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题:又乘春风浩荡时——同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十年纪实,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春风飞扬春意浩荡?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春风飞扬春意浩荡(又乘春风浩荡时)

春风飞扬春意浩荡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题:又乘春风浩荡时——同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十年纪实

新华社记者

2013-2022。

十年全国两会,定格经典瞬间。

53次参加团组审议讨论,听取约400名代表委员发言。一次次深入交流、一次次真情互动,如同打开一扇扇窗户——

这里有新时代中国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这里有新时代领路人的深邃思想和崇高风范,这里有中国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从春天出发,时代大潮澎湃。

(小标题)十年全国两会,见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实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阔史诗中,有四川昭觉县“悬崖村”村民翻越大山的身影。

今年3月6日下午全国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上,来自四川的益西达瓦委员给展示了“悬崖村”今昔对比的两张照片——

阿土列尔村的万丈陡壁上,曾经摇摇欲坠的藤梯,已经换成了结实的钢梯。

益西达瓦告诉,村民们搬到了山下的集中安置点,住进了楼房,同时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山上建起了民宿,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2017年两会上,您提到的让您揪心的‘悬崖村’变了样,请放心。”

从藤梯到钢梯,多少个“悬崖村”终于翻越了世世代代难以逾越的“贫困大山”。

从揪心到放心,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许多代表依然清晰记得这一幕——

2013年3月17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灯光璀璨。站立在国徽下,面对全场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新当选的国家主席誓言铿锵:

“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此时的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冲刺阶段。

然而,一道“底线任务”摆在面前。

“我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充满信心。同时,也非常重视在实现目标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其中一项就是扶贫。”几年来全国两会期间,问得最多、听得最细、讲得最透的就是脱贫攻坚问题。

2015年3月8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广西厅,同广西代表团的代表们算起脱贫细账。

“现在广西还有多少贫困人口?”问。

“还有500万。”自治区负责同志回答。

“到2020年,那就是每年要脱贫100万人口。”

“对,这是我们的重大责任,一定全力以赴。”

“到2020年宣布全面建成小康之日,希望广大贫困地区的群众同样喜笑颜开。”坚定地说。

这一年,距离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有不到6年时间,然而全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

小康路上,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这是代表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郑重承诺。

为了兑现这份承诺,从两会会场到山村农户,深入调查研究,看到了真贫、摸清了底数。

为了兑现这份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为“花精力最多的事情”,也是每年全国两会必讲的事情。

2013年11月,来到湘西十八洞村看望贫困群众,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得知村里光棍汉多,鼓励大家,要加油干,等穷根斩断了,日子好过了,媳妇自然会娶进来。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在湖南代表团参加审议,仍然惦记着这个事:“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妇儿?”

“7个。”当地负责同志告诉,两年多来,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去做,百姓收入增加了,村容村貌变化了,连大龄男青年解决“脱单”问题也容易了。

“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本方法在于精准。”满意地点点头,“扶贫还是要精准,否则就是手榴弹炸跳蚤,看起来热热闹闹,没有点到穴位上,不解决问题。”

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对口帮扶、兜底保障……全国两会上,同代表委员商议的脱贫大计,在实践中一一落实。

2015年3月6日上午,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当场拿出百岁老红军王承登写给他的一封信。在信中,老人家希望国家加大对赣南茶油等扶贫产业的支持。

对在场的部委负责同志说,这个可以去做些调研。

远在千里之外的王承登通过新闻媒体得知此情此景十分激动:“说会派人来调研,帮助我们发展赣南茶油产业,这真是太好了。乡亲们脱贫致富有望了。”

王承登老人现在已经辞世了。当年他提给的建议得到了落实,赣南茶油已经成为继赣南脐橙之后,当地又一个致富产业。

播种在偏远地区、养活着一方百姓的农作物、土特产,关系着脱贫攻坚大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赴地方考察时,身影总会出现在大棚里、田埂上、果树间、农舍前,细察深问百姓“脱贫草”“致富宝”的生产、收入情况。

赣南茶油、内蒙古马铃薯、新疆苹果……一个个农作物、土特产,纷纷进入心中的“小康菜谱”,见证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与努力。

深知,决战脱贫攻坚,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坚持不懈做好工作。

2016年全国两会,正值“十三五”开局,他强调:“‘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

2018年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全票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这样讲明初衷:“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选举,表达了党中央对民族边疆地区的重视,体现党中央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2020年全国两会因新冠肺炎疫情延期举行,脱贫攻坚进度也面临严峻挑战。坚定表示:“我们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这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的郑重承诺!”

……

通过全国两会,向全党全国发出声声号令,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明方向、定举措、添动力。

时至今日,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14万亿元大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十年全国两会,见证了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新时代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见证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实践。

2022年3月5日,时值惊蛰。首都北京天清气爽。

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来自贵州六盘水的吴明兰代表一身布依族传统服饰,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身边熟悉的代表连连夸赞:“你的‘布依蓝’和北京的蓝天一样漂亮。”

吴明兰清楚记得,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北京仍然为大气污染问题所困扰。来到贵州代表团,说起当地优质的空气,笑谈可以制作出售贵州“空气罐头”。

“现在,全国各地的空气都变好了,蓝天经常见了,贵州‘空气罐头’在北京没销路喽。”吴明兰笑着说。

全国人大代表眼中的北京蓝天,映衬着新时代中国的民生之变。

多次在人大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三江源、祁连山、秦岭、乌梁素海等的保护治理,多次在政协联组会上讨论“看好病”“上好学”问题,多次强调加强对农村老年人、儿童、“三留守”人员等特殊和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

透过十年全国两会,人们感受到人民领袖对改善民生福祉一以贯之的关注和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孜孜不倦的追求。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透过十年全国两会,人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已是一个更加安康和谐、欣欣向荣的中国。

2022年全国两会开幕之际,正值北京冬奥会闭幕不久。

3月5日下午,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为北京冬奥会点赞:“很给力,很多方面要载入史册,中国代表团获得的金牌数出乎我的预料。”

体育梦,健康梦,是中国梦的生动写照。

3月6日下午,在参加政协联组会时,回顾2021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话语中充满自信: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

诚如去年全国两会上的一番话:“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的70后、80后、90后、00后走出国门,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这就是自信。”(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