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希望抵到人类苦难的幽暗之中,为的是提供另一种可能性的光明,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弗洛姆 决策规范 希望信念坚毅?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弗洛姆 决策规范 希望信念坚毅

弗洛姆 决策规范 希望信念坚毅

题记:希望抵到人类苦难的幽暗之中,为的是提供另一种可能性的光明。

曾有人说,弗洛姆(Fromm)活在一天中太阳已经不再照耀人类条件的时候,他所有的写作都始于这样一种确信:西方人的生活已经绝望地误入歧途。因此,渗透在弗洛姆著作里的这种迫切感让他的著作建构出了一个野心勃勃的社会批判系统。

这个社会批判系统当然包括对技术的批判,而The Revolution of Hope: Towards a Humanized Technology (Harper & Row, NewYork, 1968)这本书几乎承载了其全部的主旨,但也会偶然出现在一些他的其他写作中,比如他给《1984》写的跋。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对弗洛姆的技术批判理论做过疏理,不过忽略了书中“希望”部分(看文献似乎后来国内的研究也都未涉及),今天看来,这种忽略是致命的。因为正是他的希望理论(当然也包括他的弥塞亚主义的思想),提供了弗洛姆技术批判理论的逻辑起点。

这段时间曾在一本关于弗洛姆研究的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提法:希望—信念—坚毅→实践。想想这应该就是弗洛姆技术批判理论,或者更具体地说就是他的技术人性化理论的逻辑了。也就是说,弗洛姆通过他的希望、信念和坚韧的希望理论框架为重新人性化技术的政治实践(praxis)提供了方向,即使技术时代凄凉如斯。

弗洛姆认为,我们必须首先重新点燃希望(hope),因为它是生命和成长的灵性伴随。在这方面,希望必须与欲望和愿望区分开来;这不是简单地想知道如果事情不同,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也不是幻想不可能的东西。对于弗洛姆来说,希望是自相矛盾的。它既不是被动的等待,也不是对不可能发生的情况的不切实际的强迫。它就像蹲伏的老虎,只有在跳跃的时刻到来时才会跳跃。充满希望意味着期待并准备抓住即将发生变革的时刻,即使它们仍然很微弱。

其次,信念(faith)是希望的必要伴随:信念和希望一样,是处于怀孕状态的现在的愿景;换句话说,有信念意味着即使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也要有一定的可能性。虽然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会带来什么,但我们知道,存在变革的机会,可以发挥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想象力,使变革得以实现。希望和信念相互支撑:希望是伴随信念的心境,希望除了信念别无基础。

最后,弗洛姆强调了坚毅(fortitude)的重要性,这是一种不损害我们对未来的愿景,也不把我们的希望和信念变成空洞的乐观主义或非理性的信念”的意志的力量。当世界想要听到“是”时,坚毅就是说“不”的能力。

通过将希望、信念和坚毅集中起来,我们就已经开始了我们的政治实践:改变现状,重新人性化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技术系统,因为我们需要拒绝接受这个具有粉碎人类精神的倾向的技术世界。

所以,希望指向救赎。这大约是我在这篇文字中加了个题记的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