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生的不同层次。

我们不可改变的,是我们一直在Grow old(变老),但是有没有一种力量可以抵抗变老? 有!这就是Grow up(成长)!

这是复旦大学陈果老师对人生充满智慧的理解。她认为,我们的机体总有一天会坏掉,但只要我们在精神上不断地成长,就会变得越来越美丽,活成一束光。这不仅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绚烂,也会“照亮”靠近我们的人。

“变老”是指生理层面,是『表层』的人生,“成长”是指心理层面,是『深层』的人生。陈果老师看到了人生不同的维度,从而找到了增加人生厚度和长度的方法,那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向上,通过精神层面的不断提升,超越生理层面的束缚和局限。就像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虽然他早已不在人世,但他的思想和学说,却影响着世世代代,他的生命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

陈果老师对人生的这种视角,就是采铜在《解锁万物的心智进化法》中提出的『层次思维』。

20小时学好一门领域(想要快速学会一门陌生领域知识)(1)

采铜在《解锁万物的心智进化法》中提出的『层次思维』

二、什么是层次思维?

我在上一篇文章《培养多元视角,解锁职场新技能》里提到,每一个事物都有多面性,我们要像摄影师一样,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才能获得全面的信息,得到凌空于别人之上的答案。这里所讲的『多元化视角是指在同一个层级,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而『层次思维』是指我们要从熟悉的这一层级跳出来,看到事物不同的系统层次。

可以这么说,多元化思维是横向观察,而层次思维是纵向挖掘。

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我们观察一棵树:

两种思维并无优劣之分,而是应用场景不同。层次思维将帮助我们系统地掌握某个领域的知识,而多元化思维则是在我们对整个领域的知识已经比较熟悉的情况下,对某一个层级进行多方位的研究。

因此,当我们涉足陌生领域的时候,层次思维的应用,便显得尤为重要。

20小时学好一门领域(想要快速学会一门陌生领域知识)(2)

学习陌生领域的知识,要善于利用层次思维

三、没有层次思维的人,只能看到知识的“冰山一角”,难以学有所成。

当我们从学校步入社会,你会发现,要从零开始,学会一门新的知识,真的很难,而真正学有所成的人寥寥无几。

为什么全心投入了,最后还是不得不半途而废呢?这不是天赋的问题,也不是意志力的问题,而是『你的学习方法,不适合职场中的你』。

从学校开始,我们便习惯了从最底层的元素开始学习,逐步往上升级,比如:

为什么这套使用了十多年的方法,突然就失效了呢?有两个原因:一是立场和环境不同,作为学生,学习是主业,你有压力和动力,有足够的时间,还有环境氛围优势;二是学习的目的不同,学校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考试,你每学习一个工具、背诵一个公式都有可能会为考试加分,但这些却未必能够在生活或职场中应用并产生效益。

其实无论是我表弟学习PS工具也好,同事背诵英文单词也好,都只聚焦在了一个层次上,并且是整个系统的最底层,患上了冰山一角症。既然旧的方法不适用新的场景,那么有没有让我们学习新领域更加有效的方法呢?

当然有,那就是培养『层次思维』,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并且要在“树木”和“森林”之间来回切换。

20小时学好一门领域(想要快速学会一门陌生领域知识)(3)

我们要看到知识的不同层级,并且来回切换

四、如何利用层次思维学习新领域知识?

第一,识别知识的层次,挖掘并创造『隐藏知识』

斯坦福大学的航空工程专家沃尔特·文森蒂提出,知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描述性知识,即描述事物本来面目的知识。第二类是规定性知识,即要实现某种规定或者标准所需要的知识。

这就是知识的两个层次,一类是显性的,人人都可以通过书本或者互联网等渠道获取的知识,比如Photoshop各类工具的使用。一类是隐藏的,需要每个人不断去探索,甚至创造的知识,比如各类设计的创意。

要在一个领域获得成就,我们需要显性知识和隐藏知识的相互配合,显性知识是基础能力,隐藏知识是核心竞争力。

大卫·库伯曾提出一个著名的人类学习机制『库伯学习圈』,该理论是基于人类从经验中学习的模式提出的,学习的起点是人们的经验。但这针对我们学习新领域的知识同样适用,只是我们学习的起点是理论知识。

20小时学好一门领域(想要快速学会一门陌生领域知识)(4)

库伯学习圈

任何一个陌生领域的学习,都是从可见知识开始的,我们要有的放矢,而且要尽可能多的掌握,打牢基础,然后是付诸行动实践,所有的隐藏知识都是从实践开始的,通过实践产生具体经验,进而对结果和过程进行观察、反思、对比,再次强化理论学习,开始新一轮的学习圈,不断循环。

以学习头条图文写作为例来说明:

20小时学好一门领域(想要快速学会一门陌生领域知识)(5)

隐藏知识,是塑造我们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却最容易被我们忽略

第二,构建『超系统知识体系』,创造知识强联结。

TRIZ理论体系中,有一个九屏幕法,其按照层次的不同,将事物分为子系统、系统、超系统。

以文章开头提及的“树”为例来说明:

20小时学好一门领域(想要快速学会一门陌生领域知识)(6)

系统的三个层次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清晰认识到系统的三个层次,但实际上,层次的高低并不是固定的,而是相对的,比如树根本身可以看作一个系统,而主根、侧根、须根则是它的子系统。

因此, 采铜在《解锁万物的心智进化法》中提出:层次思维的关键,在于能不能从你熟悉的层次上跳脱出来,进入更小或者更大的层次。

学习陌生领域,如果我们能熟练运用到系统的三个层次思维,必然会让学习变得更加高效。

我们第一步是要找出所有的超系统,因为一个系统,可能存在多个超系统,比如树木的超系统有森林、花园、小区。

以读书为例,读一本书的超系统也至少包括两个方面:

  1. 读同一个作者的系列书籍。这样就能对作者的思想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进而对本书中的内容进一步理解和领悟。
  2. 读同一个主题不同作者的书籍。这样就能对这个主题有多角度的、辩证的看法,进而更加透彻地理解这个主题。

因此,就算我们只是要学习一个子模块,也需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看待和理解。

找到超系统之后,第二步就是去学习,然后构建出对象的超系统,第三步是在超系统中去重新认识、理解系统和子模块,最后联系实际场景进行知识的强化。这样,就构建了一个超系统的知识体系,知识与知识之间相互联结形成网状,便不容易忘记。

以学习平面设计为例来说明:

  1. 找到超系统:我们从工具开始学习,一个工具是所有工具的一个子模块,同时,工具的一种使用方法或者应用又是所有方法和应用中的一个子模块。
  2. 构建超系统:很明显,我们初步学习的时候,很难短期内掌握所有工具,而第二个超系统更加符合实际操作。我们需要多方获取信息,学习一个工具的各种使用技巧、有趣应用。
  3. 在超系统中看系统和子模块:通过超系统的知识构建,对某工具的功能重新认识、理解。
  4. 联系实际场景:思考曾经见到的设计,有哪些是利用该工具、通过什么样的技巧设计出来的,利用这个工具,还能设计出哪些创意(这里就是在创造隐藏知识了)。

20小时学好一门领域(想要快速学会一门陌生领域知识)(7)

构建“超系统知识体系”,让知识与知识之间形成联结

第三,从高频模块入手,快速掌握新知识

什么是高频模块?

高频模块是指串联起最底层的元素,然后作为有用的模块,参与更复杂组合的构建。有些难以理解,举个例子来说明。

那么在我们学习陌生领域知识的时候,如何找到有价值的高频模块呢?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寻找高频模块有两个步骤:第一是沉浸于大量的案例或实践中,第二是通过跨层次的观察,从案例或者实践中去寻找重复的子结构

20小时学好一门领域(想要快速学会一门陌生领域知识)(8)

找到有价值的高频模块,让学习变得轻松而有效

最后,咱们来小结一下:

学习一门新知识,是一个体系化的工程,如果只看到其中一个子模块,很难真正学习东西。我们需要用层次思维去学习。一是要将显性知识的学习和隐藏知识的探索结合,才能保证学有所成。二是要把学习对象放在超系统知识体系中去学习,才能理解透彻。三是要找到有价值的高频模块,不断去练习和优化,才能更加高效。

利用层次思维,便能从看到冰山一角到游历整座冰山,成为真正的高效学习者。

20小时学好一门领域(想要快速学会一门陌生领域知识)(9)

我是瓶小柒,一个想成为比别人厉害一点点的人,期待与您共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