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将军说过:“一个士兵的荣耀,就是死在战场上”
一个导演的荣耀,是不是要死在片场上呢?
答案肯定不是的,但如果发生了,无疑是很值得令人敬佩的。
我说的是,陈木胜导演。
《怒火·重案》是陈木胜最后一部作品。
其实吧,我更愿意称之为陈导未竟之作,毕竟后期是交由其他人完成的,陈导肯定是没有看过最后版本的。
遗憾吗?
对观众而言,肯定是的,说不定可以更好呢?
对陈木胜而言,也多少有一点吧,但应该不是遗憾没能在自己手下亲自完成最终版。
陈木胜更应该遗憾的,是《怒火·重案》竟然会是他最后一部作品。
如果早知道的话,我想,陈导一定会好好拍一部谢幕之作吧。
最起码好好讲述一个故事,或者做更深层一些的表达。
这么说,肯定有很多人不爱听,认为我是在诋毁死者。
但我真没有,也没有必要。
对事不对人,针对《怒火·重案》电影本身,它确实存在很多严重的逻辑硬伤、故事硬着陆等问题。
《怒火·重案》提炼一句话总结的话,无非就是交友不慎,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当初邱刚敖错手杀人,原因是公子口嗨挑衅被咬,后来也是因为公子偷了手表送三陪女,才导致邱刚敖一行人事迹败漏,被警察盯上。
简单来说,如果没有公子这个损友,那么一切都不会发生。
再进一步追溯原因的话,那源头就要怪责当初警队招人的时候,怎么这么没有眼力见,招了这么一号搅屎棍,警察的门槛这么低吗?
香港警队表示,有被《怒火·重案》冒犯到。
本来,《怒火·重案》想表达的主题是好的,关于“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是灰色的”,这很高级。
同样是高级的内核,但《怒火·重案》注定不会成为《小丑》那样伟大的电影。
在《小丑》里,我们看到人不是一下子变坏的,人是一步步被逼坏的,是要经过一番挣扎的,是要层层递进的。
而《怒火·重案》是要靠台词去说的,有着非常明显的,人工强行拔高的操作痕迹。
这好吗?这不好。
虽然《怒火·重案》不是一部好电影,但它是一部聪明的电影。
聪明源于对国内观众的精准洞察,陈导深刻明白,在互联网长期的浸泡下,相比那些逻辑严密,严谨端正的故事,国内观众其实只在意过程的刺激性,好比公众号里的爽文,抖音里的爽剧一样。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文戏一塌糊涂,武戏狂拽酷炸,甚至占据全片7成以上篇幅的《怒火·重案》。
我们常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其实电影也一样,浅薄的电影,是没有人爱看深刻的。
我希望你好好反省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