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是围绕“提问”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是继三年级“预测”后的第二个阅读策略单元。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有助于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状态,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编排本单元旨在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培养问题意识,提高阅读能力。围绕提问策略,本单元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有童话、说明文、散文等不同文体类型,引导学生在阅读不同类型文章时都能够主动提问。
每篇精读课文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提问的方法。其中,《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大胆提问。
一、作者简介: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生于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幼年未进过正规学校,十四岁时独自去哥本哈根,在剧院里打杂。后来在一些艺术家的帮助之下才正式上学。他刻苦学习,终于成为著名的童话作家。
文学成就: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被尊为“现代童话之父”。
主要作品:《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人生格言:有了一些小成绩就不求上进,这完全不符合我的性格。攀登上一个阶梯,这固然很好,只要还有力气,那就意味着必须再继续前进一步。
二、学习目标
1、认识“豌、按”等10个生字,会写“豌、按”等12个字,会写“豌豆、按照”等16个词语。
2、阅读时能积极思考,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提出自己的问题。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三、学习生字词1、会认字本课要求认识10个生字。
其中,“囚”适合随文识记,可以在学到“因”字相关段落时,根据会意字的特点,发现字形结构,联系课文内容进行理解:“人”在框里,就像人被关在一个牢房里,也像第五粒豆钻进了长满青苔的裂缝里。“僵、框”读好后鼻韵母,认清字形。“僵、框”都是左右结构,“僵”右边有两个“田”,“框”右边是半包围结构。
2、会写字书写“豌”字时注意左窄右宽,豆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恐、曾”都是上下结构。“恐”字下面的心字底要写得扁平,卧钩起笔与
左边第二画竖的起笔齐平。“曾”字上半部分笔顺要写正确,先写中间的短竖,再写短竖两边的点。
3、生词建议预习时不要直接查词典,可以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先猜测,再通过查词典验证自己理解的是否正确。
(1)僵硬:(肢体)不能活动。
(2)笕:横安在屋檐或田间引水的长竹管。
(3)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4、多音字(曾、裂、称都是多音字,如图)
四、学习课文
学习时,先以读为主,通过默读、大声朗读、边读边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感受作者对星空的依恋和热爱。可以结合几个问题理解课文。
1、主要内容本文讲述了豆荚成熟裂开后,五粒豌豆飞到广阔世界中所经历的不同生活。课文重点描写了第五粒豌豆的神奇经历,它落进顶楼窗子下一个长满青苔的裂缝里,慢慢发芽、开花,带给病床上的小女孩生机和活力。
2、段落大意本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12自然段)写豆英成熟后,五粒豆被一个男孩当作玩
具枪的子弹,在射出去之前各自锺憬未来。
第二部分(13-21自然段)详细讲述了第五粒豆落在顶楼窗子下面一个长满了青苦的小缝里,顽强地生根、长叶、开花,使病床上的小女备受鼓舞。
第三部分(22-24自然段)简述其余四粒豆的命运,然后写小女孩伴随着豌豆花的盛开拥有了健康和快乐。
3、课文分析
故事以五粒豌豆的对话展开,生动讲述五粒豆怀揣美好愿望的曲折经历,其中第五粒豆的经历最神奇,竟然从“一个囚犯”变成了“一个小花园”,带给小女孩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那粒想飞进太阳的豌豆落进脏水沟里涨得大大的,仍觉得自己最了不起。一个豆英里同时蹦出来的五粒豆却拥有不同的命运,故事结尾温馨又富有深意,耐人寻味,给读者极大的思考空间。
课前的学习提示和课后题都围绕提问策略展开。学习提示和课后第一题意在鼓励同学们大胆地提问,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思考。课后第二题引导同学仿照问题清单,整理同学提出的问题,从中学习提问方法。右侧的泡泡提示既可以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问,也可以针对全文提问,引导同学们不只关注局部,也学会在阅读的时候关注整体,这是本课学习提问的主要生长点。
问题清单中的第一二个问题是针对课文部分内容——情节发展和看似矛盾之处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指向对比阅读,比较五粒豆的经历,是针对全文提出的省略号则提示还可以针对部分或全文提出其他问题,引导同学们再读课文提出更多的问题。课后第三题旨在通过问题,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
课文中有一幅插图,展示了故事的结尾一一小女孩趴在窗前含笑轻吻豌豆叶的情景,同学们可以结合故事的结局,思考豌豆苗生长与小女孩恢复活力之间的联系。
我是@小v老师谈教育,小学语文老师,如果你觉得我的分享有用,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