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得刘邦和吕后的信任,樊哙应该是秦汉时期的第一人,早年汉高祖刘邦流亡芒砀山,樊哙就已经跟随刘邦了。灭秦之战,樊哙是大将先锋,勇猛无当,经常率先登上城墙。但樊哙并不是一个有勇无谋之人,他非常精明,在鸿门宴,他一句话就让刘邦放弃了身份,从小路上逃走了。
秦朝灭亡之前,楚怀王熊心曾和各路反秦势力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到最后,刘邦乘着项羽在巨鹿大战之际,率先攻入了咸阳,但也得罪了项羽。彼时,刘邦的实力远不如项羽,项羽因为刘邦率先进入了咸阳,以及范增的劝谏,打算杀了刘邦,为了化解危机,刘邦选择了赴项羽的鸿门宴。
鸿门宴上,刘邦成功凭借自己的口才说服了项羽,让项羽打消了杀心,但范增却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于是叫来项庄在宴上舞剑,借机杀掉刘邦。当时刘邦身边只有张良,张良虽然智谋不凡,但终归是文人,对于项庄有所图谋的剑锋根本没有办法,就出去叫了樊哙。
樊哙得知刘邦有危险,不顾自身安危,持盾撞开项羽的护卫,闯进了大堂,并将项羽给骂了一顿。项羽本身就是猛将,樊哙虽然骂了他,但并不妨碍他对樊哙的欣赏。项羽给樊哙赐了一杯酒以及一块生猪腿。樊哙就在大帐中间坐了下来,用刀切着生肉吃了下去。樊哙的出现,给刘邦解了围,帮助刘邦化解了刺杀的危机。
稍后,刘邦借着如厕的名义出了军帐,这时的刘邦已经起了逃走的心思,但他好歹是一方诸侯,这么离去实在太狼狈了,所以一时间下不了决心。樊哙看出了刘邦的犹豫,对刘邦说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就是这句“大行不顾西谨,大礼不辞小让”让刘邦下定了决心,从下路逃走了。
“大行不顾西谨,大礼不辞小让”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要走很长远的路,就不要去细究每一步是怎么走的,要行大礼,就不要在乎小细节上的不足,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为人处事方式。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也有类似的体现,主角克里斯穿着很脏的衣服去面试,面试官问了克里斯一个问题:
“克里斯,如果有个家伙连衬衫都没穿,就跑来参加面试,你会怎么想?如果我最后还雇了这个人,你会怎么想?”
对于这个问题,克里斯是这么回答的:
“那他穿的裤子一定十分考究。”
当时看的时候就非常有感触,是啊!人总有狼狈的时候,但因为狼狈就要放弃希望吗?“大行不顾西谨,大礼不辞小让”,只要坚定目标,奔跑的人永远是大写的人,穿得再脏再烂,都不会慌张。
正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要让细节以及外在形象束缚住前进的脚步,努力奔跑的人,再失败也不算狼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