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检测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之Co-IP)(1)

本文由伯小远翻译自Bio-protocol。Bio-protocol是为一线科研人员服务的期刊,其专精于遴选、发表从基础到高级,从传统到创新的各种实验方案。

摘要

烟草(N. benthamiana)是一个用于高水平、瞬时表达蛋白的良好系统。本protocol详细描述了如何在烟草叶片中瞬时表达蛋白和完成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适用于蛋白纯化、研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以及其他蛋白相关实验。

材料和试剂

1.烟草种子

2.已转入双元载体(如pCAMBIA1300、pBIN19等,靶基因带有蛋白标签,本文以3×FLAG标签作为例子)的农杆菌菌株

3.乙酰丁香酮(Sigma-Aldrich,目录号: D134406)

4.MES(pH5.6)(Sigma-Aldrich,目录号: M8250)

5.蛋白酶抑制剂(Roche,目录号:04693132001)

6.NP-40(Fluka,目录号:74385)

7.诱导培养基(见配方)

8.侵染培养液(见配方)

9.提取缓冲液(见配方)

10.TBS(见配方)

11.4×SDS(见配方)

设备

1.Anti-FLAG珠(Sigma-Aldrich,目录号:A2220)

2.3×FLAG多肽(Sigma-Aldrich,目录号:F3290)

3.蛋白G琼脂糖珠(GE,目录号:17-0618-01)

4.用于农杆菌培养的试管、摇床等

5.离心机

6.1mL注射器

步骤

1.选取生长于22℃(16h光照/8h黑暗)四周龄左右的烟草。将已转入双元载体(目的基因与3×FLAG标签相连)的农杆菌菌株,在3mL含有相应抗生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28℃、200rpm过夜培养。

2.准备诱导培养基,将LB培养基中的农杆菌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过夜培养物按1/100稀释,或者培养8h的培养物按1/25稀释)。可在早上准备好后当晚进行侵染,或在晚上准备好后第二天早上做侵染。

3.28℃、200rpm培养8-12h使农杆菌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OD=0.6-0.8。

4.将农杆菌培养物在50mL离心管中以3200×g的速度离心10min。

5.准备好侵染培养液。

6.在5-10mL的侵染培养液中重悬农杆菌沉淀。

7.使农杆菌重悬液的OD=0.1-0.3,每片叶子准备1mL重悬液即可。如果你想表达两种及以上蛋白,将每种农杆菌调好OD后混合即可。对于不同的质粒,推荐先进行预实验,通过调节OD值来控制蛋白的表达量,例如用更高OD的农杆菌来表达低丰度蛋白,用更低OD的农杆菌来表达高丰度的蛋白。

8.注射前30min,对烟草植株浇水,这样可以更容易进行注射。

9.选择合适的叶片进行注射。选择外观健康的叶片,不要使用破损的叶片。理想的叶片是嫩叶,3-5cm宽,每株使用2-3片叶片。每个叶片大约0.1g,足够检测蛋白含量了。对于Co-IP实验来说,10片叶片足够了。

10.涡旋农杆菌菌液使其悬浮,利用去掉针头的1mL注射器将农杆菌菌液注射至叶片的背面,注射时动作尽量轻柔,勿损伤叶片。侵染区域可以很容易辨别出来,因为其会被水浸透。如果用力推进注射器但侵染区域停止扩大,那就换个区域继续注射,只要能覆盖整个叶片即可。对侵染区域的数量并没有特殊要求,但一般每片叶子少于5个。侵染结束后,将植株放置于原生长环境下进行培养。

11.培养36-48h后,摘取被侵染的烟草叶片。1g鲜样一般足够。如果需要检测哪个时间点表达的蛋白含量最高,则需要进行实验确定。

12.放入研钵,用液氮研磨样品。

13.向研钵中加入提取缓冲液(见配方,2% PVPP 10mM DTT 1×PI 1mM PMSF),每克组织加约2mL提取缓冲液,放入4℃冰箱,等到粉末开始融化,并通过研磨使混合物均质。

14.将13步中的混合物转移至1.5mL Ep管中,以最高速、4℃离心10min。

15.将上清液转移至新的Ep管中,并再次离心。

16.将上清液转移至新的Ep管中,加入20% NP40至终浓度为0.15%。

17.将20μL蛋白G琼脂糖珠加入样品中,在冷室中孵育30min(珠子使用1mL提取缓冲液进行预平衡,并在12,000×g离心30s后弃上清)。

18.通过12,000×g离心30s将珠子沉淀,并将上清液转移到新管中。取60μL上清作为Input样品,作为对照,表示免疫沉淀前的样品。

19.在上清液中加入10μL anti-FLAG珠。珠子也需要平衡,同步骤17,4°C孵育3h。

20.离心沉淀珠子,取60μL上清液作为实验样品。

21.用1mL提取缓冲液(含0.15% NP40)清洗珠子3次。清洗步骤是:加入1mL提取缓冲液,4°C、12,000×g离心1min来沉淀珠子,丢弃上清液。

22.再加入100μL稀释的3×FLAG多肽,冷室孵育1h(在含有1mM EDTA和1×蛋白酶抑制剂的TBS中稀释3×FLAG储存液至1/10的浓度。溶解于TBS的2.5mg/mL 3×FLAG储存液可在-20°C下储存多年)。

23.离心以沉淀珠子,将上清液转移至干净的Ep管中。向上清液中加入35μL 4×SDS上样缓冲液。该部分是含有纯化后的免疫沉淀蛋白的洗脱样品。将60μL 1×SDS上样缓冲液加入含有珠子的Ep管中。珠子可能含有无法洗脱的残留蛋白质。

24.在Input组和实验组样品中加入适当体积的4×SDS加载缓冲液。将所有样品在95-100°C下煮沸5-10min。并使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样品。

数据

以下为一个典型的Co-IP实验结果图。

常用检测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之Co-IP)(2)

图1 Co-IP检测bHLH84-HA与SNC1-FLAG的相互作用 (Xu et al., 2014)。

注:

1.在Co-IP实验中必须有阴性对照。对于单个的蛋白质免疫沉淀,以表达空载体作为阴性对照。对于两种或多种蛋白的免疫共沉淀,建议将不含诱饵蛋白的空载与含有猎物蛋白的相关载体一起表达。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可以包括更多的阴性对照。

2.尽管IP的效率在不同的实验中可能略有不同,只要蛋白被拉下,免疫沉淀实验就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

配方

1.诱导培养基

常用检测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之Co-IP)(3)

2.侵染培养液

常用检测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之Co-IP)(4)

3.提取缓冲液

10%甘油

25mM Tris-HCl1mM EDTA

150mM NaCl

4.TBS

10mM Tris-HCl

150mM NaCl(pH7.4)

5.4×SDS

200mM Tris-HCl(pH6.8)

8% SDS

40%甘油

0.04%溴酚蓝

400mM DTT

伯远生物可提供以下技术服务

Co-IP(用于验证蛋白-蛋白相互作用)

IP-MS(用于寻找已知蛋白和未知蛋白的相互作用)

好文推荐

也许你离高分文章就差一个Co-IP!

Co-IP与信号通路研究

References:

Moffett, P., Farnham, G., Peart, J. and Baulcombe, D. C. (2002). Interaction between domains of a plant NBS-LRR protein in disease resistance-related cell death. EMBO J 21(17): 4511-4519.

Van den Ackerveken, G., Marois, E. and Bonas, U. (1996). Recognition of the bacterial avirulence protein AvrBs3 occurs inside the host plant cell. Cell 87(7): 1307-1316.

Xu, F., Kapos, P., Cheng, Y. T., Li, M., Zhang, Y. and Li, X. (2014). NLR-associ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bHLH84 and its paralogs function redundantly in plant immunity. PLoS Pathog 10(8): e1004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