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拜读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我脑海里有一些疑问,人类到底应该以什么方式和自然和谐共处?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来面对我们的大自然?作者雷切尔•卡森的洞察力也让我佩服,这是在1962年所作的书,当人们都想“征服自然”的时候,她却独树一帜,提出了“环境保护”这一概念,她对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先见性放到现在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在历史上,美国于1972年禁止在农业中使用DDT,在很大程度上也要感谢《寂静的春天》这本书的影响力,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寂静的春天读后感300字5篇?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300字5篇(读寂静的春天有感)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300字5篇

最近拜读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我脑海里有一些疑问,人类到底应该以什么方式和自然和谐共处?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来面对我们的大自然?作者雷切尔•卡森的洞察力也让我佩服,这是在1962年所作的书,当人们都想“征服自然”的时候,她却独树一帜,提出了“环境保护”这一概念,她对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先见性放到现在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在历史上,美国于1972年禁止在农业中使用DDT,在很大程度上也要感谢《寂静的春天》这本书的影响力,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这本书以寓言开头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村庄的突变。并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全方位地揭示了化学农药的危害,那些变化让人心里一震。我知道,化学毒物的初衷是好的,为解决因卫生导致的恶性传染病,但是伴随着使用量和使用的土地面积扩大,对整个生态的所造成的危害是积重难返的。不过一直以来,人们都是以利己主义为主,人类总是在索取那些唾手可得的利益,只关注眼前却不顾未来的发展。当我看到那些无辜的小生命因为人类不计后果的活动而消亡灭绝,我仿佛能看见那一具具僵硬冰冷痛苦的小尸体在它们赖以栖息的榆树中颤抖,我看到了它们眼中的恐惧,但是,我无能为力。

说实话,文中很多实验室学术报告我是不太能看懂的,我看到有个读者评论说道,作者对自然世界的深切眷念和对人类命运的深重忧虑与关怀,其间传达的真理与良知,都是让我们明白自然不是征服而是要尊重和爱护的,人类亲手放出的魔鬼,恐怕很难再装进瓶子里去,如果我们继续夜郎自大,而不是谦卑敬畏,终将遭受灭顶之灾。”作者不断在警醒着人们,但是人们却充耳不闻。如此下来,我们的春天也将被吞没。汪国真曾经说过:“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患哀。纵使黑夜吞噬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也希望中国的春天,世界的春天永远存在。

对于农药滥用,我还是有一点感触的。小时候回老家都可以看到爷爷经常打农药,我还依晰记得在使用农药前,爷爷都会按照上面的说明勾兑水稀释,由于爷爷种植的菜园面积很大,虫子比较多,爷爷总说药少了打不死,在喷农药时就多放一点,我每次路过正在喷农药的农田时,熏人的刺激气味都在催赶着我们赶紧远离。但是爷爷也曾跟我说,现在的农田要是不打药不施化肥,很快会颗粒无收要过五九年。很多时候,其实是因为土地因没有科学的耕种而又为了催产,让土地变得越来越贫瘠,需要撒越来越多的化学肥料才能保证收成。而我时常在想,我们在超市上见到的那么多鲜亮的蔬菜,真的如它外表一样的无污染嘛?其实你不知道它到底打了多少道农药,才会变成那么光鲜亮丽,我们以为吃进去的是多么的营养健康,殊不知很多时候连同毒害一起吃下了。

我们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物种一样,都属于地球整体生态的一份子,我们必须要保持生态的平衡,如果当平衡状态被打破,人类也是会不断为自己犯下的过错而买单的,而换言之,人类也没有权利任意破坏属于我们的共同资源。所以,希望人类早日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征服姿态,去寻求更多共存可能性吧,因为地球只有一个,有些损害是不可逆的。

最后以第七节让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话结尾:“当人类向着他所宣告的征服大自然的目标前进时,已写下了一部令人痛心的破坏大自然的记录,这种破坏不仅仅直接危害了人们所居住的大地,而且也危害了与人类共享大自然的其他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