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贾宝玉最后结局(经典的贾宝玉欧阳奋强)(1)

在87版《红楼梦》中,欧阳奋强饰演的贾宝玉首次打破了以往舞台上脂粉气浓重的女气形象,增加了许多男子汉的气概,活灵活现惹人喜爱。

欧阳奋强自幼就踏上文艺的道路

1976年在电影《春潮》中扮演第一个银幕角色,一名小男娃,以后进了成都川剧院培训。1980年调入峨影厂,出演了影视剧《虹》、《春天的笑声》等。1982年在电视连续剧《杨晓亮》中扮演主角,引起人们注意。

少年贾宝玉最后结局(经典的贾宝玉欧阳奋强)(2)

《红楼梦》是他艺术生涯的转折点

这还要感谢张玉屏(原来的史湘云扮演者)的推荐,他几乎是很顺利地进入到《红楼梦》剧组,而这个剧组就是大学,几乎每一个人都在这里学到了大量知识,有好多人从这里跨入了中央戏剧学院等高等学府的大门。

因为“大观园”里三年几乎与世隔绝,虽出演主要角色,却也时时对前途感到迷茫,所以欧阳奋强紧攻读文艺理论,搞了些创作。凭着“宝玉”的护身符,他的作品也发表了一些。他是很“顺”的,然而太“顺”又使他迷惑是否会成为庸才。

少年贾宝玉最后结局(经典的贾宝玉欧阳奋强)(3)

对于自己的表演愿意接受客观的评价

评论家和观众的评价有些很激烈,说好的有,说坏的更有。欧阳奋强说,电影电视剧历来都是导演的艺术,对于知名度不高的演员来说,想充分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和创造力太难了。对宝玉的哭,他就很反感,观众也很反感,他曾试图别的方式表现这位才子佳人的悲欢感情,但通不过,他只能当个表演机器。

少年贾宝玉最后结局(经典的贾宝玉欧阳奋强)(4)

孜孜不倦,执着追求艺术,无怨无悔

在拍完《红楼梦》后,商海繁荣,文坛寂寞,众多红楼姐妹、艺坛精英纷纷下海,而欧阳奋强却像他扮演的贾宝玉对待爱情的“憨痴”一样,憨憨地卷恋荧屏,痴痴地追求艺术,付出了自己一片真情。

很多人认为凭着他在扮演《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资本,当演员或经商,不是更平稳顺当?可欧阳奋强有自己的想法。他从小就踏上了艺术之路,在生活中也像红楼梦中多愁善感的贾宝玉。他追求艺术,喜欢看煽情戏,也容易被动情。

他最喜欢当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那迷离的氛围和朦胧的情愫时时萦绕在他的脑际,他还喜欢台湾作家三毛那情感真挚的浪慢。

少年贾宝玉最后结局(经典的贾宝玉欧阳奋强)(5)

他是家喻户晓的“贾宝玉”,也是一位出色的电视导演

欧阳奋强并不想凭着“宝二爷”的身份在商海中捞资本,荧屏上混饭吃,他既然从小有幸踏上了艺术这条路,就决心走到底。

他奔赴南国深圳求学,在深圳大学改行学了导演。这可能是当导演更能实现他对艺术的追求。在商业大潮漩涡中心的深圳,他对世态浮华视而不见,而是一头钻进了艺术之中,拼命追寻着影视艺术的真谛和各种艺术流派的精华。

毕业之后,他就回到台里,千方百计找机会小试身手,欧阳奋强是个有自己想法的导演,陆续拍摄了电视剧《隐情》、《因为没有风》、《黄昏的太阳》。虽然刚开始他的片子显得有点稚嫩,观众感到费解,但他毕竟追求过了,实践过了,为他以后的拍片提供了经验教训。

少年贾宝玉最后结局(经典的贾宝玉欧阳奋强)(6)

他的纪实电视剧《山梁上的太阳》歌颂的是贫困山区的民办教师,引起了教育界的强烈共鸣,首次执导的20集电视连续剧《爱在雨季》被称为我国第一部长篇现代言情剧,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交口赞誉。这两部电视剧都是欧阳参与编剧,并独立执导的,虽然两部电视剧风格迥异,但都浸润着欧阳对艺术的执著追求。

  • 如今在四川电视台电视剧中心担任导演的欧阳奋强,似乎已没有了当年宝玉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有几分魄力的成熟稳重的形象。

少年贾宝玉最后结局(经典的贾宝玉欧阳奋强)(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