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电影叫《风声》,被冠以“非看不可的谍战电影”之名。周迅饰演了玲珑剔透、心机深沉的女主顾晓梦。

有一部电视剧叫《旗袍》,被称作“不得不看的谍战电视剧”。马苏饰演了一心革命救国、甘愿粉身碎骨的女主关萍露。

关露不是民国十大才女么(民国女子关露:信仰是一束光)(1)

(周迅饰顾晓梦)

以谍战之名作为噱头,想必女主都是在烈火考验中淬炼灵魂的女中豪杰,有像秋瑾一样“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壮志豪情。

是的,谍战中的顾晓梦、关萍露就是这样的女人,而她们的原型也都是现实中的民国女子关露。

关露不是民国十大才女么(民国女子关露:信仰是一束光)(2)

(马苏饰关萍露)

其实,关露不仅仅只是这样刚硬的女人,她也有自己的柔软之处。

真实的关露武能为国抗争,足智多谋;文更能吟诗作赋,才情加身。

不缺阴柔之美,是为风情万种;兼备救国之志,是为刚烈性情。这应该也称得上是文武双全的奇女子吧。

她很幸运,在步步惊心以命相搏的血色谍战中,最后竟然有惊无险全身而退。不似郑苹如般最后香消玉殒,从此,世上也再没有郑苹如勾魂摄魄的美。

郑苹如是电影《色戒》的女主角王佳芝的原型。

她俩在谍战方面的功绩能流传于世,都离不开一个地方——上海极司菲尔路76号。

这是汪精卫政权设在上海的特工总部。关露打入这个特工总部的目的是策反76号一号人物李士群,郑苹如的目的是刺杀76号二号人物丁默邨。

  • 不一样的目的,最后也没有一样的结局。

关露活到了抗日解放、新中国成立,亲历亲见了为之奋斗的理想实现,这是何等快慰的事。

而郑苹如却牺牲在了正值青春年华的26岁,一腔热血化作碧海波涛,终消弭于乱世。

看郑苹如的照片,美得让人窒息。樱桃小嘴粉红腮,颀长身材桃花面,难怪杀人如魔的丁默邨都舍不得杀她。

而关露,并无郑苹如那般摄人心魄的美貌,用端庄秀丽、气质大方形容足矣。

关露不是民国十大才女么(民国女子关露:信仰是一束光)(3)

(关露)

但侥幸得以生存的幸运并没有让关露的人生一帆风顺,她用生命和信仰换来的红色历史反倒如一片灰色天空,自此遮盖了她以后的整个人生。

  • 她因它失去了爱情,失去了自由,心灵和身体都遭受了不可想象的折磨。

由此,她的一生都见不得光,阳光也从来没有亮堂堂地照到过她身上。

但于她,任何暴风骤雨她都泰然接纳,因为能为国之明天而战,是她毕生最忠诚的信仰!

一 , 玲珑才情女,用文字书写豪情。

虽身逢乱世,但关露和妹妹得益于母亲的悉心教诲,自小学习识字和礼仪,若不是父亲母亲相继病逝,她们也是衣食无忧的大家闺秀。

父母皆逝,无奈寄居姨母家中。虽姨母宽爱,但观念实有不同。姨母认为女子觅一良夫即为人生圆满,并想方设法为姐妹俩筹划。而关露对此实不能苟同,遂带妹远走自谋出路。

家国飘摇之际,幸遇好人,姐妹俩的学业和生活终趋安定。待学有所成,满腹诗情也崭露头角。

有人把关露归入民国才女之一,但当时的她就是本色出演自己,没有这些所谓的名利追逐,她只是跟随内心、虔诚追求自己的人生信仰而已。

关露不是民国十大才女么(民国女子关露:信仰是一束光)(4)

(关露)

后人对民国才女张爱玲、苏青、丁玲等知之甚多,尤其是张爱玲,俘获了许多文艺男女的心。

作为张爱玲的伯乐兼知己,苏青和张爱玲是郎情妾意般的互相欣赏。她俩才情都不一般,作品更关注上层生活的小资情调、恣意享受,除了作品必须涉及到的时代大背景外,其他绝不主动参与政治。

而关露的诗文里除了小心情,还有大抱负。她更倾向于用革命拯救苍生,而不愿做“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琵琶女,在硝烟四起的国土存亡之际,依然吟唱不知愁滋味的儿女情长。

谈到革命,关露和丁玲还算有共同语言。所以在民国才女里,她跟丁玲比较亲近。

作为多才多艺的玲珑女子,如果她没有参加革命,专注于诗情,那她也许会与张爱玲一样,留下许多为后人折服的著作。

虽然参加革命让关露人生重心偏移,但也让她的眼界和思想更宽阔,人生意义也远远超越了儿女情长。

她的诗集《太平洋上的歌声》1936年11月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其中收录了22首诗,反映了民族危亡之际,爱国青年对世界风云和祖国命运的关注。

关露不是民国十大才女么(民国女子关露:信仰是一束光)(5)

为电影《马路天使》写的插曲《春天里》,反映了当时虽国难深重,但年轻人依然青春蓬勃、活力张扬的现实。

当时,《太平洋上的歌声》和《春天里》曾一度风靡大上海。所著长篇小说《仲夏梦之夜》、《新旧时代》等也流传于世。

关露的文字,有小家碧玉的柔情,更不缺壮志未酬的豪情,软硬兼具,更突显了时代特征。

二 ,身负革命重任,咽下所有委屈。

那个年代,国贫民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满目凄凉和耻辱,关露姐妹俩在水深火热的国家危难之际,都选择了革命救国之路。

祖国危难时,热血青春季,关露骨子里的爱国豪情尽在她的文字里驰骋。

深厚的文字功底让她在吟诗作赋里找到了人生方向,铿锵有力的诗句更让她的爱国热情得以迸发。

自从投身革命,关露之身已不属于自己,她是革命的一颗棋子,哪里需要布局,她便奉命前往。

在她的革命生涯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在上级潘汉年的领导下,成功策反上海76号特务头子李士群,促成了李士群和我党的合作,为我党收集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我党损失。

在李士群神秘暴亡后,又奉命进入汪伪政权和日本海军部在上海合办的《女声》杂志担任编辑,负责收集日伪机密情报。

在此工作期间,她接受了上级新任务,奉命出席在日本举办的“大东亚文学者大会”,她也因此成为国人眼中名符其实的“汉奸文人”。

自此,原来左联的文友们对她冷嘲热讽,甚至与之断交;同时代的文人看见她也唯恐避之不及;在路上见了昔日友人,她不敢主动打招呼;就连跟她一同出席“大东亚文学者大会”的苏青、张爱玲,也对她暗地讥讽和排斥……

她穿着光鲜华丽的衣服,化着精致的妆容,成功扮演了街头人人喊打的“汉奸”。

她的心里很难受,但她谨记着上级潘汉年交待她的话:“今后,你在中国人眼里就是汉奸,但你千万不能辩护,一旦辩护,整个计划就失败了。”身负重任,有诺在先,这点儿委屈算得了什么,况且大家越是喊打,对她的工作才越有利。

她为革命奉献着青春、生命,心里充满了无限荣光。然而,世事难料,谁又能预知到在革命成功之后,这样的特殊工作竟会成为扼杀她爱情和自由的刽子手。

她逃过了血腥杀戮,躲过了敌人追捕,却最终被自己人扣上了一顶无法轻易摘下的帽子。也曾有人试图为她摘掉,但尘埃落定,于她凄凉的后半辈子而言,已无多大用处。

三 ,她把人生大爱,给了多苦多难的祖国。她的爱情,也曾经弥漫芬芳。

在她蓬勃的青春里,除了专注学业、为国运奔走,甜蜜的爱情也未曾缺席。

此时,青春洋溢、热血奔涌,被爱情滋润的心灵洋溢着甜蜜的期望,也在期待中更多了对未来的追寻。

她的一生,有迹可循的爱情有三次。

初恋刘汉卿是情场老手,多情滥爱,欺骗了关露的感情,并在出国后抛弃了关露。

第二位是进步青年、中共党员沈志远,两人同为革命中人,志同道合,应该能成就一段良缘。

怎奈老实本分的沈志远不能理解关露身为女子抛头露面献身革命的做法,同居期间,关露为了不影响革命工作,两次打掉跟沈志远的孩子,更加速了他们之间的分道扬镳。

第三位王炳南,是关露最为钟情的男子,也是关露寄予了最大的婚姻希望的。

王炳南是我国杰出的外交家,他是西安事变的策划者之一,是周恩来同志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关露不是民国十大才女么(民国女子关露:信仰是一束光)(6)

(王炳南)

他曾许诺关露:“你关心我一时,我关心你一世。”关露保存有一张王炳南的照片,照片上除了王炳南的这句话,还有一句关露书写的“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

但关露隐秘不能示人的工作身份,不能见光的工作性质,被人误解的一切,恰恰与王炳南根红苗正的工作身份相悖,考虑到大局和影响,二人的爱情也被现实埋葬。

我国著名诗人和艺术家常任侠也曾对关露一见倾心,爱慕有加,并为她做《冰庐琐忆》,其中“颀长玉立、秀眉隆准、华服高履、体态盈盈……”,便是对中意的女子关露的描写。

虽真实的关露并无如此闭月羞花的美貌,但足见常任侠对关露的欣赏。

常任侠虽很优秀,但并不是关露心目中救国于危难、驰骋疆场的男儿,人生目标的分歧终究没有让他们产生情感交集。

那个年代,政治身份非常敏感,况且她一直牢记自己“不辩解”的诺言,这也让她的一生一直阴云不散。

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虽条件艰苦,但她一直坚持写作。昔日好友也都给予了她大大小小诸多帮助,丁玲也曾为了她清贫凄凉的生活四处奔走,尝试改善。

所幸,虽生存环境艰难,但她坚持等到了丁玲带给她的好消息:潘汉年得以平反。随后,与之相关的关露也得到平反。但这也让她坚持活在世上的心愿得以了却。

1982年12月5日,历尽了沧桑,毕生为革命辛苦辗转,被误解被轻待,却没有怨言、从不后悔的一代才女关露在寓所自杀身亡。

离世之前,她完成了自己的回忆录和对上级潘汉年的纪念文章。她的一生,正应了潘汉年的一句话:“凡是搞情报工作的,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中外同行都一样。”

  • 虽生命强悍,历经波折依然昂扬向上,但非议如潮,爱情薄凉,让她的人生终以凄凉收场。

但于她,已无所谓生活中是艳阳高照,还是阴云密布,因为坚守的信仰,如一束光,荡涤了她内心所有委屈。

  • 玲珑才情女,用文字警醒国人,激励国人,书小家碧玉之情,道家国危难之急。

“一生多磨难,青烟自袅袅”,但愿,真的有另一个世界,可以使她冰凉的内心温暖一回。

(原创作者:倾城,爱文字,爱孤独,让孤独在文字里放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