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想用用一个适合的方式来介绍一下思维导图最基本的组成六要素,但也一直觉得没找到特别合适的介绍模式。

直到前段时间参加DISC双证班的学习,借助翻转课堂的机会,结合DISC的特质,正好可以把思维导图的六要素和DISC结合起来呈现。

什么是思维导图的六要素?

简单地说,中心图、线条、小图标、色彩、结构、关键词。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怎么做(用DISC解读思维导图)(1)

这六个要素有什么特点?呈现的时候有什么具体要要求么?

关于这个部分,我就结合DISC特质来分别给大家解读一下了哈。

你可能会问:DISC又是什么东东?

“DISC理论是一种“人类行为语言”,其基础为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莫尔顿·马斯顿博士(Dr. William Moulton Marston)在1928年出版的著作《Emotions of Normal People》(常人的情绪)。

人有四种基本的性向因子,这些性向因子以复杂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每个人独特的性格。”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怎么做(用DISC解读思维导图)(2)

下面我们分别通过不同特质性格的画像和它们对应的导图要素来了解一下。

◆◆D型特质◆◆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怎么做(用DISC解读思维导图)(3)

说到D型特质,就必须先给D型特质做一个画像的描述。

D型特质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目标明确,行动力强,表达风格直接,团队存在感强。

D型特质的代表人物是董明珠。

一说到董明珠大家应该就有很深的印象了哈,这是一个风格相当强悍的企业家,敢说敢做,让很多企业界的男性大佬都有些畏惧三分。

D型特质比较对应思维导图的哪个要素呢?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怎么做(用DISC解读思维导图)(4)

D型特质对应的要素就是中心图。

我先简单给大家说一下中心图的特点,它主题突出,在一张纸的中央位置,效果呈现一定是最醒目的,而且色彩是最鲜亮的。一句话,他是思维导图中存在感最强的元素。

给大家看一个好玩的案例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怎么做(用DISC解读思维导图)(5)

这个中心图大家能猜到是什么意思吗?

不给大家卖关子,这里这个中心图画的是我的名字。

什么意思呢?

两个意思:小船是舟,谐音周。船上高高耸立的,就是桅杆。所以我叫周桅。

另外一层意思:太阳围在小船周围,也是谐音我的名字。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怎么做(用DISC解读思维导图)(6)

再给大家看看全图版的自我介绍——自己的名字可以成为思维导图的中心图,这应该是最霸气的D特质的展示了吧!

◆◆I型特质◆◆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怎么做(用DISC解读思维导图)(7)

先来看看,I特质的画像——团队感染力强,表情丰富,性格热情开朗,是每个团队的开心果。哪里有I特质哪里就会热闹非凡。

I特质代表人物就是傅园慧。

说起傅园慧,你肯定能联想到三个词:表情包。是的,表情丰富的人就是I特质偏多的人,更何况是全国人民都 认识的表情包。

在思维导图中,I特质对应的要素是什么呢?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怎么做(用DISC解读思维导图)(8)

活泼型的I特质会对应两个要素——色彩和小图标。

在思维导图中,色彩的作用是可以帮助人们强化记忆,而小图标是可以突出重点,难点和易忘点。

在呈现的效果上,整体的色彩都是比较鲜艳的。而在细节上会有线条色彩对比强烈,冷暖交替,而小图标的呈现就是进一步强化重点,难点和易忘点,提升人们的记忆效果。

先给大家看看小图标的案例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怎么做(用DISC解读思维导图)(9)

这里给大家呈现的是儿童节的来历的局部思维导图。这里说明的是儿童节成立的意义,它是期望世界和平安宁,儿童健康快乐幸福。

因为这一部分非常重要,所以我在每一个细节部分都画上了小图标。为的就是要突出儿童节设立以后对于世界和儿童生活的巨大改变。

关于色彩的效果,我们来看一下这幅五行茶疗养生法的思维导图。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怎么做(用DISC解读思维导图)(10)

在这幅导图里每一个分支的颜色都特别有意义——

绿茶用的绿色的分支;

红茶用的红色的分支;

黄茶用的黄色的分支;

白茶因为没办法用白色来表示,我就用代表青色的蓝色来表示;

至于黑茶,因为思维导图中不提倡用无色彩的黑色来呈现,所以有我用了深蓝色这样接近于黑色的效果来呈现。

五行茶疗的不同效果用不同色彩来呈现,让人印象深刻。

其实关于茶道养生,我知道的也就这么一点知识。但是因为这幅思维导图的色彩传递的效果非常好,所以每次有人问到我有关于茶道的知识,我多少都能说出一点。

而每次把这张茶道养生的思维导图亮出来,很多小伙伴也是觉得视觉冲击的效果非常的到位,也让他们对于五行茶疗的知识印象非常深刻。

所以小图标和色彩的I特质对于我们掌握思维导图中重要的知识点和逻辑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怎么做(用DISC解读思维导图)(11)

如果去掉了色彩,思维导图会是什么样子呢?相信大家看到这幅图一定会蹦出四个字:黯然失色。

所以色彩和小图标在思维导图中的呈现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就像I特质的发挥对于我们生活中的调剂也是必不可少的。

◆◆S型特质◆◆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怎么做(用DISC解读思维导图)(12)

S特质的画像:风格稳定,低调、细致;处事态度宽容;行为先人后己;付出默默无闻。

S特质的代表人物是俞敏洪。

俞敏洪是一位性格比较平和的人,很少与人争论。他和董明珠完全是鲜明的对比。当然俞敏洪前段时间惹了点麻烦,说了一些对于女性不够尊重的话,当然,他很快就道歉了,这也是S型性格特质的体现,处事比较宽容。

在思维导图中,S特质对应的要素是什么呢?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怎么做(用DISC解读思维导图)(13)

就是线条,它的作用是承载关键词,展示绘制者的思路,结构,逻辑层次和类别。就像默默奉献S特质一样,是一个风格朴实无华的导图要素。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怎么做(用DISC解读思维导图)(14)

在这里给大家说明一下,线条是思维导图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即使是没有色彩,没有中心图没有小图标线条的呈现也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怎么做(用DISC解读思维导图)(15)

这是我的一位学员绘制的庖丁解牛的思维导图,她的线条绘制就是非常的灵动,流畅,美观。但是即使有色彩的加持,线条这个要素还是默默地在展示着绘制者的内在思路和外在信息。

◆◆C型特质◆◆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怎么做(用DISC解读思维导图)(16)

C型特质画像水平,专业作风,思考严谨,追求完美行为,注重逻辑和流程。

C型特质代表人物蔡康永,严谨认真,很少出错。

凡是看过《奇葩说》小伙伴应该对蔡康永的表现印象很深刻,不管是提问嘉宾,还是奇袭选手,还是做导师总结陈词,蔡康永的发言始终都是逻辑严密到滴水不漏,让人很难抓到把柄。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怎么做(用DISC解读思维导图)(17)

C型特质对应的要素也是两个结构和关键词。结构的特点同阶层同属性关键词的原则oneword。它们是思维导图的基础和核心。

至于什么是同阶层同属性?什么是oneword?

我通过两个案例给大家说明一下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怎么做(用DISC解读思维导图)(18)

伪导图最大的问题就是:结构不清,重点不明

关于西班牙队——

既然是夺冠年份,那就应该只有2010年,而不应该有“南非世界杯”的字样 。

参赛次数中,“15次”不能和“1次夺冠”的概念并列,它们既不是同一个阶层也不是同一个属性。

关于瑞典队——

“12年前”和“2006年德国世界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能并列呈现。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怎么做(用DISC解读思维导图)(19)

“参赛13次”、“参赛7次”、“参赛11次”全都不是oneword,而是 two words。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思维导图的结构和关键词的呈现效果呢?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怎么做(用DISC解读思维导图)(20)

这样的呈现大家应该就会明白了:次数、年份、世界杯举办国,这些都是西班牙队在世界杯夺冠的类别信息,所以,这就是结构的同阶层同属性效果 。

同理,最近一次参加改为上次参赛信息,参赛多少次改为参赛次数,一个分支线上只呈现一个意义,避免岐义产生。

可以说,C型特质在思维导图的结构和关键词提炼的发挥上,那是妥妥的标准呈现。

最后,再用一张DISC与思维导图解读合集的导图,帮助你们找到学习的道路。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怎么做(用DISC解读思维导图)(21)

用DISC解读思维导图,这是周记导图研究的新方向,欢迎大家来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