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调,原指音律的调子,如“南腔北调”;也指说话的声音语气,我们老家有谚语:缙云无北乡,说话七八十腔。
“腔调”一般用得不多,但上海人例外。动不动就“老有腔调呃”,把一个人的气派、风度、格调、情调、素质、品格,都用“腔调”取代,可理解为“有范儿”,褒贬看语境。
腔调流行起来就是近十年的事。老词新用,好像挺时髦、挺俏皮的。外地人到上海也学而用之,时不时挂在嘴上,似乎是对上海文化的一种认同。
不过,腔调腔调,腔归腔,调归调。腔是风度,调是规矩。
腔文化极其丰富。做人上品叫做“有腔调”;做人不上品叫做“像啥腔调”。贼头狗脑的叫“贼腔”;自恃清高的叫“死腔”;没有正形的叫“怪腔”;弄不灵清的叫“戆腔”。还有瘪三腔、寡妇腔、苏北腔、乡下腔、十三点腔等等。
“娘娘腔”“流氓腔”不需要注释,全国通用。
调的应用少些,说一个人办事不靠谱,有“不着调”之说。
腔调是一种不可言传的味道,但说多了,有时也让人挺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