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御笔,石渠宝笈」

朕实是一“书生”

历代帝王中,清高宗乾隆皇帝在祖、父的基业上,励精图治,定鼎寰宇,无论版图,亦或人口、国力等,皆可谓达及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顶峰。

其亦自言“今明足授受,为千古第一全人,不特三代一下所未有,以视尧舜,不啻过之。”又作为最是长寿的帝王之一,堪称“最有福气的千古一帝”。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1)

▲乾隆(1711-1799)

而治政之余,乾隆亦以“书卷艺事”为尚,古今帝王中,罕有其比。

其兼具学者、诗人、艺术家、鉴赏家的气质,对诗词、曲赋、书法、绘画、音乐等,用功极勤,造诣深厚,当不让于多数文人士子。此并非谬赞,倘其非天子,以其之文学素养,也应可跻身“翰林”之列。

如其所言“自幼读书宫中,讲诵二十年来,未尝少辍,实一书生也。”即知其郁郁书生卷气。

又“醇余生九年始读书,十有四岁学属文,今年二十矣,其间朝夕从事者,四书五经、《性理纲目》、《大学衍义》、《古文渊鉴》 等书,讲论至再至三,顾质鲁识昧,日取先圣贤所言者,以内治其身心,又以身心所得者,措之于文,均之有未逮也。”亦可见乾隆天姿既聪慧,所习读猎及之典籍,也是广泛。

此外,乾隆学文,并非一味守旧,泥古不化,其同样颇从考据风尚,用功甚勤。如法国国家图书馆即藏有其《御制程敏政重修观音寺记订讹》(编号:chinois 12096),内容为其对明代学人程敏政的《重建观音寺记》提出质疑,并作订讹文章,载入《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九十五。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2)

▲乾隆《御制程敏政重修观音寺记订讹》

乾隆《御笔夫余国传订讹》

另有乾隆作《御笔夫余国传订讹》,也是其对史学考据之重视,所谓“盖史者,信也,所以传万世,垂法戒”,料想其定是心有所契焉,故“记载之失实,虽正史不能免”。

此御笔考据文章,将现身于北京中贸圣佳2021春拍,可谓是乾嘉时期学术界考据风行,并垄断文坛的缩影,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也是这一时期史学繁荣和发展重要时期的见证。同时,乾隆亲笔墨迹传世寥寥,此卷更是著录累累,尤为可珍。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3)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4)

乾隆帝(1711-1799) 御笔夫余国传订讹

手卷 水墨宫制佛黄描金龙纹蜡笺

引首:33×85cm

本幅:33×84.5cm

题签:御笔夫余国传订讹。

引首:同文正谬。钤印:乾隆御笔(白)

款识:戊戌(1778年)闰六月上浣,御笔。

钤印:乾(朱)、隆(白)、学镜千古(白)、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朱)、八征耄念之宝(朱)、乐寿堂(朱)、太上皇帝之宝(朱)、含味经籍(朱)、云霞思(朱)、石渠宝笈所藏(朱)、半榻琴书(白)、即事多所欣(白)

释文:《夫余国传订讹》

近阅四库全书内,元郝经《续后汉书》,所作《夫余国列传》其官有马加、牛加之名,讶其诞诡不经,疑有舛误,因命馆臣覆勘。其说实本之《后汉书》及《三国魏志》夫余传之文,于是叹范蔚宗、陈寿之徒,不识方言,好竒逞妄,疑误后人,而更惜郝经之失于裁择也。其传曰:国以六畜名官,有马加、牛加、猪加、狗加,诸加别主四出,道有敌,诸加自战,下户担粮饮食之,信如其言,则所谓诸加者,何所取义乎?史称夫余善养牲,则畜牧必蕃盛,当各有官以主之。犹今蒙古谓典羊之官曰:和尼齐。和尼者,羊也。典马者曰:摩哩齐。摩哩者,马也。典驼者曰:特黙齐。特黙者,驼也。皆因所牧之物,以名其职。特百官中之一二。志夫余者,必当时有知夫余语之人。译其司马、司牛者为马家、牛家,遂讹为马加、牛加,正如《周礼》之有羊人、犬人,汉之有狗监耳。若必以六畜名官寓相贬,则郯子所对少皥氏鸟名官为鸟师而鸟名,又何以称乎?蔚宗辈既讹家为加,又求其说而不得,乃强为之辞,诚不值一噱。总由晋宋间人,与外域道理辽阻,于一切音译,素所不通,遂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率凭耳食为传会甚,而至借恶词丑字,曲肆其其诋毁之私,可鄙孰甚。且蔚宗以附彭城王义康谋反伏诛,陈寿索米为人作佳传,其人皆不足取,其言又何足据乎!第《后汉书》《三国志》久经刊行,旧文难以更易,因命于《续后汉书》中改加为家,并为订其踳谬如右。

著录:

1.《钦定满洲源流考》卷一,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武英殿刻本。

2.《钦定盛京通志卷》卷十,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清刻本。

3.《御制文二集》卷二十五,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清刻本。

4.《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宫藏六,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抄本。

5.《长白汇征录》(清)张凤台编撰,第118-120页,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

6.《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第41册,第805页,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如意馆,人民出版社,2005年。

此手卷纸张材质为“宫制佛黄描金龙纹蜡笺”,描金手绘龙腾祥云纹,双龙戏珠,云雾缭绕,观之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极具皇家气派。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5)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6)

乾隆 御笔夫余国传订讹,局部

引首书“同文正谬”,四字横排,由右至左,用笔圆润浑厚,结构舒博壮阔,行笔流畅,书风华贵典雅,未见拘束,有飘逸之姿,知其所学为帖书正脉,宜乎法度。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7)

乾隆 御笔夫余国传订讹,引首

引首正中钤“乾隆御笔”玺印,昭显威仪肃穆君王之气。参考《清乾隆宝薮》,印鉴对比吻合。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8)

乾隆 御笔夫余国传订讹,引首钤印“乾隆御笔”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9)

《清乾隆宝薮》

此“乾隆御笔”玺,乾隆皇帝曾于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卷首题写“雪堂余韵”四字,并钤盖后,将其置之三希堂珍藏。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10)

▲乾隆题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卷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其余“乾(朱)、隆(白)、学镜千古(白)、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朱)、八征耄念之宝(朱)、乐寿堂(朱)、太上皇帝之宝(朱)、含味经籍(朱)、云霞思(朱)、石渠宝笈所藏(朱)、半榻琴书(白)、即事多所欣(白)”亦如是,可与《清乾隆宝薮》、《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帝后玺印谱》等,对比吻合。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11)

乾隆 御笔夫余国传订讹,部分钤印

乾隆所书“夫余国传订讹”,内容为其对该国“马加、牛加”官名疑有舛误,命馆臣复勘后,认为当为“马家、牛家”,又《后汉书》《三国志》久经刊行,旧文难以更易,故特命于《续后汉书》中改“加”为“家”。

夫余国历史距清高宗时,年代久远,正史中“六畜名官”也定论已久,而乾隆能突破藩篱,以考据治学,一抒己见,极为不易。

“夫余国”又作“扶余国”,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494年的扶余人政权,为朝鲜半岛北部与今中国东北地区的第一个扶余人政权国家。《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有载:“夫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本秽地也。”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12)

扶余国,地理位置

扶余国王位以世袭方式传承,王以下有掌管四出道的马加、牛加、猪加、狗加,诸家等同于部落首领。又扶余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善养牲”、“出名马”,六畜为财产重要组成部分,故以此表示权力大小。笔者亦私以为,或许其官职命名纯粹源自于原始的图腾崇拜,暂不得考。

刘洪峰《夫余国官制考论》也曾有相关考据,不再赘言。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13)

乾隆 御笔夫余国传订讹,局部

乾嘉时期,考据学在学术界占有主导地位。

由于文化高压政策,包括禁止结社讲学、发布禁书令、大规模烧书和毁书等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清初那种因充满忧患意识和爱国激情所导致思想界的锐意进取、探索和致用的学风被专注于考据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取代。

如此乾隆《御笔夫余国传订讹》款识“戊戌(1778年)闰六月上浣,御笔。”知御书于乾隆四十三年。彼时,已是长期安定繁荣的文化盛世,此前,乾隆也敕命编纂《四库全书》、缮写《永乐大典》、武英殿刻书等大型典籍,以倡导考据学并招揽学子,稳定统治。

此外,乾隆标榜“文治武功”,而以经学和史学为代表所流传的典籍,可谓浩繁,又因年代久远、缺乏有效的传抄和保存方式,典籍本身已存在文字内容上的错讹,亟需勘误整理,所以其也“身体力行”,御作《御笔夫余国传订讹》、《御制程敏政重修观音寺记订讹》等,窥其儒生治学,若非皇帝,也是读书人性情。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14)

乾隆 御笔夫余国传订讹,局部

事实上,乾隆素以“书生”自诩,其书法也临池不断,造诣颇深。从两岸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书法,可知其常临习颜真卿、苏轼、米芾、赵孟頫、董其昌、二王等书家墨迹。

梁诗正曾赞言“皇上性契义爻,学贯仓史,每于万机之暇,深探八法之微。宝翰所垂、云章霞采,凤翥龙腾,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又复品鉴精严,研究周悉,于诸家工拙真赝,如明镜之照,纤毫莫遁其形。仰识圣天子好古勤求,嘉惠来学,甄陶万世之心,有加无已。”

铜山张伯英则评介乾隆书法:“学者多见古人真迹,得其用笔用意,下笔自不同流俗。内府所藏既富,高宗天资亦优,弄翰尤勤。清代诸帝王皆工书,而高宗诣力最为深厚。晩年益臻古澹,有从心不逾矩之妙。”《敬胜斋法帖提要》中亦有载。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15)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16)

乾隆 御笔夫余国传订讹,局部

此手卷行书书写,布白匀称,端丽秀美,结体也是严谨,亦颇得古人的书法意韵,同时夹有些许草书笔意,具书卷气,可知并非一日之功。

据考,乾隆一生酷爱书法,所临历代名帖,可谓不乏。如《临快雪时晴帖》、《临索靖月仪帖》、《临怀素自叙帖》、《临颜真卿、柳公权、虞世南、褚遂良四家帖》、《临李邕法华寺碑》、《临杨凝式韭花帖》、《临赵孟頫行草书》、《临董其昌枯树赋》等。

所谓熟能生巧,数十年之功,故其乃集群圣之部分笔意,又不区区于点画波磔间,倒也自成面貌,有华贵典雅之风。

不过,其历代法书虽“无不遍观殆尽”,然自青年时,即保持“清秀柔润”、“乌黑方正”等书风,此后数十年未见大变。如是卷,流畅飘逸有余,而跌宕变化不甚明显。

由于乾隆书法代笔不乏,其耋耄之年时,还曾命董诰代笔,然此《御笔夫余国传订讹》卷,全卷小字及引首行楷书风甚为契合其典型面貌,应出自其亲笔,极是难得。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17)

乾隆 御笔夫余国传订讹,包首

是卷包首,为莲花如意花卉纹织锦,纹饰典雅,用以保护书卷。金纸题签,楷体恭书“御笔夫夫余国传订讹”,上贴有文物商店签标,知曾为文物商店旧藏。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18)

乾隆 御笔夫余国传订讹,题签

乾隆《御笔夫余国传订讹》著录累累,更是殊为难得。

又此卷文字著录于《钦定满洲源流考》卷一,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可知是卷乃复书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文章则作于1777年或更早。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19)

▲《钦定满洲源流考》卷一,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武英殿刻本。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20)

▲《钦定盛京通志卷》卷十,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清刻本。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21)

▲《御制文二集》卷二十五,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清刻本。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22)

▲《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宫藏六,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抄本。

另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第41册,第805页,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如意馆所载:“初十日接得郎中保成押帖内开,闰六月二十一日首领董五经交御笔夫余国传订讹笺纸,字横一张,传旨,着裱手卷,钦此”。

此与御笔款识“戊戌(1778年)闰六月上浣,御笔”时间及形制皆吻合。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23)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第41册,第805页,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如意馆,人民出版社,2005年。

是卷书后不久,乾隆即率八旗官兵从京师起先,开始第三次东巡盛京,尊祖谒陵,以展孝思。康乾盛世,史册罕逢也。

另手卷中所钤盖“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朱)、八征耄念之宝(朱)、太上皇帝之宝(朱)”等,可见晚年及退位后,乾隆亦多有展读此经意之作,颇为自得,亦可知其之自赏真性情。

而“含味经籍(朱)、云霞思(朱)、半榻琴书(白)、学镜千古(白)”等,则是乾隆皇帝天子之尊背后,文人闲逸的书生情趣也。

近年来,乾隆的御笔书法,尤受藏家青睐,其价亦是甚昂,而如此卷,既可窥彼时考据之风,又得书法之妙的佳作,同时著录累累,《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也可考者,则可谓凤毛麟角矣。

而是卷中,乾隆对“夫余国”考据详实,可称“翰林皇帝”也。

苏堤春晓

乾隆御题,焦秉贞画

此次,中贸圣佳2021春拍,另有“乾隆御题,焦秉贞画《苏堤春晓》册页”、“赵秉冲楷书御制《赋得友风子雨诗》卷”或著录于《御制诗集》,或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24)

苏堤春晓

焦秉贞(清康熙乾隆)画

乾隆帝(1711-1799)御题

水墨纸本 册页(一开)

24×24cm×29 1/2×9 1/2in×2 约 0.5 平尺(每幅)

题识:臣焦秉贞恭画。(乾隆对题)通守钱塘记大苏,取之无尽适逢吾。长堤万古传名姓,肯让夷光擅此湖。

钤印:臣(朱)、秉贞(朱)、吟咏春风里(朱)、乐万民之所乐(白)(参见故宫博物院编《清代帝后玺印谱·乾隆卷一》第 85 页)

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朱)、石渠宝笈(朱)、石渠定鉴(朱)、宝笈重编(白)、淳化轩(朱)、乾隆宸翰(白)、信天主人(朱)(参见故宫博物院编《清代帝后玺印谱·乾隆卷一、二》第28、51 页,《清代帝后玺印谱·乾隆卷一、二》第 116 页)、淳化轩图书珍秘宝(白)、均湖长物(朱)、韵湖球琳之宝(朱)

著录:《御制诗集》第二集卷二十五,清乾隆十四年(1749 年),武英殿刻本。

说明:本作为清代著名藏家李玉棻旧藏,后为近现代著名画家秦仲文旧藏,上世纪 90 年代得自于其家属。

1. 李玉棻(清),字真木,一作贞蕤,亦号均湖、韵湖、畇瓠、蕴壶,自称虹月传师。颜所居曰传鉴堂,又曰褪袀馆,北通州(今河北通县)人。幼耽书、画。自谓:每逍遥于古肆,讨论于老成,尝就景其濬、曾协均、僧明基三家秘笈,以及平日所见,辑《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始于同治四年(一八六五),至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成书。

2. 秦仲文(1896 -1974)名裕,河北省遵化县人,近现代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是著名山水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水画宗法清初“四王”,上溯元代四家,兼擅墨竹,亦精书法。解放前曾在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京华美术学院、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任教,编写了《中国绘画学史》一书。解放后任北京画院画师及院委。出版有秦仲文作品选集。

康熙、乾隆二帝,对于西湖美景,皆曾歌咏之。尤是乾隆,仅“西湖十景”即曾五叠其旧韵,诗词达数十篇。

“西湖十景”分为苏堤春晓、双峰插云、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曲院风荷、平湖秋月、南屏晓钟、三潭印月、雷峰西照、断桥残雪,皆是美不胜收。

此外,皇家园林圆明园与承德避暑山庄,亦曾敕命仿建西湖胜景,以遣帝王游兴。而“圆明园”中十处景致,更是分别以“西湖十景”命名,一字未改,乾隆皇帝亦一一为之书匾。

由于君王喜爱,又湖山景色粲然,因此,绘制“西湖胜迹”之宫廷画师不乏。如王原祁、董邦达、钱维城、焦秉贞等,或巡游纪实,或奉敕绘制,不一而足。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25)

乾隆御题,焦秉贞画《苏堤春晓》册页,局部

此焦秉贞作《苏堤春晓》,款识“臣焦秉贞恭画”,柳树成烟,掩映湖面,春风骀荡,湖光涟滟。又长堤倒影,亭台沐晖,意境甚是清幽。诚如诗云“树烟花雾绕堤沙,楼阁朦胧一半遮”。

焦秉贞于康熙年间任钦天监五官正,善绘事,供奉内廷。彼时钦天监内,颇多传教士亦擅绘画,尤是“宗教画”。而焦秉贞又为天主教传教士汤若望的门徒,日相濡染,亦习西洋画法。

《国朝院画录》即有载:“秉贞职守灵台,深明测算,会司有得,取西法而复通之。圣祖之奖其丹青,正以奖其理数也。

此作《苏堤春晓》既可见中国水墨,亦参有西洋画法。如画面大面积留白、山石皴染、树木亭桥布置以及湖水勾勒等,为传统山水技法,而亭台楼阁结构、远近布局等,则类于透视法,堤岸又以“海西法”分浓淡、阴阳向背,得立体感与纵深。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26)

乾隆御题,焦秉贞画《苏堤春晓》册页,局部

乾隆御诗,题云“通守钱塘记大苏,取之无尽适逢吾。长堤万古传名姓,肯让夷光擅此湖。”时至如今,西湖旁仍立有御碑,分为康熙、乾隆御题。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27)

左:康熙御题,右:乾隆御题

乾隆御诗,首句“通守钱塘记大苏”,其中“大苏”即苏轼。“通守钱塘”语出苏轼《别天竺观音诗》序:“余昔通守钱塘,移莅胶西。”

第二句“取之无尽适逢吾”,其中“取之无尽”语出苏轼《前赤壁赋》“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最后一句“肯让夷光擅此湖”,“夷光”即西施。其本名施夷光,因家住诸暨苎萝村西,故名西施。西湖亦称“西子湖”。

全诗引经据典,由此可见,乾隆文采,却有可称道之处。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28)

▲《御制诗集》第二集卷二十五,清乾隆十四年(1749 年),武英殿刻本。

是册诗文著录于《御制诗集》,原为清代著名藏家李玉棻旧藏,后为近现代著名画家秦仲文递藏。部分钤印可参考故宫博物院编《清代帝后玺印谱·乾隆卷一、二》。

赵秉冲楷书御制《赋得友风子雨诗》卷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29)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30)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31)

赵秉冲(清)楷书御制《赋得友风子雨诗》卷

赭色梅花蜡笺 手卷

引首:25×67cm9 7/8×26 3/8in

本幅:25×65cm9 7/8×25 5/8in

题跋:25×95cm9 7/8×37 3/8in

题签:御制赋得友风子雨诗。

引首:云章赓载。

款识:嘉庆庚申(1800 年)仲夏御制。

鉴藏印:石渠宝笈 ( 朱文)、宝笈三编 ( 朱文)、嘉庆御览之宝 ( 朱文)、嘉庆鉴赏 ( 白文)、三希堂精鉴玺 ( 朱文)、宜子孙 ( 白文)(参见故宫博物院编《清代帝后玺印谱·嘉庆卷一》第 12、36、88 页,《清代帝后玺印谱·嘉庆卷二》第 120 页)、明德 ( 朱文)、滇南女士缪素筠珍藏书画印 ( 朱文)

题跋:1. 广大神游宇,云峰肤寸蒸。好风方继序,今雨比来朋。嘘拂八方协,孳涵一气凭。淡交萍乍合,厚泽桂长凝。习习声相应,绳绳庆笃承。结言兰蕙泛,孕宝玉珠增。穆若友于契,油然子养征。扇淳遄洗甲,化洽颂歌兴。臣董诰恭和”。钤印:臣诰(朱)、敬书(白)

2. 云本山川出,生由广大蒸。雨占再索子,风助盍簪朋。呼伯声相应,嘘倪气自凭。密交仍涣泮,踈荫不屯凝。习习同心赋,绵绵善泽承。夏熏奇共赏,秋渰获弥增。歌缦臣民喜,书祥箕毕征。轩师方秦恺,时若协龙兴。臣朱珪恭和。钤印:臣(朱)、珪(朱)

3. 维天群物祖,一气大云蒸。雨乃众人母,风为君子朋。称师禋典贵,待族吉占凭。月姊日兄隐,壬公丁妇凝。泽仍孙克衍,山出父能承。好有星民切,怒母箕伯增。贼惊吹萚散,畯喜望苗征。睿赋包干象,兰陵格创兴。臣彭元瑞恭和。钤印:臣(朱)、元瑞(朱)

4. 风雨和甘验,肤云触石蒸。神功原不测,妙喻迥无朋。嘘拂重霄应,滋生一气凭。寻踪苹末合,炼液草心凝。将伯箕星协,宜男坎水承。扶摇情莫逆,任养泽方增。汗漫群仙友,绵延百子征。昌期符庆矞,嘉瑞蔚然兴。臣戴衢亨恭和。钤印:臣(朱)、衢亨(朱)

5. 叆叇层霄起,氤氲大化蒸。为霖符育子,噫气助来朋。将伯箕先应,鸣阴鹤有凭。神交舒卷共,孳息感孚凝。于唱赓卿和,施甘荫谷承。他山瞻影合,灵派溯源增。道与函三叶,功原得一征。清宁调幕契,风雨协云兴。臣赵秉冲恭和奉敕敬书。钤印:臣赵秉冲(白)、笔沾恩雨(朱)

出版:1.《宋元明清 ・ 中国古代书画选集(三)》第 71 页,保利艺术博物馆编,2010 年。

2.《艺苑集粹》第 69 页,广陵书社,2012 年。

著录:《石渠宝笈三编》养心殿藏五,嘉庆二十一年(1816 年),清抄本。

展览:“宋元明清一中国古代书画大展(三)”,辽宁省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主办,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 年 5 月。

说明:清缪嘉蕙旧藏。

缪嘉蕙(清晚期),字素筠,昆明人。光绪(一八七五至一九零八)中叶,因慈禧太后情翰墨,寻代笔妇人,而缪氏为其代笔。并免其跪拜,赏三品服色,月奉二百金,遂为福昌殿供奉。自是慈禧所赏大臣花卉扇轴等物,均嘉蕙手笔。供奉而外伤产力所作,都人士兼金争购。因为缪氏常伴随在慈禧太后身边左右的缘故,此卷应该是慈禧赐赠给缪氏的。

嘉庆时期,仍赓续乾嘉文风余绪,而嘉庆皇帝也沿袭其祖文墨,擅诗文书法。

是卷引首“云章赓载”,题签:御制赋得友风子雨诗。款识:嘉庆庚申仲夏御制。依诗中内容应是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意。其中“嘉庆庚申仲夏”即1800年阴历五月。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32)

赵秉冲(清)楷书御制《赋得友风子雨诗》卷,局部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33)

赵秉冲(清)楷书御制《赋得友风子雨诗》卷,局部

是年初,白莲教起义,数战告捷,清军总兵朱射斗战死。一时间,朝廷内患,政局渐危,清政府亦由盛而衰。嘉庆此诗,可窥其希望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之心。

赵秉冲字谦士,号研怀,上海人。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钦赐举人,官户部右侍郎。其博雅好古,书精各体,真、草、隶、篆,为一时之冠。擅画梅、兰、竹、菊四君子。精研金石之学。

赵秉冲书法甚佳,故宫博物院藏有其《佛说八吉祥经》,其所作字画,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出境限制范围。

据《清史稿》载,乾隆皇帝于热河避暑时,赵秉冲呈所作“真、草、隶、篆,梅、菊、竹、菊”以进,乾隆观之,甚是嘉许,并言“此即势学作书、画之赵秉冲耶?”立促召之,许以监生挂珠入直,旋赐举人。此亦可窥赵秉冲书画俱佳。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34)

赵秉冲(清)楷书御制《赋得友风子雨诗》卷,局部

是卷中,嘉庆御制诗用描花朱色蜡笺,极为华美。旧为《石渠宝笈三编·养心殿》著录,卷末有“滇南女士缪素筠珍藏书画印”,知为缪嘉蕙旧藏。晚清时,缪嘉蕙应召供奉内廷,为慈禧代笔,此卷疑即慈禧赐予者。

乾隆的墓志铭(同古堂乾隆的真实文学水平)(35)

▲《石渠宝笈三编》养心殿藏五,嘉庆二十一年(1816 年),清抄本。

篇幅所限,另有其余佳制,不一而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