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城所城鸟瞰图,中间空地为昔日衙署和校场所在地。
城隍庙对面的古戏台。每年正月十三,大城所城里的人都会请来戏班在古戏台演潮剧酬神。
大城所城示意图
保存最为完好的朝阳门,大榕树的气根已经深深扎进“丁”字形城垣里。
大城所城鸟瞰图,它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城堡之一。
正对朝阳门的龙尾王庙。
南门外六孔井。当地人认为“先有井再有城”。
老墙上据传是明代的刻石。
直播二维码专题二维码
大城所城,古称大城守御千户所,位于潮州市饶平县东南沿海所城镇小金山南侧。明洪武年间,为抵御倭寇、防范海盗、安定海疆,朝廷于全国沿海线设置卫所城。大城所城设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由百户顾实创筑。面积约2600市亩,建成面积430.67市亩,城坦高2.7丈,周长643丈,厚1.6丈,外有护城河环绕。东西南北设石拱门,城门皆建城楼,四角建敌台,内有三街六巷,中心街呈“十”字形,为千户所。史料记载“设正千户2员,副千户3员,百户10员,镇抚1员,旗军1225员”,是明清闽粤海防军事重地。清雍正九年(1731),大城所城裁并归饶平县管辖,所城即变成地方聚落。现有居民约7600人,大多为明清时期驻城官兵眷属后裔,也有闽粤近城移民,有杨、陈、刘、林、张、许诸氏。大城所号称粤东第一城,迄今有620多年历史,是广东境内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堡。
大城开筑国初明,方垛骑龙绅胄荣。
前辟金门吞澳海,后环琉岭枕漳嵘。
马头含铁右骑壮,凤髻铸金左翼成。
百雉世封膺大号,岭南边海倚南城。
——明成化国子监佐教曹宗《大城所》
曹宗不愧为潮州著名的才子,寥寥数语,不但写出了由闽入粤的首座海防所城——大城所城的来历,也写出了其地势险要、战略地位重大。
朝阳望海雄风犹在,“三街六巷”藏掖昔日传奇
根据史籍记载,大城所城始建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曾于嘉靖十七年(1538)、崇祯十年(1637)、康熙元年(1662)、康熙八年(1669)四次重修,古城虽然历经620多年沧桑,但雄风犹在,现四周城墙尚存,四城门完好,成为全国尚存明代所城遗址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城堡。
最能彰显大城所城的身份和地位的是东门,称“朝阳门”。东曰朝阳,意思是初升的太阳。城门上雄踞着一株不知树龄的榕树,枝繁叶茂,城墙在古榕的荫护下更显古老,它们相互依存,默默地凝视着进出城门的人和车。向导刘敬生先生带领南都记者一行人走上了东南隅敌台遗眺望,远处大埕湾一览无遗,蓝天白云下,临风而立,自然心旷神怡。刘敬生先生介绍,原东西南北四墙隅各建有敌台,用以御敌与观察,民国年间,4座敌台先后被台风摧毁了。
古城仍保存着外方内整的城堡平面及田字形道路骨架,“三街六巷”的棋盘式路网格局。何为“三街六巷”?“三街”是指东门街、西门街、南门街,“六巷”是指北门巷、先农巷、城隍庙巷、庵堂巷、猫跳巷、石狮巷。虽说是“三街六巷”,但实际上古城里大小街巷共23条,而十字街头是“三街”与北门巷的交会处,也是古城里的制高点,据说跟与此八里之遥的风吹岭明代“雷震关”海拔高度相同。
南都记者发现,“三街”容易理解,但为什么独有北门称“巷”呢?刘敬生先生为我们解惑:原来昔日“三街”皆有商铺,惟独北门巷没有商铺,仅做柴草生意,故称巷不称街,再者北门靠近金山、廖公山,北门巷便成为寿板入城、灵柩出殡必经之路。除了北门巷,这里的巷道命名很有特点,譬如猫跳巷形容巷道狭长,七曲巷是因为巷道里有7个弯,石狮巷当年居住的军民从南京石狮巷迁来,因怀念故乡便在巷口置石狮,马石巷的巷口那块上马石是大宅主人身份的象征……果然,这里的大街小巷都藏掖着昔日传奇。
古色古香的建筑总能吸引住人们探寻的眼光。所城内的民居样式多种多样,有六成为传统民居,既有简约的明式建筑,也有华贵繁缛的清式建筑,还有中西合璧的侨房,由古及今,几乎荟萃了潮式建筑的样式,见证了“京都帝王府,潮州百姓家”的建筑风范与气派。刘敬生先生专门带领我们拐到西门附近的杨氏古民居,只见其祖厅位于左侧,厅侧有四座房舍,形成“五门相通”格局,谓之“五福临门”。“为什么要五门相通呢?这跟整座民居最里面有一口古井,一家人用水都靠它,旁边还有一条‘火巷’。他们把5个门打通,也是见证了他们一大家子人的心心相通。”
说到古井,刘敬生先生提到了当地人有句俗谚,说“未有城先有井”,这说明古井跟古城的历史一样悠久。大城所城尚存66口古井,其中六孔井1口、四孔井3口、双孔井3口、单孔井59口,分布在老街古巷、宅院与城脚。在一众古井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自然是南门城脚附近的六孔古井,井上覆盖着3条石板,板石上开凿了6个圆洞供取水,走近井口,透过清洌明净的井水,可见井墙上的条石交错砌筑。刘敬生先生告诉我们,所城的人去世了,子孙会披麻戴孝到古井边,打水回家为逝者净身。
城隍庙里有座一年只演一出戏的古戏台
大城所城里的民众信仰很多,所城里的大大小小庙宇道观有20多座,甚至还有一座基督教堂。
据刘敬生先生介绍,所城里的老人最看重的还是城隍庙,因为里面供祀的是建城功臣百户顾实。据《东里志》载,洪武三十一年(1398),倭寇进犯东里,百户顾实开门迎百姓入城避难。顾实创城及卫民有功,因此受到朝廷的嘉奖和百姓的拥戴,被奉为城隍神。每年的正月十三,大城所的民众都会从城隍庙请出城隍爷和夫人神像出来巡游一次。有意思的是,城隍庙前厅梁间悬挂着一把算盘,上刻“不由人算”,算盘中档拨上一珠,算盘两旁有对联云:世事何须多计较,神天自有大乘除。
城隍庙的正对面是一座古戏台,戏台坐南朝北,前台后室,面阔11米,进深7米,建筑面积77平方米。据刘敬生先生介绍,古戏台至今还在使用,但每年只用一次,就是正月十三演戏酬神。“每年的正月十三,我们都会请来戏班在古戏台上演潮剧《京城会》,给大城所内7个社里的众神看,祝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合境平安。观众都是以各社里的长老居多,但也有一些群众或善男信女点香祭拜。”
校场变身露天剧场,曾多次召开万人大会
作为军事卫所城堡,自然少不了衙署和校场。大城所的衙署和校场遗迹位于所城内东门街中段,面积约4800平方米。1950年在这里建筑了露天土戏台,20世纪50年代常在这里召开万人大会,1974年改建为露天剧场,戏台面积243平方米,三面用石柱支撑四坡面屋顶,中央木载嵌接木梁架,建筑形式较为独特,古城里的人称之为“大衙戏台”,以便与城隍庙古戏台区别开来。20世纪80年代,由于校场部分场地被划为宅基地,校场已不复原来那么大面积,但自空中鸟瞰,仍然是古城里最大一块空地,自成一景。向导刘敬生先生透露,现在的大衙剧场成为社区举办非遗活动及文体活动场所,所城的人吃过晚饭会来这里聚集跳舞,社区也在这里举办一些民俗文化活动。
在许厝巷头尚存古驿站一座,两层楼,四坡面屋顶,灰瓦覆面。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大城所城的古驿站一楼如今已经变身小商铺,二楼住人,但明代建筑的框架仍在,仿佛在诉说着昔日荣光。
大城所城里如今住着7600多人,多为老人和小孩,年轻人多到外面“闯世界”。居民中有33多个姓氏,人数最多的是杨、刘、陈、林,我们的向导刘敬生先生便是原籍福建泉州刘姓的二十一世孙,年轻时也曾外出工作,近年来回到古城居住。他说,城里的老一辈人之间几乎都认识,见了面都会点头示意,甚至寒暄几句。我们一行人在大街小巷穿行,偶尔会在狭窄的巷道与当地人相逢,相互避让时,只见他们神色如常,并不以为忤。刘敬生先生解释说,大城所城声名在外,每年都有很多摄影发烧友在这里流连忘返。
古城“非遗”
游旱龙,吃鼎翻
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潮州各地都有赛龙舟的习俗。而在大城所城,人们却用另外一种方式欢度佳节——“游旱龙”。所谓游旱龙,就是抬着用纸和竹片糊成的“龙舟”,在古城的三街六巷巡游。当地有俗谚曰:“张果老活到一百三十九,唔北看着龙船街上走。”
那么,为什么大城所城的民众不为龙舟竞渡,而要采用游旱龙的方式呢?根据《东里志》记载,明初大城所城的龙舟竞渡是在溪河中进行的,到了明代中期,随着海岸线外移,溪河淤塞,龙舟在溪河中竞渡不能维持,当地军民就别出心裁地制作“旱龙”,即用竹片和竹篾制作“旱龙”骨架,外面用牛皮纸及彩色纸粘贴成有头有尾的大龙舟,船上插着五彩旗帜和吊挂着许多绣球。每年五月初一至初六,结彩龙舟由青年人抬着在城里的三街六巷中巡游,并配以粗犷雄壮、气势磅礴的潮州大锣鼓和富有特色的文艺表演。
有意思的是,五月初一至初六6天的时间里,每天巡游的旱龙舟的颜色、地点也各不相同,从活动第1天到第6天,旱龙舟的颜色依次为粉红色、赤褐色、青色、紫色、红色、黄色,分别代表了城隍庙社、北帝庙社、关帝庙社、华光大帝庙社、天后宫社、鹤松庵社6家庙社供奉神明的不同。
2015年,大城所城端午节游旱龙习俗入选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每年端午节期间,除了别具风情的游旱龙,大城所城的人还有吃“鼎翻”的习俗。“鼎翻”又叫麦熟、薄饼,原先是北方人喜爱的烙饼。明代大城所城官兵来自五湖四海,其中以北方来的军士居多。北方的官兵们喜欢用平鼎烙面饼,厚厚的烙饼卷着大葱或大蒜吃,住民不习惯这种口味,便等麦子熟了,自己磨面,用好面烙成薄饼,以猪肉、豆干、鸡蛋、绿豆芽、韭菜做馅,然后浇上酱糊,吃起来皮薄馅又香。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现在人们的吃法又有不同。端午当天,当地人会从市场买回鼎翻皮,用鲜猪肉丝、蛋丝、香菇、虾米或鲜虾、鲜鱿鱼、绿豆芽、韭菜等做食材,炒熟盘中或盆中,用咸酸梅、冰糖、豆油、猪油、芝麻粉、五香粉、面粉做成酱糊,备白糖、花生末、辣椒粉。食用时先取鼎翻皮,摊平于盘子上,自选桌上的鼎翻菜,浇上酱糊、白糖、花生末等,然后前后左右折卷成条,这样才是最正宗的吃法。
总策划:戎明昌
策划:王卫国 王佳
执行:刘炜茗 陈伟斌
学术支持:黄挺
专题统筹:周佩文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陈悦
本期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马强
本期直播:南都、N视频记者 马青 阮增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