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那会儿,沈阳到石家庄尚未开通直达火车,来去皆需从北京中转因为买火车票那是的相当麻烦,于是我决定乘坐飞机前往 ,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上一句是什么?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上一句是什么(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上一句是什么

96年那会儿,沈阳到石家庄尚未开通直达火车,来去皆需从北京中转。因为买火车票那是的相当麻烦,于是我决定乘坐飞机前往。

飞机倒是坐过多次,乘坐国产运七却是头一次。低矮狭窄的机舱,出来进去都需要低头哈腰,唯一的空姐也不例外。飞机上总共只有7个人,很像是我的专机。运七的螺旋桨是外露的,巨大的轰鸣声强烈刺激着我的耳膜,看书、睡觉,甚至聊天都做不到,只能硬挺。透过窗口看那急速旋转的螺旋桨,总是担心它会不会突然停摆而坠入大海。我看机上的乘客都面容紧张,估计都在暗中祈祷上帝。

到达石家庄,入住外表气派、里面极其一般的环宇宾馆。随后开始没黑没白的工作、工作、工作,即便到了礼拜天也没有心情出去游玩。关键是没地方去玩儿。

石家庄的历史很短,原本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倘若不是正太铁路正好从那经过,现在的它依然会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这一点它跟哈尔滨相似)。虽然后来它演变成了小小的石门市,但在整个河北人的眼中不过是其貌不扬的“丑小鸭”。倘若不是1968年中央决定将省会的帽子从保定头上摘下再扣到了石家庄的脑袋上,石家庄市的名字当然没有此后的响亮。

不可否认的是,这里的人非常友善、淳朴、言而有信、并说到做到。对于我这个天天靠嘴挣钱的人来说,不必大伤脑筋而备受煎熬。这一点,河北人特别与德国和以色列人相像——严谨、自律、守约,既不会强人所难,亦不会固执己见,沟通起来比较轻松自在,喝起酒来十分豪爽,尤其喜欢打圈。 对我来说,工作是单调乏味的,只有与合作伙伴聚餐时才会发出快乐的笑声。

这期间只有两件事情算是有趣: 一件是与省四院院长的聊天。他是一名呼吸道专家,性情豪爽,思维敏捷,极其健谈,同时又嗜烟如命。我也吸烟,也喜谈天说地,所以我们一见面,便如老友相见,相谈甚欢。白天我们谈工作,晚上酒桌上彼此谈生活,于是我请教他吸烟与肺癌是否直接相关。他的回答是:根据我多年的研究和珍病经验,吸烟和肺癌没有任何关系。继而,他又推出自己的理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述开来,听得在座笑声不断。他的这番观点与我之前拜访过的长春胸科医院院长的看法如出一辙。二人都是中毒极深的“瘾君子”,又都以自己是呼吸道方面专家自居,又都有“科学”依据证明自己的“歪理邪说”。

另一件趣事是去河北省易县。 易县想必会有许多人不晓得,但此地曾经出现一个名闻天下的大英雄,即”图穷匕现”的刺秦壮士荆轲。“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就是后人对他所表达的最崇高的敬意! 但易县真正吸引眼球的并非是荆轲,而是清朝的帝王陵寝——清西陵。 清朝帝王陵寝共有四处;关外两处,分别位于沈阳的北陵和东陵;关内两处,位于易县的清西陵和遵化的清东陵。 清朝康熙之后曾有明文规定:凡是驾崩的皇帝及其嫔妃须隔代分葬两处。康熙葬在清东陵,儿子雍正便葬在清西陵;雍正的儿子乾隆葬在清东陵,乾隆的儿子嘉庆必须葬在清西陵……以此类推,唯独末代皇帝溥仪未能享受此种厚待。

如今“京津冀”经济圈正在如火如荼地大力展开。一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的燕赵大地,必将成为南北方共同发展的纽带和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