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是一种智慧,《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静能克服人身上的躁气。“静”是一门功夫,事越迫而人越需要静。心有静气,则攻无不克、事无不成。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曾国藩每日大事(每临大事有静气)(1)

静 为 处 事 第 一 法

《大学》中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可以说,静是安定、思虑和有所得的基础。

一个人内心不静,很难真正思考问题,做人做事也一定会骄矜、浮躁。安静的人则会在仔细观察中审时度势,更容易深入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感悟人生道理。

人们常说“急中生智”,除特定情况,更多情况下并非如此。急中更容易生乱,忙中更容易出错。大事当前,往往得失挂心、利害相逼,越是如此,越要以一股静气去支撑。

静心是去躁的良方,静是智慧的土壤。道家讲:“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正所谓“静生百慧”,曾国藩对此很是赞同,他曾感悟:“心静则体察精,克治亦省力。”

心若静,则能够体察事物的本质,发觉事物的精髓。心若静,处理事情也能够省力,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曾国藩每日大事(每临大事有静气)(2)

静 坐 修 心

没有人生来就懂得如何静心,需要经受住世事的磨练,根基才更稳固,才能按心兵于不动,遇事如静水般从容。

年轻时的曾国藩,身上缺点并不少。刚考中进士时,也和许多幸登金榜的士子一样,踌躇满志,得意非凡。

但为官不久,曾国藩就因为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一时无法施展,也因为初入仕途缺乏为官经验,更因为耐不住翰林院的清苦和孤寂,脾气一下子变得极其暴躁,动不动就申斥他人。曾国荃被接到京城随他学习,也因为无法忍受他的脾气愤而返乡。

此时的曾国藩也是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为了仕途,痛下决心改正缺点。

他在日记中给自己列了很多戒条,甚至为自己改名为“涤生”,发狠说:“此后直须彻底荡涤,一丝不放松。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而结果不尽人意,还是时常犯些老毛病。

这个时候,曾国藩拜见了晚清理学大师唐鉴。唐鉴首先针对曾国藩“忿狠”的缺点提出了“主静”的建议,告诉他“静”字功夫最为重要。

唐鉴说:“若不静,省身也不密,都是浮的,总是要静……最是静字工夫要紧。”问题浮在表面,唯有让心静下来,才有改过的可能。心静不下来,反省再多,一切都是空的。

对理学家而言,“静”的功夫可谓十分重要。

这番见解,拨开了曾国藩心中的迷雾。他开始跟着唐鉴学习静坐的功夫。无论公务多么繁忙,每日都要坚持静坐四刻钟。

后来领兵打仗,坐镇军帐中,仍然能够镇定指挥,这些都离不开“静”字的功夫。

曾国藩每日大事(每临大事有静气)(3)

静 在 心,不 在 境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一切烦恼皆由心生。曾国藩说:“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静在心,不在境。”

曾有一个木匠,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干活。他的生意很好,每天从早到晚院子里锯子声和锤子声不间断,地上堆满了刨花和锯末。

一天黄昏,木匠站在一个高台上拉大锯时,不小心将常年佩戴的手表的表链甩断了,手表掉落到地上的刨花堆里。当时手表可是贵重物品,木匠赶紧叫来徒弟一起找,可是地上刨花太多,怎么也找不到。

夜幕将至,木匠只好摆摆手,计划等明天天亮再说,接着就收拾收拾,准备吃饭休息了。

过了一会儿,他的小儿子跑了过来:“爸爸,你看,我找到手表了!”木匠很奇怪:“刚才那么多人,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一块小小的手表,你是怎么找到的呢?”

孩子说:“我一个人在院子里玩。没人干活了,这院子里静悄悄的,我就听到嘀嗒嘀嗒的声音,顺着声音就找到了。”

人生会遭遇许多事情,其中很多是难以解决的,这时心中被盘根错节的烦恼纠缠住,茫茫然不知如何面对,如果能静下心来处理,往往会柳暗花明。

物随心转,境由心生,心若静好,幸福常存。

无论周围环境如何,我们都要学会静心:遇到失意之事,能够处之以忍;遇到快意之事,能够视之以淡;遇到荣宠之事,能够置之以让;遇到忧愤之事,能够平之以稳。

生活就是这样,苦辣酸甜,五味俱全。而心静则神悦,神悦则福生。

内心平静,能使人的精神随之愉悦,美好的事情,也会接连发生。

◎本文转载自《民生周刊》,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