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国最大的城市,亚太金融中心。纽约,世界金融中心。

上海和纽约历史对比

20世纪的纽约vs上海(当今实力和未来发展对比)(1)

上海是一座年轻的城市,自1843年11月17日到2013年只有170年开埠历史。但上海地区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春秋为姬姓诸侯国吴国地,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封邑,因此上海别称“申”。

1842年,英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将上海列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以后美、法帝国主义也相继在上海强辟租界,那时的上海作为“冒险家的乐园”惨遭帝国主义的各种掠夺。

自由开放的环境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商贾贵族、文人墨客、革命者各色人等的大量涌入,至20世纪初,上海成为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以及亚洲的金融贸易中心。1927年设特别市,现为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1958年,江苏省的嘉定县、宝山县等10个县划入上海,上海面积扩大了10倍。

纽约港(New York Habour)是全美最大的港口,是当地经济和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该展厅展出1609-1889年这一时期的相关物品与影像;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通过创新的互动装置,身临其境地遇见“过去的纽约人”,漫步于历史的街道。

作为一座城市,纽约拥有众多举世艳羡的光环:美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世界金融和商业中心,两座最顶级的国际大都市之一,历史上最大的移民入口城市,多元文化的标杆,联合国总部所在地和世界外交中心。2019年,纽约被知名城市综合杂志《Time Out》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首。

1840-1865年的“骄傲之都”,以本土居民与外来移民的对抗为主题,兼有市政问题;内战结束至二战结束的八十年,纽约历经“帝国之城”、“野心之城”和“逐梦之城”,先是垄断资本与社会大众、政府部门的冲突空前激化,随后进步主义与保守主义之争跃居首位,最后,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的冲击将政府干预和自由市场的冲突推到漩涡中心。

二战后的半个世纪,纽约经历了从“世界之城”到“威胁之城”的起落,政府与市场之争反转,先是自由派得势,其后保守派复兴,社会冲突的焦点从社会反抗运动转向阶层对抗;21世纪以来,全球化浪潮之下的纽约经受了恐怖袭击、金融危机等更具挑战性的冲击,新老冲突交错,塑造了更具开放性的“躁动之城”。

上海和纽约经济产业对比:

20世纪的纽约vs上海(当今实力和未来发展对比)(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上海以建设“四个中心”为目标,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为抓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房,加快科技和体制创新,是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自主性增长音速不断增长。1992年以来,上海经济已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3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6250.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增幅达到6年来最高水平;比1990年增长3.3倍,平均每年增长11.9%。社会生产力水平稳步提升,曾和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按户籍人口和当年汇率折算的上海人均生产总值,1993年首次突破2000美元,1997年跃上3000美元台阶,2000年再上4000美元新台阶,2003年已超过5000美元,达到5642美元,继续居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各省级地区之首。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为上海经济增长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020年,上海的生产总值达到了38700.58亿元,同比增长1.7%,继续稳居我国城市首位。上海全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6340.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为2500万。上海不仅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同时还是金融、航运、科技等中心。

纽约是大家公认的世界之都,是美国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也是美国的金融中心,现在最大的经济和金融中心,纽约曼哈顿的华尔街被称为“金融”的代名词,纽约拥有纽约证券交易所,世界500强企业中有56家的总部位于纽约,包括著名的花旗银行、摩根斯坦利、高盛、摩根大通、美国国际集团等著名公司。在全球,纽约凭借着在金融和商业方面发挥着的巨大的影响力。

纽交所诞生于1792年,至今走过了200多年的历史。这里股票行情的上涨与下跌,都会与全球其他国家的股票市场产生或多或少的连锁反应。

纽约市未来2年将面临90亿元赤字,加上失业率高企,并可能解雇2万2000名公务员。 由于新冠大流行引发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促使州长柯谟最近声称要对监督纽约市财务状况的小组加强控制。媒体报道,州纽约市的预算方向愈来愈担心,即使削减数十亿元来平衡财务,但仍面临重大的资金挑战。当地官员一再呼吁国会批准救助方案,但目前仍未有定案。 现在开始出现许多跟1975年相同的情况,一旦真的如此,纽约市将陷入财政困境。」

在过去20年,由于纽约市受益于强劲经济发展,委员会每年也顺利通过其年度预算。 但自新冠爆发之后,经济情况急转直下,6月失业率近20%。 白思豪日前形容,我们的财政状况目前很糟糕,明年可能恶化。 我已经告诉纽约人,现在步入毫无选择的境地。

上海和纽约未来发展方向与目标对比:

那么上海作为我国第一大经济体,未来的发展方向会在哪呢?从地铁线路来看,上海已经非常密集,但主要集中于徐家汇、人民广场、外滩、陆家嘴等中心城区。这些区域,必然也是上海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上海中心城区的面积为660平方公里,约占到上海全市的十分之一。公开资料显示,上海中心城区包括了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以及浦东新区的外环内城区。

如果从发展潜力而言,中心城区的提升空间并不大。但如果以重要性以及战略意义而言,上海中心城区必然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向。早期的文件中,上海就提出了重点发展中心城区的“十字轴”和沿江、沿海产业带,并将郊区新城作为建设重点。

上海的十四五规划中,已经体现了上海的城市核心将是一江一河区域,这一江指的就是黄浦江,而一河就是苏州河。除了这一片核心区域外,上海还提出了五大新城的规划。有学者提出,上海的城市配置将拥有1个中心城区和5个“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规划文件中提出,上海要大力推进“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空间新格局,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打造成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上海五大新城的定位,将使得上海在人口、科技、交通等资源上出现流动。不少网友表示,上海中心城区是上海的灵魂,而五大新城将全面拓展上海的空间范围,是做大做强上海的关键。

那么上海五大新城,哪一个最有潜力呢?目前从各方观点来看,基本都没有达成一致。有学者认为,虽然南汇距离中心城区最远,但拥有临港产业,必然也是上海未来的主打方向。

20世纪的纽约vs上海(当今实力和未来发展对比)(3)

通过OneNYC2050,纽约将从建筑到街道的各方面去应对全球变暖。鼓励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等出行方式,同时要求小汽车更加环保。承诺撤出养老金对化石燃料行业的投资,以对抗石油巨头(译者注:石油公司28.9%的股份为美国国家基金所有,2014年),减少塑料,聚苯乙烯制品和一次性物品的使用。除了可持续发展,平等也是本次规划的目标。纽约正在为缩小贫富差距而努力,希望每个人都能被公共生活所接纳,确保社区的经济保障、尊严与教育资源。纽约市希望在共同前进的道路上,拉上每一个市民。

OneNYC2050旨在探索和评估纽约面临的各种挑战,制定战略以应对这些挑战,并为2050年的纽约描绘愿景。同时肯定了纽约市民公众参与的作用,认为OneNYC2050的诞生离不开纽约五大区数十场活动成千上万市民的发声。纽约会带领全体市民走上强化民主、重修基建、解决教育不公和健康不公、对抗全球气候危机和巩固社区家园的道路。

最后,规划从9个方面描绘了纽约市2050年的景象:

纽约人口将超过900万,且人口构成多元化,每天超过百万人涌入纽约工作、探索城市文化与社区,充满活力与积极的氛围;

纽约将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准备,不再依赖化石燃料,城市的建筑、交通和经济将由可再生能源供能;

纽约市民将不再依赖小汽车。城市街道将变得安全且易于通行,路权将归还给步行者,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与慢行系统;

纽约市民会拥有安全、可负担的住房。社区更加多元充满活力,空气和水质更加干净,并且有充足的公共空间;

纽约的经济能为所有市民提供保障和机会。每个纽约人都能找到一份薪资公平、福利良好且有上升空间的工作;

每位市民都能得到医疗保障;

纽约的每位儿童都可以平等的接受优质教育;

纽约的基础设施将更加现代、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