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候的赵贞吉(一个甩锅匠赵贞吉的内心独白)(1)

我是大明王朝里的赵贞吉,也是雍正王朝里当了四十年的太子胤礽,同时也是走向共和里贪财好色的庆亲王,轮回几世不是皇亲贵胄,便是封疆大吏,但在所有的人物中,我最中意的还是赵贞吉。我是嘉靖十四年的进士,在大明王朝1566里凭借高超的权谋和智慧成功入阁,成为嘉靖皇帝最为信任的大臣。但很多人不喜欢我,说我圆滑世故,说我沽名钓誉,比奸臣严嵩还可恶,甚至冠以我“不粘锅”的雅号。对于这些我是不屑一顾的,因为他们作为吃瓜群众可以“踏我踩我重伤我,拿我当饭后的笑柄”,但回过头来发现在现实中,像我这样的人从来都是他们的顶头上司或是领导。我虽然不讨喜,但在权力的道路上比谁都走得长远。我想写我在大明王朝1566中我的故事,通过我的心路历程告诉所有人事非亲历不知难。

第一章:小试牛刀

年轻时候的赵贞吉(一个甩锅匠赵贞吉的内心独白)(2)

我是一个有理想的读书人,年少时在心学的影响下励志当一名圣人,但几年的宦海生涯,让我认识到当一名圣人是多么的可笑。我的目标是入阁拜相,但在嘉靖王朝这个人精遍地的朝代,这是有多么的困难。我没有像严世蕃那样有个首辅的爹,也不像张居正那样有幸成为太子的老师,我只有一个在内阁当次辅的老师,但论亲近程度远不及张居正这些陪伴左右的学生。我其实只是清流一党放在东南的一颗棋子,远离权利中心,始终活在同为严党东南守门人的胡宗宪的阴影之下,这种长久的压抑是痛苦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会罔顾与胡部堂的二十年交情,而对杨金水利用徽商将胡部堂拉下水之事袖手旁观,也没有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借粮给他,虽然两件事情一个是皇上要做的,另一个是我的老师徐阶让我做的,哪一件事情都不是我所能决定的,但官场无朋友只有利害二字,再牢固的感情也难抵利益的诱惑,“夫妻本是比翼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夫妻如此,更何况是朋友呢?

年轻时候的赵贞吉(一个甩锅匠赵贞吉的内心独白)(3)

第二章:初露锋芒

年轻时候的赵贞吉(一个甩锅匠赵贞吉的内心独白)(4)

王用伋曾经说过“书生自有嶙峋骨”,但我更赞同海瑞说过的一句话:“官做大了便没有了书生”,我早已不是书生,也早就没了书生气,一个书生能在官场上生存简直是个笑话,高瀚文的下场就是最好的明证。我一直不明白那些自诩清高的文人,他们可以把书本里的东西奉为金科律例,为什么就不能向社会这个大熔炉学习呢,这些人顶多也只能做到卖弄才情、附庸风雅的居士而已。随着到浙江担任巡抚,我不得不为自己的仕途感到担忧,虽然高风险伴随着高收入,但也有可能一步踏空万劫不复。在浙江这个波诡云谲的战场,严党只想着改稻为桑豪取强夺,谭论只想着他的倒严事业,张居正只想着让我当清流的炮灰,这三者我都不会去做,做了也不会有好结果。嘉靖皇帝想要东南局势稳定剿倭成功,同时需要改稻为桑成功并考验清流能否取代严党担起为嘉靖本人捞钱的重任。这才是我需要考虑的大局,也是我一切行为的出发点,至于其它对于我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都可以裹挟在大局中进行权衡利弊。海瑞确实有文人的风骨,心里也装着天下苍生,但那有什么用,他所能做的也只能为区区一个县的百姓做点事情,若做不到嘉靖皇帝的大局,也许连现在这些事情都很难做下去。用将来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去做的道德外衣,为现在的忍辱负重或是卑鄙无耻做掩饰,是很多人惯用的伎俩,这种暗示同样让我在依附皇权的路上不断突破底线而心安理得。浙江贪腐通倭毁堤淹田一案,大家认为我在“甩锅”逃避责任,但作为钦案的主要责任人,我需要为案件的审理结果负责,也需要当结果不合时宜时,在幕后及时作出调整和部署,所以我不能走到前台,海瑞不明白,竟然连谭论也在怀疑我。我的双供词策略为嘉靖皇帝在不成熟的条件下倒严,提供了回旋的余地,与此同时查抄了浙江的贪官污吏,为胡宗宪抗倭的军国大事提供了军需保障,这些没有一定的智慧和手段怎么可能实现?那些痛恨我、指责我的所谓的吃瓜群众,那些在自己的主管面前屁都不敢放的键盘侠,穿越到现在也只能是总督府衙门喊冤的刁民,好一点也只是麻绿豆大小的八品小吏田有禄,竟然认为在电视剧里他可以为了百姓的利益而抗上,真的是梁静茹给你的勇气吗?虽然对我的做法嗤之以鼻,但现实中海瑞和胡宗宪毕竟只是少数,我这样的人才是大多数。

年轻时候的赵贞吉(一个甩锅匠赵贞吉的内心独白)(5)

第三章:飞龙在天

年轻时候的赵贞吉(一个甩锅匠赵贞吉的内心独白)(6)

浙江一案结束,随着严党的倒台,在老师徐阶的力挺之下,我入京成为了户部尚书,但我所处的环境却更加险恶,嘉靖皇帝态度对我很暧昧,太子欲王显然对我浙江一事心存芥蒂,高拱始终对我嗤之以鼻,就是老师徐阶也是对我若即若离。随着海瑞的进京,我预感着有大事发生,本来在浙江共事就有隔阂,现在又派遣到我的门下任职,其实就是清流裕王他们对我的一次敲打。我需要一个机会来完成一次完美的跨越,跨越那道看似不可能的入阁门槛。严党倒台后在抄没财产的分割上我敏锐地嗅到了这次机会,我的老师徐阶这帮清流只顾着自己的这点清名,想顾着百官的大局,又想顾着百姓的大局,唯独忽视了皇帝才是真正的大局。所以此时我必须勇敢站出来为了皇帝的大局披肝沥胆,惯用的思路无非就是“苦一苦百姓”“再苦不能苦君父”,赈济灾民的钱可以挤一挤,地方的赋税可以加一加,重要不是为嘉靖皇帝省出来几十万两的银子,而是让皇帝看到我赵贞吉竭尽所能办事的态度。果然殿前的分割赃款的会议上,我的方案得到了各方的赞许,随着那悦耳不断的铜磬声,在嘉靖皇帝的赞许中,我成功入阁,实现了入阁拜相的人生目标。我一直坚信了那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既然清流一党的文官集团,总想保住自己的那点清名,不愿成为嘉靖皇帝的马前卒,那么我当一回皇帝的忠实走狗又有何不可,将来也许真的能够成为另一个权倾朝野但远比严嵩名声要好的首辅,虽然有可能这些会让我名誉扫地,但当你成功时,谁又会在意你不堪的往事呢?

年轻时候的赵贞吉(一个甩锅匠赵贞吉的内心独白)(7)

第四章:殿前扬威。

年轻时候的赵贞吉(一个甩锅匠赵贞吉的内心独白)(8)

这是我人生的巅峰时刻,通过一己之力扭转局势,且在文官集团中树立了威望。文官集团是个庞然大物,可以成事,亦可以败事,纵观我朝嘉靖皇帝的一生就是在和庞大的文官集团作斗争。有的人对于风险避之犹恐不及,但我相信真正的机会其实是藏在风险之中。我从未想过一个六品主事海瑞会有如此的胆量,也许他真的只是一片赤诚之心,但那也仅仅是你海瑞的逻辑,帝王的逻辑从来都是以“皇权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为什么说“天子一怒、流血千里”,不是因为帝王喜欢滥杀无辜,而是在权力的游戏里,蝼蚁的出现是整个堤坝毁灭的开始,所以牵一发而动全身,错综复杂的官场之网上,一个节点的触动总是伴随着大批人的倒台。海瑞应该知道自己这样做会牵连多少有辜的的无辜之人,但他还是这样做了,着实让人很难理解。不过现在这些都不是我要考虑的事情,伴随着嘉靖帝的咆哮,我真的深刻体会到什么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但我不甘心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为了自己的利益,我要进行一场千古赌局,赌赢了成为清流的领袖,输了万劫不复。幸运的是,我的勇气、智谋以及随机应变,让我在这场豪赌中没有成为输家,我的挺身而出让清流一党暂时摆脱了嫌疑,让身性多疑的嘉靖皇帝没有听陈洪的话而兴起大狱,也让自己在内阁中的威望达到了极点,这是我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也只是一次短暂的高潮,因为我的人设马上在与海瑞的对决中,被扒的干干净净。

年轻时候的赵贞吉(一个甩锅匠赵贞吉的内心独白)(9)

第五章:功败垂成

年轻时候的赵贞吉(一个甩锅匠赵贞吉的内心独白)(10)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海瑞的事情若就事论事,但各方势力的角逐,让简单的事情变得错综复杂。嘉靖皇帝想通过海瑞的事情敲打裕王,并弄清楚背后是否有触碰自己皇权底线的事情;老师徐阶清流一党只想保住海瑞以全他们仅有的那点清名;裕王不想杀海瑞是想留一个得民心的天下。各方势力角力,各怀心思,又都只能针对这件案子本身,像极了当时在浙江任巡抚时的形势,而主角又命中注定落在了我的头上。我需要通过这件事情达成两个目标,一是摆脱嫌疑,海瑞的背后是裕王,我和老师徐阶是唯一和海瑞有联系的,只有我摆脱嫌疑,老师和清流一党才能摆脱嫌疑。但这并不是说明我心存良知,而是这样会动摇国本,对于依靠嘉靖帝并刚入阁的我来说,这不是个好事情。二是通过这件事情的处理,我必须时刻站在让嘉靖皇帝立场上,让皇帝看到我可以成为嘉靖皇帝制约文官集团的势力。所以大家才能看到在处理海瑞时的一系列甩锅操作,以及对海瑞的穷打猛追,只有给海瑞定罪才能实现我的两个目标。只是目标达成了,我也在文官集团中名誉扫地,也彻底和清流决裂了。虽然得罪了清流,但这些都是可以承受的,顶多承担一些骂名,徐阶高供他们顾及自己的羽毛,我可以不在乎,但最糟糕的是嘉靖皇帝仙逝让我最大的靠山倒了,这意味着我未来的仕途也走到尽头。我恨上天的不公,为什么会给我开这么大一个玩笑,也许回到泰州学习我的心学,没有案牍之劳神,才是我最后的归宿。

年轻时候的赵贞吉(一个甩锅匠赵贞吉的内心独白)(11)

这是我赵贞吉在大明王朝1566里的故事,内心有过挣扎和抗争,但终究逃不过利益的藩篱,也没有摆脱自私的枷锁,做人从来两难,取舍从来不是凭自己喜好,也许最后的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