国,共同把庸国灭掉,这就是有一个典故叫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市地方志办公室副调研员 李诗咏 在楚庄王时期,楚庄王有一个著名的说法,十年不鸣,一鸣惊人,即位之初,韬光养晦,不怎么有所表现,人们认为他是个平庸的君主,三年不飞,一飞冲天,它这个说他十年不鸣,三年不飞是指他执政前期,他后来就是灭庸之役,是它的一个大的作用,使人刮目相看。 至此,自商代而建辉煌了千年的庸国,于公元611年被技高一筹的楚国所灭。 市地方志办公室副调研员 李诗咏:我觉得从主观上来说可能满足于小国寡民,封闭起来,不去进取,这个主观的可能有这个原因,客观上就是它三面都被大山所包围,对外扩张有一定难度,这样它就偏安一隅,后期偏安一隅,最终被有极大扩张野心,自然条件更加优越,国势更加强盛的楚国所灭亡。 虽然庸国灭亡了,但其存续千年之间却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 竹山县地志办主任 王爱华:《说文解字》庸是功用的意思,有功有用谓之庸,古代的黄帝登基谓之庸,这是它的主要两个含义。 市地方志办公室副调研员 李诗咏:后来儒家文化里面的中庸, 那个用就还有一个积极进取的含义在里面,中是公正,正直,庸是进取,这里面就含有一个积极的意义。 现在的人们说起庸人自扰,附庸风雅等与“庸国”相关的成语似乎已经多为贬义,但实际上古人对“庸”字的理解和如今其实是有着极大的不同。 市乡村旅游协会副会长 李德琴:全国各地文化届的名人专家经过了30多场文化名人论证会,然后我们把上庸文化提炼为这样的四个词八个字叫:务实,持中,尚勇,崇雅。 这看似简单的四个词语,却准确地概括了上庸文化的核心精神。勤劳的竹山人,自然是务实的,而持中、尚勇、崇雅又何从解说呢? 市乡村旅游协会副会长 李德琴:所谓持中就是这个地方的人都是客观公正,不偏不倚,非常讲道理,任何人也不得歪曲事实,一定要重事实,讲道理。 按照这样的理解,那么尚勇即为:崇尚勇敢,勇于担当。 市乡村旅游协会副会长 李德琴:崇雅就是有巴文化的休闲与雅致,还是比较讲究吃穿,讲究生活品味,会生活会潇洒,会逍遥。 究其实质,上庸文化实际如同一个秦楚巴的文化交汇地,有秦文化的高亢,有楚文化的风雅,有巴人的智慧,庸人在现有的资源背景下,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上庸文化。 市乡村旅游协会副会长 李德琴:受庸文化几千年的影响,当地老百姓拥有这么美好的这种精神好品质,我们在这儿应该是要集成,要传承这种文化,然后进一步通过政府的引导,通过我们这儿旅游开发企业的主动带头参与,带动我们当地的老百姓,共同的要不断地发掘这些东西,不断的把发掘的这些东西要做好,做精,做大,做强。 原来,我们所有关于“庸国”的记忆,不仅不能简单地用“庸俗”、“附庸风雅”、“庸人自扰”等词语去贬损,而应该追本穷源,唤醒人们探寻庸国灿烂古文明的兴趣。因为庸国、庸人其实并不平庸,它是十堰这片沃土中曾经最闪亮的一颗明星! 庸国的建立与灭亡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庸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给后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那么在庸国之后,庸地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呢?在明天的节目里,我们将继续为您讲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