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朝代消亡的原因?很多人会率先想到《三国演义》开篇所讲,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东汉灭亡的经历(东汉灭亡的具体原因)(1)

诚然,朝代之间的灭亡,有相似的地方。后人也会习惯性的总结一个朝代消亡的问题所在,比如,秦朝和隋朝,暴君亡国,社会负担过重;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宋朝军事衰落外敌入侵双重压力;清朝闭关锁国不学习先进科学。

如果我们只是从历史总结中的片面认为这就是朝代灭亡的具体原因,未免太不对历史负责了。每一个朝代的消亡,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具体灭亡的原因所在,今天先来分析,东汉灭亡的具体原因。

东汉这个朝代,说熟悉挺熟悉,东汉末年分三国,是每个人都津津乐道的故事。

说陌生也陌生,请问东汉王朝,在不翻书查资料的前提下,你知道熟悉东汉几个皇帝,东汉内政如何?

当然啦,类似熟悉东汉有几个皇帝,这么生硬的历史知识,知道和不知道,区别并不大,没啥意义。

但是进一步去想,似乎东汉的皇帝真的挺陌生,东汉的开创者汉光武帝刘秀;将佛教引入中原的汉明帝刘庄;然后就直接跳到东汉末年,汉献帝悲悯可怜的一生。

东汉灭亡的经历(东汉灭亡的具体原因)(2)

有没有觉得,对东汉皇帝的了解,真的非常匮乏。

有朋友得问,了解朝代的皇帝有什么用?我的答案是,这是读历史很重要的一条线索,串联历史的重要语码。

尤其是东汉历史,皇帝这个身份,尤其特殊,除了前三位皇帝外,其他在位皇帝,要么在位时间很短,要么在位时间很长,在位时间长的皇帝多半少年登基,被外戚太后手握实柄,等同傀儡。

分析东汉灭亡的具体原因,从两个角度。

皇帝昏聩,外戚甘政,宦官当道

东汉的皇帝除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他的儿子孙子,开创了明章之治外,其他皇帝都没有什么重大特点,换言之,皇帝水平不仅很一般,甚至很昏聩,从光武帝的孙子,汉章后期开始,放纵外戚和宦官,给东汉后面的皇帝埋下了祸根。

东汉灭亡的经历(东汉灭亡的具体原因)(3)

汉章帝驾崩后,9岁的皇太子刘肇即汉和帝登基,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汉和帝联合宦官扫灭窦氏戚族,但汉和帝英年早逝,27岁驾崩。

结果由他刚满百日的儿子汉殇帝继位,由邓太后把持朝政,殇帝早夭。

邓太后扶持10岁的汉安帝(章帝之孙)登基,汉安帝在位19年,大部分时间的实际政务都在邓太后之手。

汉安帝晚期,邓太后,死后,汉安帝扶持自己的宦官团队。宦官又和外戚梁商合谋。

东汉灭亡的经历(东汉灭亡的具体原因)(4)

等安帝儿子汉顺帝上位后,梁太后正式登场,出身世家大族的梁氏把持东汉20多年。

此后的汉冲帝和汉质帝,在位总共不到2年,梁氏大将军梁冀扶持14岁的刘志(章帝曾孙)为帝,即为汉桓帝。

东汉灭亡的经历(东汉灭亡的具体原因)(5)

汉桓帝登基13年后,终于找到机会诛杀甘政东汉王朝3位皇帝20多年的梁氏家族,紧接着又是一拨宦官当政,桓帝杀诛杀梁氏家族靠的是五个宦官,诛杀梁氏有功,汉桓帝封其为五侯,终于自己掌握了权力,但汉桓帝是个暴政皇帝,鱼肉百姓,汉桓帝无子,汉桓帝的窦皇后,便扶11岁的汉灵帝(章帝玄孙)登基,灵帝在位21年 ,已是内忧外患。

东汉皇帝的特点,自汉章帝后,其余皇帝的登基都在14岁内,先帝早亡,太后作妖,外戚掌权,皇帝昏聩无能,即便有像汉桓帝这样掌握权柄, 加强集权的皇帝,但本身无才且无德,又将宦官推上了权力的巅峰,历史来回重演。

东汉皇帝,总在和太后和外戚之间周旋权力,幼年登基的皇上,身边唯一能依仗的人,便是宦官,宦官在皇帝和外戚之间成长,宦官当道是东汉历史上猖獗最甚时期。

军阀崛起,军事力量失控

如果说皇帝无能昏聩,外戚频繁甘政,宦官当道是东汉灭亡的根本原因,根子上烂了。那么军阀崛起,就是东汉灭亡的直接原因。

军阀为何崛起

如果翻看《后汉书》孝灵帝纪的史料记载,会发现有两样东西,特别显眼。

其一,地震。

二月癸卯,地震,海水溢,河水清。

六月,北海地震。东莱、北海海水溢。

辛丑,京师地震。

己未,地震。

夏四月丙辰,地震。

京兆地震。司空袁逢罢,太常张济为司空。

秋,表是地震,涌水出。

其二,瘟疫。

二月,大疫。

二年春正月,大疫。

大疫,使中谒者巡行致医药。司徒许训免,司空桥玄为司徒。

二年春正月,大疫,使使者巡行致医药。丁丑,司空宗俱薨。

二年春,大疫,使常侍、中谒者巡行致医药。

根据《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可查,汉灵帝在位21年,发生7次地震,5次瘟疫。

瘟疫对应的时间线,大概是,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每隔2-3年,总共五次爆发瘟疫流行。

电视剧上经常演,天子失德,灾降下民。说的是,天下之所以有这么多祸事灾难,全是因为天子无德,品行无端造成,往往这个时期,打着正义之师起义的旗帜,揭竿而起。灾难代表着王朝已殁。

东汉灭亡的经历(东汉灭亡的具体原因)(6)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黄巾起义声势浩大,领头人张角以末世论声讨东汉政权,以太平道为信仰吸纳教众,迅速集结30多万人,洛阳起兵,兵出八路,但维持的时间,仅9个月便败亡。

但这出农民起义的意义异常重大,为了镇压黄巾起义,平息叛乱,东汉不得不军权下放,军权下放后,各地拥兵自重,军阀崛起,军事力量失控。

东汉灭亡的经历(东汉灭亡的具体原因)(7)

参与镇压黄巾起义的东汉将领的有,何进,皇甫嵩,孙坚,曹操,董卓,等到黄巾军被干死后,大将军何进杀宦官,引董卓入京,后面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董卓是东汉灭亡的罪魁祸首,废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各路诸侯崛起,最终形成三足鼎立局面,群雄割据,东汉至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人口锐减最明显的朝代之一。

东汉灭亡的经历(东汉灭亡的具体原因)(8)

公元157年,汉桓帝永寿三年,10,677,960户,56,486,856人,即为5600万人口。---《晋书·地理志》。

到公元263年,一百年的时间,根据《三国志》《通典》等史料记载。人口只剩下不到800万人。

其中,蜀汉刘婵(263年),民户280,000户,940,000人。带甲将士102,000,吏40,000人,总计1,082,000人。---《三国志·蜀志》。

魏元帝(263年),灭蜀之前,663,423户,4,432,881人。灭蜀之后,943,423户,5,372,881人。----《通典·食货》。

吴后主孙皓(280年),民户523,000户,2,300,000人。带甲将士230,000,吏32,000人,总计2,567,000人。---《三国志·吴志》。

也就是一百年的时间内,人口从5600万减到800万,消失了85%的人。

后记

东汉消亡是多种弊端的集中爆发,东汉皇室内部的格局比任何一个朝代,都要乱,汉章帝之后,东汉皇权荡然无存,太后问政,外戚把持,皇帝们要么英年早逝,要么崇信宦官,禁锢贤臣,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外部环境,地震加瘟疫,赶上黄巾起义,中央无能,地方崛起,东汉的真正矛盾,并非黄巾起义,而是中央和地方之间不可协调的矛盾。

东汉灭亡的经历(东汉灭亡的具体原因)(9)

总结东汉灭亡的具体三个原因,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军阀崛起。其中军阀崛起又有两个原因,瘟疫横行,黄巾起义,迫使军权下放镇压起义,形成对抗中央的军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