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每个人从上学开始接触最多的,除了家长就是老师了。

而在近日,网上疯传了一段师生课堂口角升级,互扇耳光疯狂扭打的视频,引发热议!

学生扰乱课堂秩序并发生口角(师生互扇耳光疯狂撕扯)(1)

视频中,在某学校的一节课上,老师与学生发生矛盾。老师指责学生态度不好,而学生也是一直在挑衅老师。当被说是奇葩后,老师动手打了女生耳光,女生则予以反击。双方随后扭打在一起。而从视频上可以看出是双方都有问题,女生不应该不尊重老师,不听管教还一再挑衅,老师也不应该太冲动去动手。

其实,像这样师生发生矛盾纠纷的案情并不是个例,在2013年9月14日,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一位高三班主任在办公室备课时,被其学生割颈杀害。据相关部门通报,学生雷某是因不满老师的严格管理而动杀念。在2016年4月15日,在安徽省某中学的晚自习期间,该校初中一班级的老师要学生们交试卷,但几名学生不仅不交卷,反而对老师进行辱骂和殴打。

针对这样的类似事件,我们看看网友是怎么说的。

@哩咯嘻咪咕:现在学生也是无法无天,仗着不能体罚学生,他们反倒肆无忌惮的攻击老师,那么老师的权益怎么维护?

@不爱吃鱼的包子酱:老师骂两句学生就爆新闻,老师稍微惩罚一下就丢了工作,所以导致现在的学生都是有恃无恐。

@露露lily:这种学生不是欠教育,是欠打!这种学生不是欠教育,是对不起教育!然后就是现在年轻教师太多,但凡有点经验就明白,这种冲突事情,要么带到办公室训,要么直接电话父母过来,要注意方式方法。

@ tenor杨:这还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我们那会儿有学生犯了错被老师骂,回头家长知道了回家还要暴揍一顿,还会和老师说管教的好,可是现在不一样了,老师一碰学生家长就要闹。

如今,师生矛盾所沉淀的社会心态已经颇显微妙了。尽管类似的角色冲突并不具备普遍性,但其对文化意识层面的影响的确是不容小觑的。这一非典型性对立成为冲突的催化剂,倒不是由于教育杠杆的两端存在宿敌般的分歧,某种程度而言,是双方在角色认知上的偏差,发挥了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

学生扰乱课堂秩序并发生口角(师生互扇耳光疯狂撕扯)(2)

自古以来,国人对老师都不吝赞美之词,古有“天地君亲师”,今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著名学者陈桂生曾说:“这类比喻如果只是说说而已,不发生影响,那它就是废话。如果发生什么影响,那它既可能增加教师已经相当沉重的负担,又可能成为对教师的苛求。”所以说,这种苛求便是问题症结之一。对于现代教师而言,教书育人首先只是一份职业工作。而外界并不这么想,中国的文化传统延续到现代社会,有把教师当“完人”看的倾向,立意崇高的灵魂工程师就是一种表征。

这样的期待显然和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相冲突,最终造成的心理落差间接反映为教师群体形象的污名化。另一方面,学生制捆绑的家长专权思维,成了最为人诟病的“硬骨头”。所以可见,不少老师对于学生的角色定位也与受教育方有所出入。强调整体性的严格管理模式,本身就易致使双方产生摩擦。此外,应试教育提供了教师相当大的权威性,所产生的“不平等”,既会构筑师生沟通的障碍,也为潜规则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种种因素导致了师生双方角色理解上的错位,最终汇聚成了冲突对立的情绪,化解师生矛盾,或可从此找寻到些许线索。再有就是,作为学生而言,尊师重道是所有学生一进校园第一个接触的道理,我认为,现在虽然不需要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起码的互相尊重还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学生做到了尊师重道,而老师却失去了师德,也会引起师生间的矛盾。学生就会本能的逆反或者可以说反抗。还有学生之所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反抗,可以说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家庭教育,因为在所有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造成这样的矛盾,可以说学生这样的行为就是家长的缩影。那就要说了,家长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社会没有给大家一种正确疏导渠道。

学生扰乱课堂秩序并发生口角(师生互扇耳光疯狂撕扯)(3)

那师生矛盾,如何化干戈为玉帛呢?首先,应该在批评学生的时候,留有余地。学生是一个个处于人生发展成长期的,有思想、有观念的鲜活个体。他们有着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了解、认识和看法,所以心智不够成熟,社会阅历也不足。所以,作为老师,要允许学生出现“成长性”的不足或者“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把他们看作是学生成长中的一个现象或者一个部分。不能把学生的错误与学生的人品人格混为一谈;不能因为学生犯了几次错误就据此对这个学生下结论、贴标签;不能从人格、人品上否定学生,把学生至于绝望境地。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被父母宠上天,个性十足,在家中哥哥都是小皇帝,但进入校园,教师还是应该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当然首先就是教育学生尊重他的老师。对于老师来说,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试图找出理由,是为了求得老师对自己的谅解,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老师武断地阻止学生申辩,学生会认为老师不相信自己。同时,对老师这种蛮横的做法,学生虽不敢言,但内心不服,以后学生即使被误解也不会再申辩了。从表面看,好像学生被征服了,老师的批评有了效果。其实,学生会由此形成一种敌对心理。

师生矛盾冲突后,应该说没有赢家,甚至可以说损失最大的就是老师,所以果断地结束冲突是明智之举。也就是说,在冲突进入初始阶段,老师就该果断地结束。不要与学生争一时之高低。冲突时间越长,老师损失越大,即使是胜了,也是惨胜。所以,老师和学生都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和方式,来看待现在的师生关系。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新课程改革全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只有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才能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才能使教学充满文化魅力和生命活力,才能使教育走上一个新台阶!

学生扰乱课堂秩序并发生口角(师生互扇耳光疯狂撕扯)(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