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公主(迪士尼公主题材动画电影中)(1)

独特的女性视角

作为迪士尼动画电影的明星系列,公主题材动画电影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女性角色的视角来讲述故事。

在这样的叙述框架中,影视作品中的女性角色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而立体,她们不再仅仅扮演一个“被拯救者”的角色,不是作为英雄角色的陪衬,而是有血有肉、有着丰富情感和主观能动性的“人”。

关于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公主(迪士尼公主题材动画电影中)(2)

从1937年第一位公主走上大荧幕,到2019年最新作狂揽全球票房,迪士尼公主题材动画电影在近八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作为系列作品的鼻祖,《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中的主角,白雪公主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公主一一高贵的身份、美丽的外貌、善良的心灵与柔弱的性格。

关于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公主(迪士尼公主题材动画电影中)(3)

在《格林童话》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中白雪公主的形象典型却又单薄,迪士尼在将这个故事动画化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作对白雪公主的形象定义,同时通过叙述视角的转换丰富了这个扁平化的人物形象。

电影中巧妙地设计了白雪公主逃离皇宫、只身闯入恐怖的夜间森林、与七个小矮人和睦相处等等细节,不仅丰富了故事情节也使主人公作为“出逃公主”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了。

关于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公主(迪士尼公主题材动画电影中)(4)

这次成功的改编象征着迪士尼长篇动画电影心探索的全方位胜利,此后,一个个在童话和民间故事里等待着被王子发现、被英雄拯救的公主们成为了自己故事的讲述者。

在《仙履奇缘》中仙蒂瑞拉靠自己的勤劳与善良得到了仙女的帮助、在《美女与野兽》中贝尔勇闯古堡救父亲、在《小美人鱼》中爱丽儿为了爱与自由离开家园、在《阿拉丁》中茉莉拒绝父亲安排的婚事、在《长发奇缘》中乐佩自己走出高塔。

关于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公主(迪士尼公主题材动画电影中)(5)

在加入大量对具体细节的扩写过程中,迪士尼更多地聚焦于公主们心声的流露,通过对话、自白和角色歌的设计,迪士尼借用女性角色的视角完成了“故事新说”的改编。

而这种独特视角的选择也使迪士尼公主题材动画电影,有了其他同类型影视作品不具备的特点。

对“公主”的再定义

迪士尼公主题材动画电影的一大特点是对“公主”的概念进行了再定义。“公主”泛指出身皇室、宗室的贵族女子,即国王的女儿。

关于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公主(迪士尼公主题材动画电影中)(6)

纵观迪士尼现有的二十二部公主题材动画电影,主人公符合这个严格定义的仅有《白雪公主》、《阿拉丁》、《小美人鱼》、《长发奇缘》、《青蛙公主》与《冰雪奇缘》。

然而迪士尼官方“认领”了所有的“公主”。在《无敌破坏王2》中让十四位迪士尼公主一起亮相客串,落实了她们的“公主”身份,这种特殊的“公主”定义体现出的是迪士尼独特的价值观。

关于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公主(迪士尼公主题材动画电影中)(7)

迪士尼公主不是高高在上、藏在深宫的皇室公主,而是能亲近自然、与人为善、有着自我意识的女孩,她们不一定要有高贵的血统,却一定要有一颗善良的心灵。

“公主”由此从一种社会身份的指称变为了一种性别身份的指称。迪士尼一直致力于通过带有幻像色彩的影视作品表达其对人性、世界的看法。

关于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公主(迪士尼公主题材动画电影中)(8)

对于“公主”含义的扩写无疑也表露出迪士尼对于“人人平等”价值观念的坚守与推崇。同时,这也是一种女性主义的萌芽。

“公主”的称号带有与生俱来的高贵与从容,作为一般女孩的向往对象,迪士尼将主要女性角色定位在“公主”上,中和了影视作品中向来以柔弱等“女性气质”为特点的女性角色特质,加大了受众对于角色的代入感。

关于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公主(迪士尼公主题材动画电影中)(9)

一个更加立体多元的角色形象,削弱了影视创作领域对于女性角色的固化模式,使之更贴近现实中的女性形象,强化女性受众对自己女性身份的认同,进一步肯定自己的性别价值。

这种独特的定义同时也激励着大荧幕前的万千受众,无论出身背景,无论贫富贵贱,在迪士尼所倡导的“真善美”童话价值体系中,人人都可以是“公主”,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关于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公主(迪士尼公主题材动画电影中)(10)

迪士尼公主题材动画电影中的“出走”

倾向截止2020年,迪士尼公主题材动画电影共有22个文本,塑造了14位个性迥异的公主形象,取材自不同的童话与民间故事,电影讲述的内容不尽相同,然而这些故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戏剧性情节,即“出走”。

所谓“出走”就其字面意义来看,是指公主们离开她们生长的环境,既可以是逃离华丽而冰冷的城堡,也可以是充满压迫的庄园与高塔;而就其深层含义来看,则喻指着她们内在“自我”的觉醒。

关于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公主(迪士尼公主题材动画电影中)(11)

几乎每一部迪士尼公主题材的动画电影都以“出走”作为剧情的转折,而“出走”的人物也无一例外地是公主,她们的“出走”形态各异,既有受到危机的驱使或者压迫被动的“出走”,也有受到自由的感召与梦想的激励主动的“出走”。

“出走”代表着公主们离开原有的生活状态,开始新的人生旅途,是她们成长与蜕变的开端,因此“出走”的剧情在迪士尼公主题材的动画电影中便有了重要的意义。

关于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公主(迪士尼公主题材动画电影中)(12)

“出走”既预示着剧情的复杂化,也昭示着人物形象就此变得立体。

实际上,“出走”作为常见的文学主题内涵丰富,它与女性的身份认同、独立自由有着紧密的联系。

迪士尼公主题材的动画电影有着明显的“出走”倾向更是情理之中的事,作为主要以女性视角叙事的影视作品,它天然地与“出走”的意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关于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公主(迪士尼公主题材动画电影中)(13)

在如今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各类女性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出走”主题反复出现并非意外。不同主题的作品赋予了“出走”不同的意义。

尤其是在各种现实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女性的“出走”常常表现为婚姻关系或者恋爱关系的破裂、逃离原生家庭、社会身份的转变等,但是在迪士尼动画电影中“出走”则更具有隐喻的色彩。

关于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公主(迪士尼公主题材动画电影中)(14)

例如,白雪公主的“出走”是逃离邪恶皇后所在的城堡,睡美人的“出走”是去参加改变自己命运的晚宴,爱丽儿的“出走”表现为告别自己出生长大的大海,木兰的“出走”则是为了寻找自我保家卫国。

迪士尼公主们的“出走”在不同的故事和语境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同时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关于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公主(迪士尼公主题材动画电影中)(15)

纵观八十年来“出走”主题在迪士尼公主动画电影中的发展,不难看出迪士尼对于公主“出走”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模式。

不同于其他女性题材影视作品的“直抒胸臆”,迪士尼将对女性意识的觉醒的表现和女性价值的肯定“藏”在了一个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动画故事里,用更加抽象和夸张的方式完成了“出走”主题的当代化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