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宰相还是丞相,在古代他们都是一个特别大的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都可以指的是他们,那么他们到底有什么不同了?

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高官厚禄。不同的是丞相是真正赐予的官职,而宰相就不一定拥有正式的官职。

宰相是由“宰”和“相”组成,“宰”是指主宰、太宰,“相”则是指辅佐君主的重臣,而又不一定属于官职,那么这个人肯定属于德高望重,在皇宫或者民间可以呼风唤雨,并且可以影响“天子”,所以这种“高官厚禄”可以被划分为很多种,其实不难想到,广义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古时丞相与宰相的区别(古代的丞相和宰相到底有什么不同)(1)

狄仁杰

1.皇亲国戚。作为宰相,首先必须能够让人拥戴,必须爱国,必须有能力消灭不忠,而在皇帝身边的亲戚无论怎么去斗,那都是窝里斗,不会让给外族人,所以这些可以影响皇帝,但是真正能衷心国家的却是很少,比如《少年包青天》里面的八贤王?绝对算得上皇亲国戚中的广义性“宰相”。因为皇亲国戚不属于官职,而且八贤王的称呼也不是官职,而八贤王受很多人爱戴,而且衷心爱国、护国,也有着一人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

2.临危受命的人。电视剧情节想必大家都知道:有人谋逆,然后为了皇宫,这时候皇帝派个很聪明的人偷偷走出皇宫去搬救兵。。。。。。其实广义的宰相也一样指这一类临危受命的人,因为从那一刻起,他拿着信物,除了敌人以外,它就等同于有着莫大的权力,而这个人,有可能只是宫女,也可能是一个逃犯,或者一个大官。

古时丞相与宰相的区别(古代的丞相和宰相到底有什么不同)(2)

宰相

3.丞相。没错,丞相也可以是宰相——程序向虽然有官职,但不一定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或者说丞相不一定会辅助皇帝,不一定爱国,也不一定有很大的权力或者能力!但是,当一个丞相受百官爱戴,万民敬仰,可以呼风唤雨,可以为皇帝谋事,那么就会变成一国“宰相”。

4.内阁重臣。皇宫之中,除了军事,皇帝会拿一半虎符意以外,,剩下搞经济的就是“内阁”最为主要,内阁不单单搞经济,还包办各种各样的事物,各种奏章,讨论事宜,所以内阁的好坏可以严重影响一个国家,很多时候,一个内阁重臣可以堪当宰相,比如张居正,是明朝万历年间的的内阁首辅,由于政绩突出,在民间被认为是“宰相”。

古时丞相与宰相的区别(古代的丞相和宰相到底有什么不同)(3)

宰相

而丞相了?是一个官职,一个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为百官之首,也是一种制度。但是前面说了,这个人不一定有很大的权力或者能力,所以不一定能成为宰相。丞相在秦国时期分为左丞相和右丞相,关于左右丞相很多人不明白,这里顺带说几点:

A、在历代大多皇朝,右丞相的官职都大于大于左丞相,而在南宋时期是右相大于左相,而北宋时期了,则是左相权力更大;明朝初期也是左相职位大,在清朝更是以左为尊;

B、右丞相的就是在皇帝右手站立的丞相,也称主相,而左丞相的就是在皇帝左手站立的丞相,一般上叫副相;

古时丞相与宰相的区别(古代的丞相和宰相到底有什么不同)(4)

丞相

C、在三国时期废除相国官职以后,丞相的职责就时协助皇帝管理一切军国大事,也就是打仗、练兵、外交等等国家安全的事务,又或者说一切可以影响国家的事情都在他的管辖范围!

在“C”要点可以看出,三国时期的丞相权力是最大的,但也是最危险的,比如传说中的诸葛亮,也是一个丞相,而他的处境有多危险?可想而知。除了三国,比如说在秦朝,官员的制度是三公九卿制,而丞相占据首位,但是也只是拥有国家行政方面的权力,如果在军事统帅和监察权力上,都有相应的太尉和御史大夫掌握,可想而知,其实当时的丞相就是最高的“内阁”。

古时丞相与宰相的区别(古代的丞相和宰相到底有什么不同)(5)

武则天

当然,在宋朝的时候竟然取消了宰相的权力,把权利交给三省长官掌握,而是另设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再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各不互属,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值得注意的是,在武则天期间,狄仁杰曾经有过“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其实就是“中书门下平章事”。久视元年,狄仁杰升为内史(中书令)正三品,当时的中书令正三品其实就是权力最大的官,因为在武则天的唐朝,一二品都属于虚衔,没有什么权力,而正三品中书令为三省长官,只有中书令和侍中为真宰相,所以武则天时期等同于没有丞相,而直接用中书令和侍中行使宰相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