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让爱国主义教育在各学科中生根开花

——有感于小学音乐教材外国歌曲占比太重,有的歌词语意不通!

我是一位普通的小学书法教师,近十几年来,没有任教过音乐课。最近,学校选拔“教坛新星”参赛选手,笔者荣幸担任评委。9月27日下午,在听了一位青年女教师一节精彩的体育课后,我充分肯定了她的体育素质和教学素养,评价这是一节欢快、热烈、紧张而高效的成功课。但我也当面提出商榷的地方:即在进行体育技能训练时,不要用外国音乐伴奏。我说:体育课也要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要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建议你把伴奏换成我国自己的乐曲,让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不要在孩子们幼小而空白的心田中去播撒热爱外国音乐的种子。这位漂亮的女教师听后微笑着点头同意了。然而,后面的一节音乐课,其教学内容却令我大吃一惊。

9月29日下午,我早早来到三年级四班教室,年轻而漂亮的参赛教师已经在大屏幕上播放着动画片,全班学生在欣赏一首活泼动听的外国儿童歌曲。接着,教师问:

“同学们,这首歌好听不好听?”

“好听!好听!”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响亮地回答。

接着,教师宣布这节课教学内容:这节课,我们学唱这首美国歌曲——《噢,苏珊娜》。

教师作了充分的准备,开始介绍这首歌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小学音乐教科书歌曲(小学音乐教材外国歌曲太多)(1)

苏珊娜和歌词中的“我”小时候生长在美国一个美丽的乡村,那里的田园风光,景色如画,生活幸福,令人留恋(年轻而美丽的女教师绘声绘色的介绍,一下子就激发起孩子们对美国田园风光的向往。)可是,两小无猜的“我”和苏珊娜在一起度过欢乐的五年童年生活之后,苏珊娜随父母一起搬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路易斯安那州居住。“我”日思夜想着苏珊娜,终于在10年之后,从家乡出发,前往千里之外的路易斯安那州,去寻找梦魂牵绕的苏珊娜(班上有许多留守儿童,面对身在外地的父母,唱着这首情深意浓的友情之歌,想起父母血浓于水难分难舍的亲情,不知孩子们心里是什么滋味?)

小学音乐教科书歌曲(小学音乐教材外国歌曲太多)(2)

教师接着教学简谱知识,教唱歌曲内容,并伴之以动作,孩子们都唱得很兴奋,很快爱上了这首歌,也爱上了这首歌曲的诞生地——美国,甚至有孩子说:“我长大了,一定要到那个地方去看看!”无疑,这是一节成功的课,一节欢乐的课,一节让学生回味并对美国产生神往的课,教师也无可疑问地被选拔到上级去参赛。

小学音乐教科书歌曲(小学音乐教材外国歌曲太多)(3)

然而,想到体育课上的外国歌曲伴奏,听着音乐课教师教唱的美国歌曲,我不由自主地想到:在美国政府与我国形势如此对立的今天,这位教师为什么要选一首美国歌曲来参赛呢?难道是教材的进度刚好到这里吗?我好奇地把学生的课本借过来翻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册三年级上册课本是今年8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第7次出版发行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共安排了8课,每课4首歌,我数了数,32首歌曲中,外国歌曲竟然占了11首!(附图)另外21首歌中,没有一首歌颂中国共产党,没有一首歌颂革命英雄,没有一首歌颂民族英雄,仅有的一首《浏阳河》还有曲无词。

小学音乐教科书歌曲(小学音乐教材外国歌曲太多)(4)

小学音乐教科书歌曲(小学音乐教材外国歌曲太多)(5)

小学音乐教科书歌曲(小学音乐教材外国歌曲太多)(6)

我突然恍然大悟似的:为什么我们的教师辛辛苦苦地培养着祖国的花朵,后来许多出类拔萃的学生成了外国的人才?原来,这些孩子们在小学时代,在教材的引导下,就萌发了对国外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他们白纸一样空白的纯洁无瑕的心田里,国外的风光,国外的风俗人情都是那么神奇诱人啊!如果,一位教师的子女已经定居国外,那么他(她)联系官场上层出不穷的腐败分子,再结合教材会不会给孩子们渗透“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意识呢?!

小学音乐教科书歌曲(小学音乐教材外国歌曲太多)(7)

翻看了这册教材的“后记”,编写意图中竟然没有一句提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音乐教科书歌曲(小学音乐教材外国歌曲太多)(8)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教材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神圣的地位,是传播知识和思想的武器,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主要的阵地啊!为什么在音乐教材的“后记”中只字不提爱国主义教育呢?

小学音乐教科书歌曲(小学音乐教材外国歌曲太多)(9)

后来,我又翻看了其他年级的音乐教材,情况大同小异,甚至低年级教材的第一单元就安排了外国歌曲。

我们的老祖宗有一句谚语“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我们的国家虽然还不如美国强大,但是,新中国的历史已经证明,我们的国家正在日益强大,在世界形势日趋复杂的当今,更加迫切地需要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啊!我联想到我身边许多熟悉的人,他们优秀的子女到国外留学,已经加入了外国籍,正在努力拼搏地在为外国作贡献。甚至,许多人就在美国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到这里,我的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滋味,我的心里一阵阵的疼痛啊!如果我们教师培养的优秀人才都出国留学不回来,我们国家怎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怎么才能强大而长治久安呢?如果我们的教育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不树立孩子们的文化自信,不树立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我们的国家将来岂不是要亡党亡国吗?为什么这么多优秀人才不爱自己的国家?不为自己的国家贡献力量,而要为外国去贡献呢?问题出在哪里?我们不能不反省啊!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虽然,我们的国家现在国泰民安,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新中国是怎么来的啊!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不断巩固和扩大“北约”联盟,在140多个国家建立了军事基地,加大军事投入,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意识形态全方位地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和富有资源的国家进行侵略,他们瓦解了苏联,分裂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占领了伊拉克,突袭了巴拿马而推翻了诺列加政府,现在又提供武器给乌克兰反攻俄罗斯,其法西斯罪行简直是罄竹难书!美国更是对我国的虎视耽耽从来没有眨眼,自我的记忆起,美国轰炸南斯拉夫我国大使馆,撞击我战机致使飞行员王海坠机身亡,搞新疆分裂,搞香港混乱,支持台湾独立,实现文化入侵,科技打压,收买人才,派遣间谍,诬陷我国为新冠肺炎病毒始发国应当向全世界赔偿等等,总之,美国罪恶行径,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面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盗逻辑,我们的教材为什么不揭露不批判呢?甚至只字不提呢?为什么反而歌唱美国山川田园和风土人情的美好?歌唱美国人的友情和爱情?美国的教材中有歌颂中国共产党的歌曲吗?有歌颂我国民族英雄的歌曲吗?我国有那么多经典的悦耳动听的红歌,为什么不安排到教材中让孩子们歌唱呢?请在我们的身边查一查,有几个孩子能唱《志愿军战歌》呢?

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吴伯萧说过:“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永远的。……《春之花》那样一首并不高明的歌,带来一整套辛亥革命以后启蒙学堂的生活。“我们是开路先锋”,反映出一个暴风雨来临的时代。“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描绘出抗日战争初期一幅动乱的景象。……”小学生的心灵犹如一张洁白无瑕的纸张,这张纸可以画成美好的图画,也可以画成丑恶的图画,关键是怎样用教育的笔在这张纸上勾勒着色啊!所画的第一笔,所画的底色对他们的终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啊!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安排三分之一以上的外国歌曲,宣传外国的美好,这难道不是崇洋媚外,助长外国威风,影响自己的文化自信吗?

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是的,忘记祖国的过去,忘记民族的耻辱,就是背叛祖国,背叛民族!联系到小学数学课本的“丑插图”“毒插图”,音乐教材也必须重新审核改编啊!

写到这里,我还有必要公布一下这首歌的第二段歌词:

“(离开)家的晚上下大雨,可地上挺干净,太阳当空照,我心冰冷,啊朋友别担心。噢噢朋友们别为我担心。啦……

我倒想问问编写者,头两个分句,“下大雨”、“挺干净”,就已经很牵强了,而与后面的“太阳当空照,我心冰冷”,这句意有联系吗?第一个分句明明说是“晚上下大雨”,怎么突然“太阳当空照”?又怎么是“我心冰冷”?这歌词让老师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学生不更是如堕云雾吗?这样语意不通,语无伦次,语句不连贯、语意无联系的歌词,教我们的孩子歌唱,是让孩子们学习这样风马牛不相及的歌词写作吗?难道我们教学唱歌,不要理解歌词的含义吗?不要去感悟歌词的意境吗?不要体会歌词的思想感情吗?

我知道这篇浅显的拙作得罪了教材的编写者,得罪了许多教育专家学者,得罪了子女定居国外的有权人和有钱人,拙作也许会遭到铺天盖地而来的反驳高论,他们也许会说我一知半解,曲解编者意图,想出风头想出名等等。但是,我已经想好了,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最低层的小学书法教师,才疏学浅,确实也不懂得学识渊博的专家们的高深理论,但我还是要写出来,为什么?正如我们小时候学过的课文《小英雄雨来》中那句名言一样: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让爱国主义教育在各学科中生根开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