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通往一带一路(祁县通往一带一路)(1)

作为“中国酥梨之乡”的祁县,全县酥梨面积达15..7万亩,年销售收入达7亿元,先后销往新西兰、英国、加拿大等17个国家和地区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该县发展和农民致富的强力引擎。 (资料图片)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在地球村拥抱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浪潮中,三晋大地与国际间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7月26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7月10日我省祁县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复为“省部共建‘一带一路’中小企业特色产业合作区”,成为全国首家“一带一路”中小企业合作区和第十三个中小企业中外合作区。这不仅给祁县发展带来了宝贵机遇和重大平台,更能有效提升晋中市乃至全省中小企业对外交流合作程度,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地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抢抓政策机遇

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是我省积极落实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精神的重要内容。今年4月,中办、国办下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在此之前,工信部已在全国批复设立12个中小企业中外合作区。

在前期缜密的考察调研基础上,祁县抢抓政策机遇,主动对接省小企业发展促进局,向工信部申报设立“一带一路(祁县)中小企业特色产业合作区”。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经过长时间的沟通、对接、汇报,2019年4月25日,工信部组织专家组对方案进行了评审,并一次性通过。7月10日,工信部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一带一路”(祁县)中小企业特色产业合作区。

“这是由山西省和工信部合作共建的对外合作区,也是全国首个以‘一带一路’命名的国家级中小企业中外合作区。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省小企业发展促进局局长李东洪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和示范作用,积极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小企业产业合作的新模式、新途径、新举措,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品牌、服务走出去,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资金、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努力把合作区建设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

创新示范引领

记者了解到,祁县地处晋中腹地,是晋商重要的核心区域和万里茶道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祁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紧抓机遇、认真谋划,科学布局、主动对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要素的融合发展为核心,在玻璃器皿、酥梨、碳素、水泵四大行业大力开展对外贸易和交流,初步形成了以加工型、出口型为主要特征的对外合作模式,逐步打通中南亚及欧美市场通道。

据了解,如今的祁县已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46个,全县外商投资企业达到25户,利用外资总额突破22亿元,共有自营出口企业131户,外贸出口额达21亿元。

“合作区建设以祁县玻璃器皿特色产业为依托,面向‘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深入开展产品、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和示范作用,积极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小企业产业合作的新模式、新途径、新举措。”祁县县长冯耀黎表示。

具体来讲,就是建设目标按照“一年有起色,两年见成效,五年成体系”的总体安排,大力调整和优化合作区产业结构,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建立中外中小企业领域的双边互动磋商机制,加快合作双方互设“驻外中小企业中心”,启动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核心区)建设,落地一批中外中小企业技术交流项目,提升中小企业产品品质,加强技术创新集成,形成以合作区为核心、辐射带动“一带一路”沿线的“一区引领,辐射丝路”空间布局。

转化潜在优势

“一带一路”合作区建设任重道远,合作区建设的主要工作也较为全面。

首先是强化两个区域承载:玻璃器皿产业集聚区,通过吸引海外先进技术与企业,建设对外合作中心与文化创意设计中心,提升玻璃器皿产业链价值;依托祁县经济开发区新能源新材料、食品、文旅产业,创新与沿线国家的中小企业协同、教育培训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等,打造开放型经济“桥头堡”。

其次是打造五大建设模式:即基于产业链、创新平台、龙头企业、品牌联盟、文化交流五个方面的中外合作建设模式。

在此基础上,合作区将重点推进八项任务:建立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建立国际技术交流和产品展示中心;建立发展研究中心;实施“千厂万店”工程;定期举办产品技术交流和产品博览会;建立对外合作交流“双通道”;对接重点国家,深化对口合作、区域合作;优化空间布局,探索双边多边人才、贸易、资金、科技合作机制。

“通过合作区这一重要的窗口,将进一步展现百年晋商‘创新进取、砥砺前行’的崭新形象,绘就人文晋中‘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美好明天。”晋中市常务副市长王建忠表示。

祁县,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千年古城”,作为晋商故里、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国际合作源远流长。从现在开始,祁县将乘开放的东风在发展的路上继续前行,成为通往“一带一路”的“晋商之光”。

本报首席记者 王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