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角田光代是村上春树的同门师妹,被称为日本当代文坛三大著名女作家之一,她有一本著作名为《第八日的蝉》,2011年被导演成岛出改编为同名电影,一经上映便因其深刻的道德思考和细腻的感情刻画备受关注,获得了第3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评奖中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剧本等五项大奖。

电影讲述了一个女性成长的故事,秋山丈博是一个中学老师,他有幸福的家庭,还有一个情人野野宫希和子,希和子有了身孕后被秋山哄骗去堕胎,却由此导致不能生育。一天,秋山和妻子外出,万念俱灰的希和子偶然间闯入秋山家中,看到了他们六个月大的孩子惠理菜,她从孩子天真的笑容中感受到了喜悦和原谅,于是带她逃离了这个家,开始了四年的流浪生活。四年后,希和子被捕,孩子被送回了秋山家,希和子被判16年刑罚,惠理菜却怎么也融入不了这个原生家庭中。

蝉等了十七年才等到一个夏天(爱是活下去的希望和信心)(1)

01、母性光辉:爱是生存下去的希望和信心

秋山给希和子造成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在男权社会中,男人往往不负责任,对女性缺少基本的尊重和爱护,希和子抱走惠理菜具有极大的偶然因素,但正是对孩子的渴望弥补了她内心的创伤,让她找到了活下去的希望和信心。

希和子对惠理菜的爱是超越血缘的,当她被警察逮捕时,她唯一想到的是“这孩子还没吃晚餐呢,能把这份晚餐给她吗?”伟大的母爱通过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展现出来,包含了对孩子无私的关怀和爱护。

蝉等了十七年才等到一个夏天(爱是活下去的希望和信心)(2)

四年时间里,希和子将自己全部的爱都给予了惠理菜,虽然在道德上她应该受到谴责,但从内心上,几乎每个观众都希望惠理菜能够继续得到如此纯洁的爱。希和子剥夺了秋山家庭养育的权利,与此同时,她也是受害者,因为人生选择上的迷失导致自身受到伤害。面对伤害,她并不是想报复,而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对孩子好,无私地提供自己的爱。

在法庭上,希和子没有为自己辩护,恰恰相反,她感激这四年时光带来的美好,如果她没有失去孩子,可能迎接她的又会是另一种模样。

蝉等了十七年才等到一个夏天(爱是活下去的希望和信心)(3)

02、寻找自我:放下仇恨才能获得重生

惠理菜回到家庭后很长一段时间才理解谁才是她真正的父母。在这段关系中,惠理菜是最大受害者,养母入狱,亲生父母形同陌路,惠理菜母亲一直想取代希和子在孩子心中的位置,却一次次带给她更大的伤害。

每一次,惠理菜都会向母亲说“对不起”,这颗心变得脆弱而敏感,惠理菜把这一切的过错都归结于希和子,在成长过程中,她极力去抹掉童年的一切记忆。可是当她长大后,她却怀上了已婚男人的孩子,这个过程与希和子如出一辙,真可谓时光轮转,造化弄人。

蝉等了十七年才等到一个夏天(爱是活下去的希望和信心)(4)

当面临同样选择时,惠理菜选择将孩子生下来,并体会到了惠理菜当年选择的艰难,从“世界上最恶毒的女人”到“世界上最疼爱你的女人”,惠理菜不断地寻找自我和过去的记忆。当她放下了那些仇恨时,终于找回了真正的自我。

人生而有罪,任何人都应该得到救赎。希和子四年的养育正是自我救赎的过程,她用爱来抵抗世界的残酷,希和子在离别的最后,用手捧给了惠理菜一些空气,虽然无形,但却有爱,这些无形的力量是一种希望,也是一种谅解。

蝉等了十七年才等到一个夏天(爱是活下去的希望和信心)(5)

03、女性寓言:以第八日的蝉诠释生命的意义

在土里生活多年的蝉,破除而出之后只能活7天,如果有一只蝉能够活到第8天,它是否会孤独?影片中有句话对此作出了解释“如果有一只活到了第八天,伙伴们都死了,剩下自己,这样才更悲惨。”

第八日的蝉阐述的其实是一则女性寓言,与日本樱花文化极为相似,惊鸿般短暂却热烈绚烂。片中的希和子和惠理菜都是第八日的蝉。当惠理菜想要打掉孩子,偶然间看到了仪器中孩子的模样,突然眼前一亮,感受到了世界上美好事物的喜悦,燃起了爱情泡沫幻灭后的精神重生。

蝉等了十七年才等到一个夏天(爱是活下去的希望和信心)(6)

希和子愿意用自己的一切来换取和惠理菜在一起的机会,她抱着襁褓中的婴儿剪掉了自己的头发,意为“重生”。影片中秋山和惠理菜情人岸田都是女性受害的始作俑者,而这种事件周而复始地在全世界发生。

相同的境遇让两位母女的心再次紧紧相连,母爱的力量拯救了绝望的女性。当伙伴们死去,如何更好地活着?影片已经给出了答案:寻找爱的力量,并坚定地放下执念,勇敢地做出挑战,生活就会越来越好。

结语:

爱是一种永恒的力量,也是使人获得重生的动力,只要心中有一丝的爱,人生就不会感到寂寞。蝉会在第八日获得重生,这便是本片的主题,惠理菜在最后获得了希望和爱,她腹中的孩子会成为人生新的希望,这便是生命的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