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是哺乳类啮齿目鼠科动物,生存能力超强,无论室内、野外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老鼠个头很小,本事却很大,跑的快窜的高,还能爬上垂直的高墙鼠类除了能钻洞,还会游泳,从五层楼上跳下也毫发无损而且,老鼠的胃口也极佳,无论酸、甜、苦、辣,他全都不怕,人吃的东西它都吃,人不吃的东西,它也能吃据说,一只老鼠一年大约可吃掉9公斤的粮食数千年来,鼠类就这么猖狂地抢夺人类的食物,可恶至极,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消灭四只老鼠的?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消灭四只老鼠的(消灭老鼠的记忆)

消灭四只老鼠的

老鼠,是哺乳类啮齿目鼠科动物,生存能力超强,无论室内、野外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老鼠个头很小,本事却很大,跑的快窜的高,还能爬上垂直的高墙。鼠类除了能钻洞,还会游泳,从五层楼上跳下也毫发无损。而且,老鼠的胃口也极佳,无论酸、甜、苦、辣,他全都不怕,人吃的东西它都吃,人不吃的东西,它也能吃。据说,一只老鼠一年大约可吃掉9公斤的粮食。数千年来,鼠类就这么猖狂地抢夺人类的食物,可恶至极。

所以,古诗中就有不少诅咒鼠类的诗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还有“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在我国的北方,人们又把鼠类称为“耗子”。何为?原来,这个称呼大约起于距今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时期。那时,战乱频繁,官府征收的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数不胜数。百姓每缴粮一石,还要额外加上“损耗”两斗,冠以美名“雀鼠耗”。耗者,减损、耗损也。百姓为此苦不堪言,就将一肚子怨恨发泄到与人争食的鼠类身上,诅咒它们是“耗子”。

可自古以来,虽然百姓恨鼠如贼,却又拿它们没有太多的办法,只好采取养猫捉鼠或是直接驱赶的办法。可惜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好转,如今的猫,多已被养成娇宠之物,成为懒猫馋猫,冬天里只会不声不响地钻进主人的被窝里呼呼大睡,要不就是在阳台上伸伸懒腰,专等着主人把美食端给它。更有的猫非但不抓鼠,还怕鼠。一旦见到大点的老鼠,就会被吓得屁滚尿流。好在此时人类发明了“耗子药”,最初,那些耗子药也还有效,鼠类只要一吃了药,小腿一瞪,即刻小命呜呼。可人类没高兴多久,问题就来了。一是那些耗子很快就有了对药物的免疫力,完全不怕那些“耗子药”了。还有那些以鼠类为食的鸟类误食了被药死的鼠类,也都跟着一命呜呼了。灭鼠的初衷没达到,还破坏了大自然的生物链。而且,有些小孩和家禽,也因误食的鼠药而中毒。还有,那些耗子的生存本领实在太强,一只耗子死于耗子药后,其它的耗子立刻就都会得到信息,也就绝不会再碰一下那些毒药。

又有专业人士说,那就给老鼠吃低毒耗子药,老鼠就会死在窝里,别的老鼠就会被吓跑。这招也绝对不可取!2003年,我就在家里放了低毒耗子药。一时间,耗子是没有了,可在家里却出现了一股恶臭味,经久不散。经过一次搬家式的搜寻,终于在床底下发现了那只耗子的遗体。令人头皮发炸的是,那只耗子的遗体上,居然蠕动着十几条蛆!我的天,这屋里还敢住人吗?如此消灭耗子还不如用老鼠夹子!

为此,又有专门人士就出了一招。就是在一只老鼠的肛门里塞入一粒黄豆,让它拉不出屎。那屎在老鼠肚子里积得多了,就会把老鼠给憋疯,疯得它在鼠窝里逮谁咬谁,于是乎,鼠就把鼠给灭了。这招听着挺好,其实是个臭招。天下有几个人有本事逮一只活耗子又在它的屁眼里塞进一粒黄豆?而且,把人家给活活憋死,手段实在太残酷。

还有的人士支招说,蛇和猫头鹰是老鼠的天敌,只要在家里养条蛇或是养只猫头鹰,老鼠就没戏了。这也是个臭招。在家里养条蛇?老鼠是不见了,可这家人天天和一条冷冰冰的蛇生活在一起,心里不发麻吗?

所以,人鼠大战,自古就屡战不休,但至今胜负未决。

1958年,国家发出“除四害”的号召,要求全民共同消灭老鼠、苍蝇、蚊子和麻雀。那时,我正在杭州西湖小学上二年级,当然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记得那天老师拿来了个老鼠夹子,先教给我们使用方法,然后,拿出块猪油渣挂在老鼠夹的铁钩子上,然后指派着我们几个胆大点的男生把老鼠夹子放到学生大食堂后面的下水沟旁。第二天去查看时,发现还真就夹住了一只老鼠!老师闻讯,亲自出马,小心翼翼地把那老鼠夹子连带那只被俘的老鼠丢进水沟里,在我们的一阵欢呼声中,那只老鼠挣扎了几下,终于被溺毙。然后,老师又用竹夹子夹着那只死老鼠去学校请功。我们都欢呼雀跃地跟着,有如上街游行一般。

事后,老师对我们说,老鼠的嗅觉很强,能闻到死老鼠的气味。所以,用鼠夹子捕到一只老鼠后,就要用开水冲干净老鼠夹子,消除死老鼠留下的味道,否则,其它老鼠就不会再去碰诱饵了。不知是我们用开水冲浇的时间不够,还是那只死老鼠的气味过重,阴魂没散尽,反正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逮到过老鼠了。

后来,老师又带我们到校外收割后还未耕种的稻田,用木棍,铁锹翻弄堆在田里的稻草堆。顿时从散乱的稻草堆里跑出几只老鼠!我们抡起木棍、铁锹,对着那几只慌不择路四处乱窜的老鼠一阵追打。可惜的是,那些老鼠实在狡猾,也太灵活,也怪班上的那些女生胆子实在太小,一见到老鼠窜过来,被吓得跑得比老鼠还快,那些老鼠,自然全都趁乱逃之夭夭。

老鼠为了逃脱被捕捉,会耍出许多伎俩。比如在空旷之地,耗子的小短腿绝对跑不过人的两人大长腿。可那耗子也有逃避之法。此时的人正憋足气力追赶耗子,哪会想到耗子会窜向自己的腿下?人这大个块头,怎比得耗子灵活?你还没反应过来,它早就跑到你身后去了。但人也不傻,更有不少捉鼠妙法。

有人介绍,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上放一个大陶缸,缸里放半缸水。在缸口上再放一根小木条,小木条的一头悬空,顶端放上一撮拌了香油的米饭或是油条,再在小木条旁边斜放一根木杆,给老鼠搭设一条可爬到香油米饭的通道。到了晚上,老鼠闻着香油味,就会顺着木杆爬到木条上。只要老鼠一爬上木条,那木条就翻掉到水缸里,任凭那老鼠怎么努力,也只能乖乖就擒。这一招我没试过,不知灵不灵。但我觉得,这也是个臭招。就为了逮只老鼠,不仅浪费了一缸水,那口缸也会受到老鼠的污染而失去其它的用途。

1996年,我的侄儿从军医大学放假回来,正坐在他奶奶的床头和她聊天,突然发现房间门后斜放着的竹杆顶端,趴着一只老鼠。我侄儿不动声色地端起他正在边说边玩的气枪,放进一颗铅弹,瞄准了那只老鼠。也是那只老鼠命就该绝,居然还在用小圆眼挑逗式地盯着我侄儿。结果,枪声一响,鼠血四溅,那只老鼠应声掉到地上。人民解放军真就是个锻炼人的好地方,我那文质彬彬的侄儿居然一枪打死了一只老鼠!枪法了得!

不过细究起来,这种方式也不可取。一枪打过去,老鼠是没命了,可墙上也留下一团血渍,太瘆人!而且,在屋子里开枪,铅弹有可能会反弹回来伤到人,那就更得不偿失了。

还有人建议用老鼠笼子逮老鼠,我也觉得不可取。一是使用起来麻烦,逮到一只老鼠后还要认真清洗,祛除老鼠留下的味。可你再想想,那只老鼠笼子里外都脏乎乎的,在哪儿清洗它?而且,即便逮到一只老鼠,用什么方法“处决”它?用开水烫?还是放入水池里溺毙?反正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里是不便干这事的。

还有用灭鼠胶的。但这法子也不可取。你想呀,一大片厚厚的胶粘住了一只耗子,你又该咋办?用黏胶把耗子活活地裹起来,丢进垃圾桶?弄得到处都黑乎乎脏兮兮的,恶心!

还有,有人建议叫食品专家发个倡议,动员人人都去吃老鼠,哪怕一人只吃一只,那14亿只耗子就没了踪影。不过,这招也绝对是个臭招!叫男女老少们就为了那口令人恶心的耗子肉,却要冒着被感染疾病的风险?那怎么行!

思来想去,最好的灭鼠方法就是吓唬它,吓得它胆战心惊,吓得它再也不敢来!

我上山下乡到农村后,有伙伴在打麦场上捉到一只老鼠。大家就在老鼠的尾巴上绑上一团棉花,在棉花团上浇上煤油,点燃棉花后,再把老鼠放生。见到自己尾巴上有一团火,那老鼠被吓得魂飞魄散,疯狂地乱窜,最后,在我们连呼带喊的驱赶下,那只老鼠终于死在惊恐和焚烧之中。别以为我们这样做太残酷。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老鼠其实都是精怪幻化而成的,相互间有着某种无形的渠道传递信息。这只老鼠在四处乱窜中,也就把自己惊恐的遭遇传递给其它鼠们,警告它们赶紧离开这块可怕之地。果然,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这块麦场上鼠类就几乎绝迹。这招叫“杀一儆百”,很是灵验!

2003年,我家住在汉阳建桥新村08栋五楼。一天,发现家中出现鼠害,把我买的瓜子吃掉不少。细细检查,门窗闭合密实,一丝缝隙也没有,那老鼠又是从哪里钻进来的?再扩大范围一查,终于发现,那老鼠居然是从阳台外的一楼顺着楼房外墙爬到我们家的阳台,再伺机溜进屋里。在阳台的外墙角,还有一道黑色的痕迹,那就是老鼠上下的通道。看到此,我心中不由一阵发毛:好可怕的耗子,居然能从外墙爬上五楼!

正巧,这时,居委会来人挨家派送耗子药,还一再小声叮嘱:放药时,要息声屏气,万不可大声对人说放了老鼠药了。老鼠有灵气,能听懂人话。它一听到放了药,就不会来吃了。我一听,正中下怀。反正老鼠绝不会因为放这一回药就彻底灭绝,还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干脆就故意大声说:我们在这儿可放了药了,你要不想活,就来吃吧。果然,以后的几个月里,就再也没有见到耗子来偷东西了。哈哈!

随着时光流逝,不知是不是因为新型低毒的耗子药药效巨大,还是小区里常有几只野猫四处游逛的缘故,反正家里再也没有发现耗子的踪迹,那一件件捉鼠的趣闻也渐渐淡忘了。虽说咱们有部《黑猫警长》的动画片一再提醒人们防范老鼠,可当那部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却把黑猫汤姆糟蹋的蠢笨无比,而那只叫杰瑞的老鼠反倒成了无数次战胜猫和戏弄锚的精灵,让无数的孩子对老鼠也产生了许多喜欢。

这传入的美国文化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居然颠覆了我们对猫和老鼠的基本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