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刘沧字蕴灵,生卒年不详(约公元867年前后在世),其籍贯一说汶阳人,即今天的山东济宁宁阳县。

刘沧传世诗歌一百多首,都是五律和七律。他有意思的是,他很喜欢使用半拗句作诗。

一、白发及第

元朝辛文房《唐才子传》中记载,刘沧是鲁地人氏,标准的山东大汉,酒量甚大,喜欢谈古论今。作诗也长于怀古。

刘沧多次应举不第,最后进士及第时已经白发苍苍。说来也巧,他和老街上篇文章介绍的李频同年,都在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中第。

揭榜以后,刘沧和大家一起去拜见考官。当时的主考官为侍郎郑薰,他说自己早就知道刘沧的名字,三十年不见,没想到刘沧及第时已经白发苍苍了。

刘沧及第以后,授华原尉,后官至龙门令。不知卒于何年。

求一些著名经典的五言律诗(观唐习律75刘沧的律诗)(1)

二、晚唐变风

很多人评价刘沧的诗,特别是怀古之作,和赵嘏、许浑、吕温、李商隐等相近。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云

元和后律体屡变,其间有卓然成家者,皆自鸣所长,若李商隐之长于咏史,许浑、刘沧之长于怀古,此其著也。……等作,至今古废兴,山河陈迹,凄凉感慨之意,读之可为一唱而三叹矣。三子者,虽不足以鸣乎大雅之音,亦变风之得其正者矣。

南宋范晞文《对床夜语》:

赵嘏、刘沧七言,间类许浑,但不得其全耳。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

马戴在晚唐诸人之上,刘沧、吕温亦胜诸人。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

(沧)慷慨怀古,率见于篇……诗极清丽,句法绝同赵嘏、许浑,若出一綜综然。

前面的几位对刘沧有褒扬之意,明朝徐献忠《唐诗品》中,对于刘沧提出两个方面的批评:

刘沧一卷止七言律,音节促促,无远大语。唐至大中间,国体伤变,气候改色,人多商声,亦愁思之感也。

关于其“无远大语”,清朝余成教《石园诗话》中不以为然:

谓“刘沧七言律,音节促促,无远大语”,则非也……“半壁楼台秋月过,一川烟水夕阳平”,“霜落雁声来紫寒,月明人梦在青楼”,语亦远大。

至于其“人多商声,亦愁思之感”,明朝胡震亨《唐音癸签》中则认为认可,他认为刘沧怀古诗,有晚唐诗风的特点,不但有秋寒萧飒之意,而且有末世之音。

刘沧诗长于怀古,悲而不壮,语带秋意,衰世之音也欤?

刘沧的时代,大约在唐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之间。除了唐宣宗之外,其他几位皇帝都乏善可陈,内有宦官乱政,外有藩镇割据,朝中还有牛李相争。

大唐王朝不可避免地一步步走向深渊,在诗人的作品中,自然见不到盛唐诗人的豪迈,而是充满了对于前途的迷茫和现实的失望。

求一些著名经典的五言律诗(观唐习律75刘沧的律诗)(2)

三、时作拗体,又一变也

明朝胡应麟《诗薮》说到唐朝七律的变化时,提到:

唐七律……许浑、刘沧角猎俳偶,时作拗体,又一变也。《诗薮》

刘沧的作品中,常常见到“中仄仄平仄”这种拗体句。我们称之为半拗体,可以救拗,也可以不救拗,救拗的方式,老街叫作救拗万能公式:中平平仄平。

刘沧五律传世极少,他的这两首都用这种拗句。其一《秋日旅途即事》:

驱羸多自感,烟草远郊平。乡路【几】时尽,旅人【终】日行。

渡边寒水驿,山下夕阳城。萧索【更】何有,秋风{两}鬓生。、

乡路【几】时尽,旅人【终】日行。半拗句,中仄【仄】平仄,对句救拗:中平【平】仄平。以“终”救“几”。

萧索【更】何有,秋风{两}鬓生。对句还是仄声“两”,这一联没有救拗。

另有一首五律《早行》:

旅途乘早景,策马独凄凄。残影【郡】楼月,一声【关】树鸡。

听钟烟柳外,问渡水云西。当自【勉】行役,终期【功】业齐。

这首五律的颔联和尾联,都用了对句救拗的方式。

七言律也有很多这种拗句,例如《与僧话旧》云:

巾舄同时下翠微,旧游因话事多违。南朝古寺【几】僧在,北岭空林【唯】鸟归。

莎径晚烟凝竹坞,石池香色染苔衣。此来相见【又】相别,即是关河 { 朔 } 雁飞。

颔联救拗,尾联没有救拗。几,虽是多音字,但在这里是仄。

求一些著名经典的五言律诗(观唐习律75刘沧的律诗)(3)

四、刘沧怀古代表作

刘沧的怀古系列,是其评价最高的作品。例如这首七律《经炀帝行宫》: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香消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看到了【】,当然这首也是拗体诗,和上面的几首一样。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抚今怀古的标准诗例。前四句是虚写,回忆当年隋炀帝到行宫以及之后的情形。

后面四句的写景是实写,即眼前可见的景物。

景语即情语,这首诗表现得非常明显。所有的景物,都浸入了诗人的情感,赋予了一种衰飒之气。这种感受,来自于诗人字词的使用,虚词使用: 消、尽、怨、残、空,以及意象使用:浮云流水、东风芳草、残柳露叶、夕阳烟波等。

尾联出句:行人遥起广陵思, 广陵思,即前面四句的联想以及后面写景的言外之意。颈联用写景表达出行宫荒芜以及夕阳落寞,更令人感慨隋炀帝兴亡荣衰的变化。

诗人怀古,常常有讽今之意。晚唐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时刻,皇帝的废立甚至被宦官左右,藩镇尾大不掉,百姓民不聊生。

不久之后的黄巢起义,动摇了唐朝的根本,不知道刘沧那个时候是不是还建在。

刘沧另有《咸阳怀古》云:

“经过此地无穷事,一望凄然感废兴。渭水故都秦二世,咸阳秋草汉诸陵。天空绝塞闻边雁,叶尽孤村见夜灯。风景苍苍多少恨,寒山半出白云层。”有《长洲怀古》云:

“野烧空原尽狄灰,吴王此地有楼台。千年事往人何在,半夜月明潮自来。白鸟影从江树没,清猿声入楚云哀。停车日晚【荐】蘋藻,风静寒塘花正开。”

这几首,都是刘沧的代表作品。其中的风格和情感色彩如出一辙,凄、废、尽、恨、寒、没、哀、晚、空..........

求一些著名经典的五言律诗(观唐习律75刘沧的律诗)(4)

结束语

结束时,老街依照惯例作诗一首为今天作业,用刘沧《经炀帝行宫》诗韵,作七律《忆南通乘车过长江》:

动车如电瞬间过,天堑通途诗兴多。巨舸排云奔眼底,长洲落日起烟波。

往来豪杰知多少,今古苍生更几何。万里春江流不尽,几回归梦有渔歌。

注:重用多、几二字。

刘勰《文心雕龙·练字》说:“重出者,同字相犯者也。《诗》、《骚》适会,而近世忌同。若两字俱要,则宁在相犯。

@老街味道

观唐习律74|李频殁而为神,曾千里献诗姚合,被招为乘龙快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