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西汉初期,匈奴凭借着强悍的战斗力,先后灭掉了东胡、月氏等部落,控制了整个河西走廊。

而此时的汉朝,刚刚经历了秦末战争和楚汉争霸,国力还处在尚弱的阶段,所以为了休养生息,汉朝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对待匈奴采取妥协的措施,避免与其正面交锋。

“文景之治”后,汉朝国库充裕,人民富足,国力进入鼎盛时期。到了汉武帝统治时期,经过了经济、政治、文化的改革,汉朝手握百万雄师。

苏武为什么牧羊在北海?苏武被流放北海牧羊(1)

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汉朝只需要一员猛将,就可吹响反攻匈奴的号角。

或许是天佑大汉,汉武帝登基没多久,身边就来了两位得力助手,他们就是历史上名声赫赫的卫青和霍去病。

在这对叔侄的指挥下,汉朝的军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不但收复了河西走廊等故土,顺便还开启了贸易通道,将匈奴的奇珍异宝,通通带回了汉朝。

苏武为什么牧羊在北海?苏武被流放北海牧羊(2)

匈奴王见兵败如山倒,惶惶不可终日,当即决定派出使者,假意向汉朝求和,甚至还在求和信中说道:“汉朝皇帝乃吾之前辈。”

这就让汉武帝的虚荣心得到了大大的满足,于是痛快地答应了匈奴的请求。

汉武帝为了展现大国风范,便任命中郎将苏武为两国使臣,前往匈奴,商讨和平发展之策。

苏武为什么牧羊在北海?苏武被流放北海牧羊(3)

苏武画像

然而,让汉武帝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匈奴的求和不过是一个圈套,当苏武一行人抵达匈奴境内时,匈奴王就撕毁了和约,露出了奸诈的真面目,将以苏武为首的汉朝使臣,全部抓了起来。

一代忠臣,拒不投降

苏武才华横溢,深受匈奴王的赏识,为此,匈奴人用尽了一切办法,想要说服苏武投降,可苏武心怀故国,誓死不降。

为了折磨苏武,匈奴王命人将他扔到了北海的严寒之地,让他在那里牧羊为生,没有衣服,没有食物,也没有避风之处,苏武就在这里度过了整整十九年的野外生活。

而他所承受的苦难,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匈奴王为了刁难苏武,给了他一群公羊,还嘲讽苏武道:“如果你能让这些羊生产出羊乳,我就放你回去。”

苏武为什么牧羊在北海?苏武被流放北海牧羊(4)

很明显,公羊永远都不可能产乳,匈奴王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根本没有机会再回到汉朝了。

苏武明白匈奴王的用意,却仍然不肯妥协,为了大汉,心甘情愿忍受十九年的折磨。平日里没有食物,苏武就自己挖野菜,捉动物来充饥。

到了冬天,草木凋零,动物也不再出洞,苏武就只能饿着肚子,很多次都差点死在冰天雪地里。

看到这里,肯定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苏武养了这么多只羊,却偏偏要吃那些老鼠和野菜,在快要饿死的情况下,也不肯吃羊?其实,这件事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苏武为什么牧羊在北海?苏武被流放北海牧羊(5)

俗话说,杀人不过头点地,何以诛心灭人欲,匈奴王知道,死并不足以让苏武害怕,让他慢慢失去斗志,才是让苏武最痛苦的事情。

所以匈奴王将苏武囚禁在极寒之地,再赐一群公羊给他,就是为了羞辱他,而且时不时的还会派出人手,打听苏武的行踪。

公羊不像母羊,可以生育小羊,少一只都会很明显,倘若苏武真的将羊吃了,那么很快就会被匈奴王知晓,这就表示苏武受不了这样的折磨,屈服于匈奴了

苏武为什么牧羊在北海?苏武被流放北海牧羊(6)

像苏武这样有骨气的忠臣,是绝对不可能向匈奴投降的,所以苏武宁愿饿死,也不肯吃一口羊肉

并且苏武是大汉的使臣,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大汉的形象,他要是真的吃了匈奴人的羊,就会遭到匈奴人的嘲笑,连带着大汉也会被认为是一个没有气节、没有尊严的国家。

所以苏武必须谨言慎行,不能因为一时饥饿,而坏了整个大汉王朝和同胞们的名声。

苏武为什么牧羊在北海?苏武被流放北海牧羊(7)

苏武忠君爱国、坚定不屈,得到了很多人的钦佩,汉昭帝即位之后,四处打听苏武的下落,并通过与匈奴的交易,将苏武从苦寒之地解救出来。

苏武历经了十九年的磨难,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大汉,据说苏武从匈奴出来的时候,手中还拿着当年汉武帝赐给他的旄节。

苏武心中对于国家的执着,从来没有改变过,实在是让人敬佩。

苏武为什么牧羊在北海?苏武被流放北海牧羊(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