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宣和年间,河北东路清河县南门外住着一个姓潘的裁缝,大名不为人知,人们都叫他潘裁潘裁和潘氏生了六个孩子,前五个不幸夭折,只养大老六一个,是个女儿,小名“六儿”潘裁对六儿疼爱有加,捧到手里怕化了,放到院里怕晒了为了让她以后嫁个好人家,潘裁夫妇从小便给六儿裹得一双好看的小脚,并取大名金莲金莲就是“三寸金莲”的意思,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金瓶梅中的潘金莲)

宋徽宗宣和年间,河北东路清河县南门外住着一个姓潘的裁缝,大名不为人知,人们都叫他潘裁。潘裁和潘氏生了六个孩子,前五个不幸夭折,只养大老六一个,是个女儿,小名“六儿”。潘裁对六儿疼爱有加,捧到手里怕化了,放到院里怕晒了。为了让她以后嫁个好人家,潘裁夫妇从小便给六儿裹得一双好看的小脚,并取大名金莲。金莲就是“三寸金莲”的意思。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凶祸福。潘金莲九岁这年,潘裁忽然得了急病,很快一命呜呼。一个小裁缝终日忙碌,只为嘴里一口食,也没存下什么钱。眼看光景每况愈下,潘氏只好狠心忍痛,把小金莲卖到王招宣府里当丫鬟。

招宣是个很高的官位,但并非实指。有专家考证,应该是招讨使和宣府使之类官职的合称。潘氏把小金莲卖到招宣府,跟《红楼梦》里袭人和晴雯等人被卖到贾府当丫鬟同出一辙。

潘金莲进了招宣府,由于长得美艳玲珑,是个美人胚子,王招宣便没把她当粗使丫头对待,而是有意培养。请了老师教她各种才艺,琴棋书画,琵琶唱曲。三年之后,潘金莲已如出水芙蓉,终日描眉画目,穿衣打扮,搔首弄姿,撒娇发嗲,跟人争宠。十四岁,潘金莲登堂入室,万千宠爱集于一身。

怎奈好景不长。仅仅过了一年,王招宣一命归西。王夫人遣散了一批丫鬟,潘金莲也在其中。看过《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贾府败落之后,有的丫鬟嫁给府中的“小子”,就是男性奴仆;有的丫鬟嫁给一些比较殷实的人家当小妾,比如花袭人嫁给柳湘莲。更多的丫鬟都给了点钱打发了。

潘金莲回家不久,潘氏又把她卖给了六十岁的张大户。大户就是没有官身的有钱人。与潘金莲同时被卖到张大户家的,还有一个白玉莲,但很快得病死了。佛家莲花有五色:白、青、红、紫、黄。白莲寓意圣洁,青莲寓意智慧,红莲寓意高贵,紫莲寓意吉祥,黄莲(金莲)寓意美艳。

张大户老当益壮,看潘金莲面如桃花身段妖娆,就想纳为小妾。奈何张夫人是个狠角色,将潘金莲一顿好打,坚决反对。张大户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张大户院子里有很多租户,其中有个卖炊饼的老光棍,家中排行老大,人们都叫武大。武大郎四十多岁,个小面老,娶过一个老婆,两年前死了,带着一个八岁的女儿,名叫迎儿。

张大户遂把潘金莲嫁给武大郎,不仅没要一分钱,还倒贴了很多嫁妆,也不收武大房租。每天武大上午挑着担子上街卖炊饼,张大户便踅入房中与潘金莲厮会。踅的意思是诡秘地、转来转去地、往返不断地行走。一字传神地写出了张大户急不可耐的焦灼。武大郎有时候不巧撞见了,也不敢吱声。

可惜这种暗度陈仓的好日子仅仅过了两年,张大户便患阴寒症死了。阴寒症是体内阴气太盛,阳气太衰的症状。可见张大户之死跟潘金莲不无关系,毕竟六十多岁的人了。张大户死后,早就恨她入骨的张夫人马上把他们赶了出去。武大郎贫无立锥,长吁短叹。潘金莲说,怕什么,把我的首饰拿去卖了,典个院子,还怕没有饭吃。武大郎于是变卖了潘金莲的首饰,在不远处的紫石街典了一处院子,院里有个小二楼,上下四间,楼上住人,楼下蒸炊饼。

典就是一方把土地或房屋等抵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付利息,议定年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就是房主把潘金莲的钱拿了,用房子作抵押,潘金莲可以在抵押期间随便住。到期之后,房主还钱,潘金莲搬家。房主不付利息,潘金莲不付房租,相当于房租作了利息。

这一典就是八年,直到潘金莲二十五岁。潘金莲寂寞难耐,每天在家没事干,一日三餐吃了饭,打扮的光鲜亮丽,站在门帘下,嗑着瓜子,双睛传意,一径把那一对小金莲故意露出来。古代女子的脚是不能随便露出来的,露出来便被认为不贞。

这种轻佻举动果然惹来一帮浮浪子弟,每天聚在潘金莲门前,挑逗嬉戏,高声叫嚷:“好一块羊肉,掉在狗嘴里。”潘金莲嬉笑道:“你们都不是我的菜”。

这年夏天,距离清河县三十里外的景阳冈出现了一只老虎,伤了很多过往行人,县里屠户王老三十岁的小儿子王阿毛,就在放牛的时候被老虎叼走了,牛被咬死,孩子只留下一双草鞋。王老三的老婆哭瞎了眼,王老三整日磨刀霍霍,要杀老虎报仇。县里纠集青壮男子组成灭虫队,手持弓箭钢叉朴刀,隔三差五上山巡逻。

重阳之后,秋风萧瑟,老虎踪迹不定,县里的心也歇了,重金招募了几个不怕死的汉子,披着虎皮,带着刀弓,与老虎周旋。忽一日,街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分外热闹。潘金莲站在门前,过往行人兴高采烈地说,老虎被一位壮士打死了。县令封壮士当了都头,正在游街。潘金莲吐出瓜子皮,放下帘子,回到屋里。打虎英雄再牛逼,也跟自己没关系。

正想着,就听得武大郎在门外喊,姐姐,你看谁来了。潘金莲一边走下楼来,一边嘴里嘟囔,你还能认识什么贵人,值得大惊小怪?恰在此时,一个精壮汉子走进门来,潘金莲差点窒息。在她曾经的印象里,男人都是猥琐懦弱,贪婪油腻,暮气沉沉,蔫蔫歪歪,见了她两眼发光,口水流下三千尺。但是眼前这个男人高大,帅气,威猛,浑身散发出无穷的精力,两眼透露出精湛的光芒。

武大郎随后走进来,大声介绍,姐姐,这是我二弟武松,街上哄传的打虎英雄就是他。武松排金山倒玉柱磕了三个头,声若洪钟,嫂嫂在上,武松这厢有礼了。潘金莲盈盈万福,回了一礼,武松仔细看去,发现嫂嫂分外妖娆。

武松从小浪迹江湖,可谓阅人无数。像潘金莲这种女人,他一眼就能看穿。这种女人美艳,有才,多情,就像一朵盛开的花,只可惜花上有刺,没有两把刷子,最好敬而远之。他不久前遇到一位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大哥,名叫宋江,人送绰号“及时雨”,曾是阳谷县押司,生的跟哥哥武大郎一样,又黑又矮,面目猥琐,养了一个名叫阎婆惜的外宅,阎婆惜跟眼前的潘金莲一样,美艳,有才,多情。后来不知何故,宋江把阎婆惜杀死,亡命江湖,并在柴进庄上认识了武松。

“兄弟,哥哥告诉你一句话,尤物不可近,女人是老虎。红颜祸水,切记切记。”二人临别,宋江谆谆告诫。

时间过得飞快,严冬来了,瑞雪纷飞,武松这天下班,踏着琼浆碎玉回家,潘金莲浓妆艳抹,生了火,温了酒,做了一桌子美味,向武松表达了爱慕之情。长嫂如母,武松断然拒绝,并且很快离开了潘金莲,被县令派到外地出差。武松走了,潘金莲心里燃烧的火焰却更加炽烈。她不再去门外和浮浪子弟调笑,而是装束一新,坐在窗前弹琵琶。其音绕梁,带着潘金莲的哀怨和忧愁。

翌年三月,冰雪消融,万物萌发,野猫整日整夜在房顶嚎叫。这天上午,潘金莲用棒槌支开窗户,不料手里一下没抓牢,掉在了路人头上,路人哎呦一声抬起头来,却是一个三十五六岁的胖大汉子,两眼冲着她笑,眯成一条缝。

第二天,隔壁王婆便找她过去做针线,汉子也在座,王婆介绍,这是西门大官人,开生药铺的,家里很有钱。西门庆很会说话,撩拨的潘金莲心里发痒,潘金莲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一个正当年的成功男人向她展开进攻,她很快沦陷了。

只是她万万没想到,武大郎这个窝囊废竟敢回来捉奸。以前她跟张大户厮混,武大郎连个屁都不敢放。她跟浮浪子弟调笑,武大郎装作没看见。这次也不知道中了哪门子邪,西门庆也慌了,要跑,潘金莲一下怒了,一个个都是窝囊废。她跟西门庆说,你要今天跑了,以后再不要来。西门庆听了,恶向胆边生,一脚把武大郎踹翻。

在王婆怂恿下,潘金莲一不做二不休,给武大郎吃了老鼠药,用枕头活活闷死。她把前半生所有的屈辱,彷徨,愤懑,忧郁,全部发泄到武大郎这个无辜的人身上,仿佛武大郎才是她幸福的绊脚石,只要把武大郎一脚踢开,她的人生便会柳暗花明,风生水起。

武大郎死后,西门庆便失踪了,再没有找过潘金莲。没过几天,王婆说,西门庆又娶了一个小老婆,名叫孟玉楼。潘金莲于是有了危机感,把武大郎的遗孤武迎儿肆意虐待,用鞭子抽,用簪子扎,罚跪,饿饭。接着她给了王婆一些钱,让王婆送给西门庆自己写的一首词。西门庆已经把孟玉楼娶回家,心满意足,看了潘金莲的词,便过来,潘金莲打扮得如花娇艳,弹了一曲柳永的《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西门庆听了,极口夸赞:“谁知姐姐你有这段儿聪明!就是小人在勾栏三街两巷相交唱的,也没你这手好弹唱。”凭着这门手艺,潘金莲顺利嫁入西门庆府中,成为第五房。此时的潘金莲,已经彻底变坏了。

西门庆的第六房李瓶儿生了个儿子,潘金莲住在李瓶儿隔壁,为了恐吓这个孩子,她经常故意找茬,虐待丫头秋菊,秋菊整天发出杀猪般的惨叫,吓得孩子没法睡觉。她又养了猫和狗,逗弄猫去扑孩子,活活把孩子吓死了。

这样的日子潘金莲过了七年,三十二岁时,西门庆死掉,她再次被正房卖入妓院。很快,武松回到清河县,花钱把她娶回家,并用尖刀杀死,给哥哥报了仇。

纵观潘金莲一生我们发现,她就如浮萍一般,被人卖来卖去,唯一主宰自己命运的一次,却是杀死武大郎。

《金瓶梅》最早叫《金瓶梅词话》,词话就是民间艺人用来说唱的街头闾巷的民间文学。这种说唱文学有个明显特点,便是劝世警人。潘金莲的故事便是警醒世人,即使你过得再憋屈,也不能把怨毒之气发泄到比你更弱的人身上。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