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是不少食客的心头爱,低脂肪、味道鲜美,在吃货群体中广受欢迎。

如何区分三文鱼和虹鳟鱼(虹鳟鱼算不算三文鱼)(1)

今年5月,有媒体报道称“我国青藏高原养殖的三文鱼,已经占据了国内三文鱼三分之一的市场”,从而引发公众对于“淡水虹鳟是否属于三文鱼”的质疑。

一时间,吃货们剑拔弩张,硝烟四起,一些自媒体的标题是这样的……

如何区分三文鱼和虹鳟鱼(虹鳟鱼算不算三文鱼)(2)

对许多人来说,说起三文鱼首先想到还是来自挪威、日本、新西兰、加拿大等地的“正宗”三文鱼。对于三文鱼的身份问题,网友们各执一词。

今年7月,央视记者深入青海、甘肃、山东、北京等地就虹鳟鱼、三文鱼养殖、销售、食用等环节进行了调查。记者买了一条虹鳟鱼,和烹饪专家买的海水三文鱼现场对比。

如何区分三文鱼和虹鳟鱼(虹鳟鱼算不算三文鱼)(3)

烹饪专家表示,两种鱼完全可以混淆,即使自己从事水产品加工多年,从感官上还是分别不出来。

那么,虹鳟鱼到底是不是三文鱼呢?

这两天,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文鱼分会成立大会暨中国国际三文鱼产业发展论坛上,颁布了国内第一个《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正式将此前备受争议的虹鳟归类为“三文鱼”, 同时明确了生食三文鱼的标准、标签、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如何区分三文鱼和虹鳟鱼(虹鳟鱼算不算三文鱼)(4)

虹鳟鱼资料图 新华社

该标准一经发布再次引发争议。有专家指出,目前大西洋鲑才是公众通常所认为的三文鱼,网友也普遍担心三文鱼概念扩大化后,一些商贩更可以理直气壮地用低价虹鳟冒充大西洋鲑了。

这个标准能信吗?部分网友对团体标准表示质疑。

交锋

新标不该大众接受后才公布吗?

团体标准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文鱼分会相关负责人称,三文鱼是鲑科鱼类的统称,包括大西洋鲑、虹鳟、银鲑、王鲑、红鲑、秋鲑、粉鲑等。

三文鱼既包括鳟鱼,也包括鲑鱼,大西洋鲑只是其中的一种,虹鳟也是其中一种。三文鱼只是一个商品名称。从学名上,鲑鳟类都在三文鱼里面,所以虹鳟也是其中之一。

国内三文鱼主要来自挪威,最开始引进的品种为大西洋鲑,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将大西洋鲑与三文鱼等同。实际上,国内大规模养殖的三文鱼主要是虹鳟,养殖与消费者认知的偏差,引发了争议。

质疑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曾发文否认虹鳟为三文鱼,指出“美国FDA明确说,虹鳟不许叫三文鱼。”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陈舜胜也对媒体表示,中国人对三文鱼约定俗成的称呼主要是指大西洋鲑,“现在标准扩大了,但俗称要大众接受后才能公布。”

虹鳟到底有没有寄生虫?团体标准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称:

1.相较于陆生动物,水生动物中能够与人感染的寄生虫很少。目前,我国水产品上市前都经过检验,其中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寄生虫——线虫、吸虫和绦虫,都要求不得检出。

2.今年广东省权威检测部门专门对包含海水及淡水养殖的260多个三文鱼样品进行检测,均没有发现寄生虫问题。

3.寄生虫主要取决于生产环节的管理水平。对于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要求每条鱼大于3公斤,肉质呈橘红色或红色。寄生虫有生存环境才能活下来,达到3公斤以上生食三文鱼规格的三文鱼离开水后,99%以上的寄生虫都活不下来了。

质疑

尽管如此,不少网友仍质疑,淡水养殖的虹鳟寄生虫多过海水鱼,生鱼根本不可以直接食用,否则有害健康。

虹鳟更能冒充大西洋鲑了?

团体标准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新标准对产品标签作出了明确要求——预包装产品的标签应标注原料鱼产地以及种名,让消费者清楚原料鱼来自哪里,方便从包装上识别,如三文鱼(大西洋鲑)、三文鱼(虹鳟)等,这样三文鱼产自淡水、海水就能一目了然。

质疑

尽管如此,有网友认为三文鱼概念扩大化后,一些商贩还是可以更加容易地用低价虹鳟冒充大西洋鲑了。

团体标准不该更严苛吗?

团体标准

崔和称怎么生产三文鱼,国内三文鱼养殖、生产、销售等产业链公司主要负责人最清楚,团体标准由公司成员起草,在之后的审核阶段,则都是高校、科研院所的教授、研究员专家把关,由他们对草稿提出修改建议,最终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再批准发布。

质疑

该团体标准主要起草人均是国内三文鱼养殖、生产、销售等产业链公司主要负责人。

对此,有网友称:“主办方、裁判、解说、球员都是我的人,你怎么和我斗?” 还有消费者表示:“如果真为消费者负责,标准应该更严苛而非放松,为何制定,为谁制定,不言而喻。”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更是直接把虹鳟归为三文鱼总结为“资本的胜利”。

虹鳟归于三文鱼的依据何在?参考了欧洲国家的一些提法

“三文鱼salmon:鲑科鱼类的统称,包括大西洋鲑、虹鳟、银鲑、王鲑、红鲑、秋鲑、粉鲑等。”这是《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对三文鱼的定义。

如何区分三文鱼和虹鳟鱼(虹鳟鱼算不算三文鱼)(5)

大西洋鲑 视觉中国供图

在此之前,国内三文鱼的概念一度停留在“消费者认知”中,并未见明文规定。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陈舜胜表示,“上世纪90年代挪威三文鱼引进到中国,中国人就把它叫三文鱼。到现在为止,中文的三文鱼是狭义的,英文的salmon是广义的。中国人对三文鱼的约定俗成的称呼,主要是大西洋鲑。”

陈舜胜不认同标准将虹鳟归于三文鱼这一定义。他认为,虹鳟鱼和三文鱼并非同类鱼,虹鳟是淡水鱼,形态和太平洋鲑接近。两者有亲缘关系,但虹鳟鱼并不是三文鱼,目前标准扩大了范围。

上述团体标准中三文鱼的定义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也曾有参与的专家提出过疑问,崔和回忆,“当时有专家问依据是什么”。

他表示,定义概念参考了欧洲国家的一些提法,“毕竟他们产业规模大,历史也悠久。在中国制定这个标准,三文鱼作为外来物种,必须要找一些国外权威的东西作为参考依据”。

有媒体报道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明文规定:“虹鳟”的学名是Oncorhynchus Mykiss,通用名为Rainbow Trout。在市场交易中,食品包装上不得标注“三文鱼”(Salmon)。

崔和表示,美国的问题和欧洲不一样,“因为美国它也没什么大西洋鲑,也不养。所以它不涉及到这一问题”。

如何区分三文鱼和虹鳟鱼(虹鳟鱼算不算三文鱼)(6)

小编发现,上述团体标准虽然将虹鳟归类三文鱼,但要求外包装的标签、标志要标注原料鱼产地以及种名,示例如,三文鱼(大西洋鲑)、三文鱼(虹鳟)。

崔和表示,“从虹鳟的角度上来说,在挪威也好,法国也好,到底是大西洋鲑贵还是虹鳟贵,毫无疑问是虹鳟,再说邻近的日本,虹鳟的价格也比大西洋鲑高多了,消费者没吃亏”。

他还指出,虹鳟的肉质、色泽、口感都超过大西洋鲑,在未来五年,国内虹鳟的价格肯定要超过大西洋鲑。

这个标准您接受吗?

欢迎留言发表看法

来源 | 北京晚报

文字 | 北京晚报记者杨滨,综合澎湃新闻、央视新闻等

编辑 | 刘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