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E蓓子】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很久没有看一个节目看到想找个杠子抬杠了,歌手在台上好好地唱歌,底下有人毫不给面子直接diss难听,说人十八线,嫌人家的歌不适合当短视频bgm?

人皆丁太昇是怎么回事?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1)

丁老师:勿cue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2)

歌手版《非诚勿扰》,他们给玩成了《奇葩说》?

节目名叫《为歌而赞》,但我觉得有那么点歌曲竞技版《非诚勿扰》的感觉。

你看啊,“求认可”的歌手被直接分成新歌和热歌两拨人。一个是唱表达自我但还没热度的新歌,一个是热度值加满但选择相对有限的抖音“神曲”。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3)

而台下坐着的“观众”,竟然对歌手有“亮灯权”?

其实那一百多号人,是短视频创作者组成的“百赞团”,正式上台前,大家已经提前听到了几首歌的片段,叫“碎片”。

听完碎片,百赞团有了第一次点赞机会,提前给歌手加“赞”。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4)

但现场听完歌手的演绎后,还可以再决定是“一爱爱到底”还是中途灭灯变脸。

说是这么说,以为只是走个过场,没想到唐汉霄唱完,还真有人灭灯!

像极了《非诚勿扰》的剧情:爱会消失。不仅消失,还要脱粉回踩:我觉得他现场唱得蛮一般的。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5)

只是唱个歌,还要被人说“你就是火不了”?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6)

而火不了的原因之一竟然是“这歌蛮大众”?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7)

气得另一位达人坐不住,当场站起来一个个怼,中间就差放一个《奇葩说》拉杠了,最后还撂下狠话:“这人我认识,但现在我决定下了节目拉黑他!”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8)

这位姐怼人实在太顺溜了“你有人爱吗”“你看得出天空的颜色吗你”

嫌流行歌太大众那就来听听“小众”的rap吧,马思唯打破常规的rap唱完,又有人说这歌“难懂”,还被评价编曲差那么点意思。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9)

然后一顿暴风输出,什么滤波、音高、EQ专业词汇直接往外冒,好家伙,这是什么音乐制作小知识科普时间吗?

黑马王子马思唯和屏幕前的我同款疑惑。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10)

但说实话,这种听不懂的批评其实杀伤力比较有限,大概也就半个丁太昇的水平。

有些达人的意见,直接让人忍不住冒出小问号。

比如宝石老舅,《野狼disco》那么红,他也知道怎样能踩中热歌的嗨点,一首《最浪漫的事》改编很现代,风格是最贴合短视频传播的。

结果,有人站出来说这歌的画面感太强,不适合短视频创作?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11)

最好笑的是,只要一边有人站起来diss,另一边又会有人抢麦开杠,是杨迪也控制不了的场面。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12)

如果可以传送表情包到现场,我只想在公屏上发这个↓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13)

属实没想到,我还能有机会看到“一百个丁太昇”掐起来的名场面,火花四溢人人变脸,空气中飘满了刀光剑影,精彩精彩真精彩。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14)

不过问题来了,“人均乐评人”不是不可以,但就像节目预告里说的,你能唱得比他们好吗?凭什么评价歌手们呢?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15)

争议满满,歌手该听谁的?

达人们有些观点我不太赞同,但节目本身的设置,还有点意思。

第一位上场的,是助演嘉宾崔健,带来了他的新歌《飞狗》,招牌的老崔摇滚愤怒唱腔,一开口还是那个味儿。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16)

这个出场是我没想到的,崔健站到这个台上,也代表了某种“争议”的存在。

最初唱摇滚,也有很多人不能接受他的唱法,崔健也在节目里有感而发说有些作品不是在“当时”被人接受的。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17)

但他就是那个勇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很多人不知道,几十年前,老崔也参加过“选秀”。

1986年,崔健与七合板乐队参加了第一届孔雀杯全国通俗歌曲大奖赛,唱了《不是我不明白》和《最后的抱怨》,可第一轮就被淘汰出局了。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18)

来源:网易

但正是这场“选秀”,让崔健得到了一次音乐会的通行证。

有幸被邀请上了《让世界充满爱》演唱会,和上百位歌手同台。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19)

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当时中国录音录像总编辑看到罗大佑等明星演唱了《明天会更好》后,也想搞一个内地版,便有了这歌和衍生的演唱会

不仅有大合唱,崔健还有solo时间。

此处还有个小插曲,为了赶时间,崔健换衣服时把裤腿卷上去了,结果上台忘了放下来……就在这样一个一边的裤腿还套了白袜子的慌乱情况下,他把歌给唱红了。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20)

最初还有听众听不习惯,但在那1988年,《人民日报》文艺版头条就刊文点评崔健的《一无所有》,说这歌将欧美的摇滚风格与中国传统音乐融洽地织合于一体,可以视作当代中国摇滚乐的开山篇章。

也从这里开始,崔健喜提“中国摇滚之父”美名,掀起时代新的音乐浪潮。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21)

而如今,歌手们其实也是站在时代、科技与大环境变迁的拐角。

比起那晚会歌手主流的时期,如今乐坛已是“百花齐放”,可选择多了,听众的注意力被分散,新歌手要找到展示自己的舞台也挺难。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唐汉霄、马思唯这样的歌手,会走上“为歌而赞”唱新歌,他们更需要作品推广的舞台——尽管那个舞台可能有不喜欢你、听不懂你的观众。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22)

问题是,为什么资深歌手也要来“凑热闹”?

比如张韶涵,有达人觉得她歌改编得不好,其实有个前提:她在华语乐坛本身就很有辨识度。

拆解达人的言下之意,是她去改编一首热歌,会凸显不出她本人的辨识度。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23)

但其实,她唱的《心恋》是一首三十年代的老歌,也是徐小凤翻唱的经典作品之一。到了这个年代,年轻人对老歌有了新的理解,阎其儿改编出一个轻快的版本,萌萌的很戳少女心,很快变成抖音热歌。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24)

而从张韶涵的选择来看,她选《心恋》,一定是对经典有所了解,知道这歌应该用复古的范儿去表达,同时也要融合如今的热歌元素,便展现了一个复古又轻盈的舞台。

可台前的非诚勿扰嘉宾达人们不会看那么多,有人认为张韶涵就应该“这样那样”,所以到底是要在演绎上求变,还是坚持自己的风格,或许还有待歌手进一步摸索。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25)

更有意思的是张信哲和宝石老舅上台之后,百赞团的反馈。

从草根走红,宝石老舅就是许多抖音达人的偶像,受欢迎也很正常,而且他改编的是大家熟悉的老歌《最浪漫的事》,把“慢慢变老”改成了“玩玩电脑”,确实是当代年轻人的浪漫没错了,音符数自然高。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26)

而张信哲唱的《A matter of love》不仅是新歌,还是英文歌,既不大众也不耳熟能详,初始音赞数不高。

但一曲演唱完,阿哲却得到了很多达人的好评。最毒舌的达人也忍不住评论“听碎片想结婚,听现场想复婚”,深情款款感染力超强的演绎,令许多人化身《歌手》同款观众脸,一转眼已是泪流满面。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27)

以至于达人们发出声音:要用六亿抖音粉丝的力量来带红这歌!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28)

可见,能唱出当代人心声的作品固然有“爆款”品相,但好作品和好的演绎也同样能柔柔地唱到人心坎处。

最绝的是,被怼惨了的唐汉霄,最终却得到了最高的音赞数,可见,高质量的原创作品,是真的会被肯定的。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29)

和前面的辩论现场一对比,就值得玩味了,衍生出一个新问题:

我们该听谁的?歌手该听谁的?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30)

大型迷惑点评现场背后,新的音乐“实验”正在进行

之前我们写过不少颁奖典礼现场,很多歌手信心满满结果坐了一晚冷板凳,有的还觉得结果不公平,引发大家对“好歌”标准的争议。

感谢MTV,感谢虾米音乐: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那英田震孙悦:内地歌坛大姐大的风云往事(下)

所以,到底什么样的歌才最能抓住大众的心,能成为流传久远的金曲?

这些问题,很多歌手和音乐人一直在摸索。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31)

从早期的台湾民歌,到后来变成商业流行歌,内地则经历了摇滚、民谣和流行歌曲大融合的过程,

但事实上,对大众来说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早年的歌,在电视电台里被反复播,能传唱下来的,通常就是好听、抓耳。

而现在短视频的一小段BGM,只要搭配起来足够“带感”,就会讨人喜欢,所以这次的百赞团,先听的也是“声音碎片”但听完现场感受又会不一样,在那样的情境下,大家会直接地表达自己当下的看法。

也才有了各种大型迷惑battle现场。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32)

但市场,最终会做出真正的选择。

比较难得的是,无论节目还是歌手、达人,大家都没有回避的问题是:市面上确实存在“热歌”。有些热歌在短视频上用得好,甚至能将小透明带成网红大V。

就连宝石老舅,也清醒地看到,虽然热歌爆款多,但流行周期其实很短。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33)

而张信哲则直接指出,自己新歌不适合当短视频BGM,因为不是热歌,可他还是想坚持用匠人方式做歌,邀请来国际级音乐人合作,只希望在舞台上告诉大家:音乐其实可以做得很高水准。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34)

当有了这些不同阵营的碰撞、讨论之后,才会引发更多人反思。

比如有位音乐人会说,为什么很多大制作人写的作品传唱度不高?那不是在嘲张信哲,而是他作为制作人,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35)

只有当所有人都开始认真思考,创作者们面临的困境才会得到改变。

这一切,也像张信哲说的那样,是一种“实验”。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36)

用“冒险”的心态去选歌,去接收一群接触最多“热歌”的达人反馈,去考量一首作品投入市场之后,生命线能走多长。结果不一定是张信哲非得去做热歌,宝石老舅得改唱情歌,而是不同理念的人互相交流融合之后,能迸发出新的火花——

或许有一天,“热歌”不再在乐坛鄙视链底端,它们能做到抓耳有质量。

而歌手们的新歌,有越来越多传播机会,就像我们当年听录音机、看电视听歌一样,那些短视频创作达人们,会因为一个现场,而帮助推广更多好作品。

听歌,听好歌,从来都不该成为奢侈品。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37)

E姐结语:

嚯,无论是乐坛天王还是新晋流量,上个节目也要直面残酷评价,重新思考人生。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人皆丁太昇,当面评价歌手好不好?

对于一些达人的评价,我是不认同的。会有这种“不认同感”,主要是在我看来,有些意见并不能代表“大众”,喜欢的歌手被嘲,容易坐不住。

但具体到个人,我倒觉得,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看法,像我们日常在豆瓣上打分,在微博上评论谁唱得好谁车祸,都是正常不过的表达……

放到节目里,大概也就是“乐无正解”的意思,反正是非专业点评,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

可当好音乐逐渐成为奢侈品的时候,“乐无正解”的另一个意思应该是——

既然大环境如此,顺着潮水的方向走,也未必是坏事;可如果有更好的能力,你可以用作品去改变潮水的方向,引领潮流,当大数据的掌舵者。

无论达人还是歌手,都该如此。延伸到职场里的创作者们也一样,呕心沥血的作品可能会被甲方爸爸一句“字不够大”打回去,可越是这样的时候,你越该审视——

是该把字改大呢?还是想办法帮助客户提高审美?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38)

今天的话题是:

你喜欢听“热歌”吗?

来评论区说说吧~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39)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丁太升比赛(比丁太昇更猛的人出现了)(40)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