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每个人都只有一条命,钱玄同却整整“死”过三次,纵观历史,也算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了。而且,这背后还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有趣故事。

人到四十就该死几弟弟(人到四十就该死)(1)

(钱玄同)

第一次“死”:

钱玄同曾经年轻气盛,最厌恶年纪大的人,认为他们总是倚老卖老,固执又专制,曾有过激言论:“人到四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

1927年,钱玄同自己到了40岁,却不想去死,为了缓解尴尬,这位营销鬼才便计划在《语丝周刊》上做一期《钱玄同先生成仁专号》,邀请文化圈的好友们写写挽联、祭文之类的,通过幽默文字游戏的方式,娱乐大众,顺便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可是,当时正赶上了“东北王” ”张作霖入主中原,谁知他进京主政后,大搞白色恐怖,于是这个已经策划好的专刊就没有发出去。

岂料,在与南方交换广告时,这个专刊的要目却被南方某刊物看到并刊登了出来,结果被不明真相的读者们信以为真,互相转告,钱玄同全国各地的朋友和学生便纷纷致电哀悼,上演了一出祭奠活人的闹剧。

人到四十就该死几弟弟(人到四十就该死)(2)

(钱玄同照片,时年49岁)

事后,文坛两大主咖胡适和鲁迅纷纷写诗调侃。其中胡适写道:

该死的钱玄同,怎么至今未死。

一生专杀古人,去年轮到自己。

可惜刀子不快,又嫌投水可耻。

这样那样迟疑,过了九月十二。

可惜我不在场,不曾来监斩你。

今年忽然来信,要作成仁纪念。

这个倒也不难,请先读封神传。

回家先挖一坑,好好睡在里面。

用草盖在身上,脚前点灯一盏。

草上再撒把米,瞒得阎王鬼判。

骗得四方学者,哀悼成仁大典。

年年九月十二,到处念经拜忏。

度你早早升天,免在地狱捣乱。

这首诗写于1928年,题曰《亡友钱玄同先生成仁周年纪念歌》。其中的“一生专杀古人”涉及到钱玄同的思想主张,他不仅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反儒家,还主张彻底西化,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至于文中提到的“九月十二”,其实是钱玄同的生日,四十岁就该枪毙,那么生日就是忌日喽。

胡适与钱玄同一起在北大教书,又一起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二人关系非常好,所以玩笑开得虽然确实比较大,但并无恶意,完全是善意调侃。如果当年的《钱玄同先生成仁专号》真办成了,胡适的这篇“大作”肯定会被收录其中的。

人到四十就该死几弟弟(人到四十就该死)(3)

(胡适)

鲁迅则写道:

作法不自毙,悠然过四十。

何妨赌肥头,抵挡辩证法。

补充说明一下,钱玄同不但说过“人过四十,就该枪毙”,还说过“头可断,辩证法不可开课”,因为他是反对辩证法的。另外,钱玄同身体比较肥胖,尤其是头大脸圆。三者加在一起,成了鲁迅调侃的素材,于是写了这么一首打油诗。

值得强调的是,与胡适的纯调侃不同,鲁迅与钱玄同确有过节,他是真的在讽刺钱玄同,旨在批判当时的文人说话不负责任、不计后果的偏执个性。

人到四十就该死几弟弟(人到四十就该死)(4)

(鲁迅)

第二次“死”:

11年后的1938年夏天,汉奸文人、伪古物陈列所所长钱桐病故于北京,汉口的英文报纸《楚报》误将钱桐当成钱玄同,发了讣告。当时正值战乱年代,各地之间,特别是沦陷区与非沦陷区之间,消息并不十分通畅,所以南方学界再次信以为真,纷纷发唁电、送挽联。此时钱玄同正在病中,家人收到东西后怕他忌讳,便偷偷给烧掉了。

第三次死:

半年之后,也就是1939年1月17日,钱玄同为了解决李大钊子女去延安的路费问题四处奔波联系,结果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病逝于北京德国医院,年仅52岁。这一次,是真的死了。

(本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