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是一项“面子”工程,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包装设计异军突起,对品牌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包装设计功能越来越强大,但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困惑。
包装设计是以保护商品的流通安全、便于消费者使用、促进商品的销售为目的,根据包装对象的物理形态、属性和流通意图,采用合理的材料、造型、结构、文字、图形和色彩,通过一定的技术创造包装实体的一个过程,是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活动。
保护商品
商品从被生产出来到进入消费阶段,要经历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包装设计在此过程中起到保护商品的作用。包装采用合理的容器,从物理角度和化学防护两方面对被包装物品起到保护作用。包装既可以防止商品震动、挤压、磕碰磨损等物理性的损坏,也可以预防各种化学反应及其他形式的意外发生。合理的包装具有抗震、抗压、抗拉、抗挤、抗磨等功能,对商品的盛装、存放和运输进行保护。有的还能解决商品的防晒、防潮、防腐、防漏、防燃问题,确保商品在任何情况下都完好无损。
方便流通和使用
包装设计非常重视人文因素,强调人性化和便利性。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各种环境,包括储存、运输和使用等方面。比如从使用方面来说,设计按照人体工程学中的人机关系,让人觉得各个环节都便利。
美化商品、便于民众接受
从构想到做成成品,包装的容器设计依靠各种天然的或人造的材料来完成。包装容器造型的美感,通过材料的颜色、质感和被有意识地设计和加工后的造型形象传递给人们的感官系统。
消费者在选购一种商品之前,接触到的是商品的包装,包装的形象不但直接反映了生产企业的性质及经营理念,同时也蕴涵了商品的内在品质,所以生产企业不断在包装设计上做文章,尽可能地美化商品。各种类型的包装分别迎合不同消费者的审美情趣,使得他们的感官认知和心理需求都得到满足,从而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促进销售、增强品牌竞争力
现代商业竞争激烈,众多品牌的商品充斥于消费市场,同类商品琳琅满目,使得人们目不暇接。 在超市里面,不同品牌的商品按类别展示在指定区域,它们依靠有自身特色的包装来赢得消费者的关注,通过造型精美、商标明晰、文字讲究、色彩和谐的包装样式,为自己的品牌代言,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那么当前商品包装设计中存在哪些问题呢?
追求美观和方便、忽视保护功能
许多商家为了节省投入成本,在使用包装材料的时候偷工减料,虽然节省了资源,可是对于商品的保护做得不够。比如一些电子产品,以往的包装盒外观虽然不怎么美观,但里面都使用厚厚的泡沫板,在商品的搬运过程中能很好地防震抗压,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现在,外包装是做得很美观,泡沫板却被省下,或以成本低的纸板取代,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对商品造成损坏。
过度包装、浪费社会资源
当前,许多商品的包装华而不实、过度包装。本来很简单就能达到包装要求的,却被利欲熏心的商家夸大,他们利用“豪华”的包装形式参与市场竞争,包装设计成了他们赚取利润的手段。
误导消费、对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人们选购商品,无不受到包装设计的引导。当消费者花了钱,没有买到价值相当的商品时,心中无疑会对商品的品牌产生怀疑和抵触。目前有许多商品的包装不甚适度,对消费者产生误导,对品牌造成负面影响。以下是商业包装的设计原则!
安全
包装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商品,包装设计必须考虑到安全性,包括包装自身的安全和被包装物品的安全。包装设计应根据商品的性状选定合理的容器及其他包装材料,考虑盛装、储存、运输和使用等各个环节,确保万无一失。
方便
包装即“包”和“装”,顾名思义,就是要方便开启使用、存放和装卸运输。包装设计应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罐头一般都是玻璃瓶子加一个金属盖盛装的,那时候盖子不是现在这样的罗纹可以直接拧开的,而必须用工具一点点撬开,非常不方便,这算得上是包装设计方面的一大失误。商品的包装不仅要方便盛装、储存、运输和销售,还要让消费者方便使用。
美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越来越强,包装设计应在实用的前提下讲求欣赏性,即追求美观。包装物的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要求能让消费者精神愉悦,能够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现实生活里,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经常会发现某些商品能令人眼前一亮,人们对该产品和品牌的关注度大大提升,这是包装设计的美观带来的结果,精美独特的包装设计起到“无声的推销员”的作用。同时,从心理角度来讲,包装美观大方的商品让人们觉得用起来更放心,所以包装设计应该从美观这个角度加以考虑。
环保
环保从两个层面来实现,一是适度包装,不浪费资源;二是材料的运用方面讲究科学性,全面考虑包装附带的一些问题,比如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副作用、包装材料的处理或者回收再利用等,做到“绿色”包装。
包装设计具有多种功能,在众多的行业中,包装设计对商品的营销和企业形象的塑造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应该依照设计原则,将它的功能更好地利用。
关注「顶尖包装」推荐全球优秀包装设计,分享设计灵感!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作品摘自:网络
作品版权归属原著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