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二战经典战争片红色幽灵(战争让女人走开)(1)

英国作家肯·福莱特是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又被称为“通宵小说大师”,因为他的小说可读性强,一不小心就读了个通宵。为此,他的名字在欧美出版界是畅销的保证。

我喜欢看战争片,也喜欢看战争小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因规模之大、死伤之多,留给人们的伤痛和记忆也最深,“二战情结”使得相关题材的作品不断涌现。

《寒鸦行动》在扉页中写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特别行动处将整整五十名女特工送入法国从事秘密行动。其中三十六人经历战争后幸存,其他人则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本书献给所有这些勇敢的女性。

苏联二战经典战争片红色幽灵(战争让女人走开)(2)

作者:肯·福莱特(Ken Follett,1949-)

黑格尔说过:“艺术的使命在于用感性的艺术形象的形式去显现真实。”小说当然有虚构,但展示战争的血腥与人物命运的残酷是真实可信的。

《寒鸦行动》构思巧妙,故事集中在十天内,诺曼底登陆前夕。

主角弗立克是英国人,她六岁起开始说法语,像当地人一样地道。德军打进来之后,她喜欢的巴黎不复存在了。为此,她加入英国特别行动处,28岁成为一名高级特工,她的丈夫米歇尔是法国抵抗组织的领导人。

让我顺着时间顺序把故事捋一捋,小说极具画面感,惊险刺激,引人入胜,忍不住一气看完,酣畅淋漓。

苏联二战经典战争片红色幽灵(战争让女人走开)(3)

二战传奇女特工Krystyna Skarbek,007邦女郎原型。

第一天,1944年5月28日星期日:进攻城堡失败

弗立克和米歇尔奉命攻打圣-塞西勒广场附近的城堡,那里成为盖世太保的区域司令部,也是电话交换站。他们组织15人的武装力量,希望攻入地下室,炸掉主控机房。

为什么圣-塞西勒的电话交换站那么重要?因为柏林最高统帅部和驻法德军部队之间的电话和电传大多从那里经过,破坏它会给敌人的通信造成重大混乱。

那时图灵已经带头破译了德军使用的代码,如果他们改用无线通信,正好能破解他们的信号。

如果德国人无法使用电话线,他们就不得不使用无线电,那么盟军就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摧毁圣-塞西勒的电话交换站给了盟军一个至关重要的有利条件。

空袭不起作用,炮弹击中大楼,电话只中断几小时就很快恢复,因为电话设备和重要的长途线路放大器都安置在加固的地下室,它们没有损毁。

由于英国军情六处的情报有误,训练有素、人数占优的德军消灭了他们的进攻,击毙八人,活捉三人,弗立克带着中弹的米歇尔逃离。

苏联二战经典战争片红色幽灵(战争让女人走开)(4)

▲ 维奥莱特·绍博,从普通的法国家庭主妇成长为善于杀敌的二战女特工。

第二天,1944年5月29日星期一:同意“寒鸦行动”

弗立克深知如果盟军进攻失败就会失去欧洲,城堡是她目前唯一重要的目标,毁掉电话交换站有助于打赢战争。

弗立克飞回伦敦,向上司珀斯说了她的计划:带上一组女人冒充清洁工进入城堡,炸掉电话交换站。米歇尔的姨妈安托瓦内特是清洁女工的主管,弗立克偷走了她的通行证。

特别行动处有一个特殊部门,能够伪造任何证件,有时候他们甚至拷贝自己的证件,应急用上一两天。他们能按安托瓦内特的通行证很快做出假证来。

珀斯认为时间紧迫,要找到合适的人很难,弗立克说,这个行动成本低,即使出错又怎样?珀斯说出了他的顾虑。

“只有你最合适领导这个小组。但是,你刚完成的这趟旅行应该是你的最后一次。你知道得太多了。你来来回回已经跑了两年,你跟法国北部的大多数抵抗组织都有接触,我们不能再把你送回去了。如果你被俘了,你会把他们全都供出来。”

“这我知道,”弗立克冷冷地说,“所以我随身带了自杀药丸。”

在蒙哥马利将军手下工作的保罗赞同弗立克的计划,将军也同意了。计划代号“寒鸦行动”,由保罗负责指挥,只有一周时间筹备。

苏联二战经典战争片红色幽灵(战争让女人走开)(5)

努尔·伊纳亚特·汗(Noor Inayat Khan),印度裔公主出身,二战著名女特工。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德军那边的有个审讯高手迪特尔,他巡视时正好目睹城堡被攻击的情景,向上司隆美尔汇报,申请审讯犯人。

不幸的是,审讯什么都保证不了。聪明的犯人说起谎来让人无法核实。酷刑难以承受时,他们还会用各种天才的方式自杀。如果某些抵抗组织的安全措施很严,那么每个人对他人只有最低限度的了解,有价值的信息很少。最糟糕的是,背信弃义的盟军可能把虚假信息灌输到他们脑子里,因此,当他们在酷刑下终于屈服,招供出来的却是欺骗计划的一部分。

迪特尔擅于根据犯人特点去制定不同的审讯策略,“每个人最后都会回答,唯一不确定的是到底拖多长时间。”

迪特尔开始调整自己的情绪,他需要彻头彻尾的铁石心肠和心机策略,他不能让自己为即将施加给别人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所触动。重要的是这种办法是否有效。他闭上了眼睛,感到微妙的寂静沉入内心深处,那是一种熟悉的刻骨寒气,有时会让他想到死亡本身。

迪特尔从犯人口中得知盟军特工来到这里有“切断防护”:盟军特工会和一个代号叫“中产者”的女人接头。盟军特工和法国抵抗组织的人都不认识“中产者”,他们只需要识别标志和暗号,这就是切断防护的意义。

苏联二战经典战争片红色幽灵(战争让女人走开)(6)

南希·韦克,代号“白鼠”的著名女特工,在二战中做出不朽贡献。

第三天,1944年5月30日星期二:招募“寒鸦”

弗立克需要招募六名女组员,这是一个班次清洁女工的人数,里面应该包括一名炸弹专家、一名电话机械师来决定安放炸药的确切位置,以及一名神枪手。

她只有一天时间找人,小组要进行最低限度的两天训练。周五她们被空投到兰斯附近,周六或周日进入城堡执行任务。

弗立克回去看望妈妈,她妈妈是男爵的管家,男爵在意大利作战,男爵的妹妹戴安娜是唯一住在这里的家族成员,巨大的别墅已经成为伤兵休养所。

弗立克知道戴安娜是神枪手,从小养尊处优、目无纪律,但她没时间挑三拣四了。秘密行动全靠自愿参加,戴安娜是第一个被招募的组员。

戴安娜喜欢所有猎杀性运动:猎狐、猎鹿、追野兔、射松鸡,甚至包括钓鱼。如果没有更好的事情可做,她就会去打兔子。

保罗和珀斯筛选被特别行动处淘汰的面试者资料,除掉男人和不会说法语的女人,剩下只有三个名字。

莫德曾是急救护士队的司机,她长得漂亮,喜欢卖弄风情。莫德从没去过巴黎,她一直想去。为此,她立刻答应加入“危险任务”。莫德是第二个被招募的组员。

鲁比因袭警被关进监狱,在牢房里有人偷她的肥皂且袭击她,她随手捡起玻璃片插进了那人的喉咙。鲁比聪明、勇敢、意志坚定,保罗保释了这个杀人犯。鲁比是第三个被招募的组员。

珀斯认识一个会讲法语的、会撬保险柜的爆炸专家,年近四十,体态丰满,珀斯叫她“果冻”。“果冻”是第四个被招募的组员。

弗立克的哥哥马克是个同性恋者,他认识一位花名叫葛丽泰的电话机械师。电话机械师在行动中非常重要,这不是学上几天就能掌握的。

麻烦的是,谁也弄不清当破坏者进入城堡后,等待他们的到底是哪一种设备。那可能是法国或德国的,也许是两种的混合体,甚至可能包括美国的进口机械——美国这方面的技术远远领先于法国。设备的种类很多,城堡担负着各种不同功能。这里有手动交换、自动交换,还有串联其他交换站的转接交换,以及通往德国的所有重要新中继线路的放大站。只有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才能在进到里面亲眼见到时,确切分辨出它们来。

葛丽泰脱下衣服,弗立克失望地发现“她”是个男人,原来是异装癖。马克说,既然能骗过她的眼睛,就能骗过盖世太保。“葛丽泰”也是同性恋,他的爱人被纳粹抓走了,他痛恨纳粹。弗立克别无选择,她需要葛丽泰的技术。葛丽泰是第五个被招募的组员。

军情六处的西蒙推荐一位侯爵的女儿丹妮丝,她缺乏魅力且嘴碎。丹妮丝是第六个被招募的组员。

至此,小组人员集结完毕,弗立克带去集训。这群“乌合之众”身份各异,各怀目的。第一天集训,六点起床铃响了,七点半还没凑齐人。

这就是我的小组,弗立克想:一个小妖精,一个杀人犯,一个撬保险柜的,一个男扮女装的同性恋,还有一个不太灵光的女贵族。她发现这里缺了一个人,另一个贵族呢?现在已经是七点半了,戴安娜还没露面。

另一边,迪特尔从审讯中得到重要线索:代号为“中产者”的女人以及她住的房子。他抓了“中产者”,得到了接头细节。他想出一条妙计,让情妇斯蒂芬妮去冒充“中产者”,企图把盟军特工和法国抵抗组织一网打尽。

苏联二战经典战争片红色幽灵(战争让女人走开)(7)

约瑟芬·贝克(Josephine Baker),二战时被法国情报局吸收作为间谍,利用明星身份暗中搜集情报,传递信息。

第四天,1944年5月31日星期三:寒鸦集训

弗立克和葛丽泰坦言,只有她一人知道真正的任务,其他成员得到的是另一套故事:去炸毁铁路隧道。万一其他组员被捕、接受审讯,不会暴露真正的目的。

特工课程一般要三个月,但现在只有两天时间紧急集训,包括跳伞的降落技术、地图阅读和加密、枪械、徒手格斗等等。

在这短短两天里,鲁比和武器教练吉姆谈起了恋爱,保罗爱上了弗立克,戴安娜爱上了莫德。

代号为“直升机”的英国年轻特工被派往法国,了解抵抗组织的剩余力量。他与斯蒂芬妮伪装的“中产者”接上头。盖世太保急于立功,想抓“直升机”。迪特尔急中生智,伪装是“中产者”临时招收的同伴,救了“直升机”并获得他的信任。迪特尔由此了解到“直升机”使用的收发报机、收发报的时间、使用的频率和密码。

苏联二战经典战争片红色幽灵(战争让女人走开)(8)

法国电影《超级女特工》(2008年)

第五天,1944年6月1日星期四:德军获悉“寒鸦行动”

两天培训课程后,弗立克和保罗带组员去酒吧放松,其实这是一场测试。丹妮丝和一名上尉聊天,把明天的任务和盘托出。向陌生人透露任务是大忌,丹妮丝被踢出小组,弗立克只能顶上,凑够六人。

那晚还发生另一件事,“果冻”和葛丽泰争吵,“果冻”扯掉了葛丽泰的假发,弗立克不得不向小组成员公开了葛丽泰是个男人的秘密。

迪特尔跟踪“直升机”,看到他和米歇尔接头。迪特尔打算放长线钓大鱼,但“直升机”一天之内在他掌心溜走两次了:一次是接头时甩掉跟踪;另一次是发报后迅速逃离。

迪特尔已经知道“直升机”的发报信息,经过破译,他得知“寒鸦行动”六人组准备空降兰斯,其中包括对法国抵抗组织了解最多的弗立克。

苏联二战经典战争片红色幽灵(战争让女人走开)(9)

法国电影《超级女特工》剧照(2008年)。

第六天,1944年6月2日星期五:“寒鸦行动”最后准备工作

寒鸦们去更衣,她们穿用旧了的昂贵衣服,装扮成有名望的女人,以免引起盖世太保的怀疑。每人拿到一个提包,里面装着牙刷、牙膏、扑粉、鞋油、香烟和火柴,一切都是法国品牌。

弗立克提醒大家,除了提供的东西,其他什么都不能带,否则会危及生命。

法国外套通常比英国的长十英寸,细节上也有许多差别,任何疏漏都会造成致命后果,让特工露馅。因此,这里的所有服装都是从法国购买,或者用新的英国服装跟难民换来的,也有的是依照法国原样制作,然后做旧,显得不那么新。

女裁缝仔细打量葛丽泰,几秒钟就看穿了她的伪装,发现“她”是个男人。

吉耶曼夫人一耸肩,说:“比例全不对——你的肩膀太宽,髋部太窄,腿上肌肉很多,你的手也太大——这些让专家一看就看得出来。”

珀斯给每人送上一份昂贵礼物:吸烟者每人一只银烟盒,不吸烟者每人一只金粉盒,上面都有法国标志,真正遇到麻烦很容易就能典当出去,换成应急费用。

保罗给她们分发身份证、配给卡、服装券、脏兮兮的一千面额的十万法郎钞票,这些钱够买两辆福特汽车了,还有武器、塑胶炸药等。

每个女人得到了一支自来水笔,它的空笔帽里装了自杀药丸。

苏联二战经典战争片红色幽灵(战争让女人走开)(10)

《黑皮书》电影剧照(2006年)。

第七天,1944年6月3日星期六:到达巴黎,寒鸦损失两人

迪特尔安排妥当,守在跳伞的降落地点,等待寒鸦自投罗网。但弗立克的直觉发出警报:为什么下面的农村像一座鬼城,没有灯光(农民不大遵守灯光管制),面包师也没有生火(炉子没有冒烟)?她果断放弃在原定目的地查特勒跳伞,改为在沙特尔附近跳伞。

迪特尔看着飞机飞走,立刻抓了四名抵抗组织的人:他们是接机小组,包括米歇尔,“直升机”被当场击毙。

一路惊险,弗立克巧妙躲过了迪特尔的通缉,带队坐火车去到巴黎。她叮嘱大家不准离开旅店,等天亮就去火车站。

没想到戴安娜和莫德留下一张纸条,去了里兹大饭店:莫德想去,而戴安娜想讨好情人。这是找死的行为,巴黎的餐馆在占领期间照常营业,但大部分顾客都是德国军官,特工尽量不去那里。

弗立克和鲁比立即赶去餐厅,想让戴安娜和莫德赶紧离开,已经来不及了,戴安娜和莫德被抓了,弗立克和迪特尔擦肩而过。

回到旅店,弗立克告诉大家情况,她说戴安娜和莫德会马上接受审讯,她们会供出所知道的一切,必须马上离开。幸好她考虑周到,为所有人准备了一套备用身份证件。

苏联二战经典战争片红色幽灵(战争让女人走开)(11)

《红雀》电影剧照(2018年)。

第八天,1944年6月4日星期日:寒鸦到达兰斯

有些人很喜欢拷打囚犯。兰斯的贝克尔中士就是其中之一。受刑者尖叫时,他们会笑;他们制造伤残时,自己会勃起;看到受害者垂死挣扎时会体验到快感的高潮。这些人算不上优秀的审讯者,他们关注的是痛苦,而不是信息。最好的刑讯者是迪特尔这种人,他们打心眼里厌恶这种过程。

现在,他想象着将他的灵魂关在门内,把自己的情绪锁在柜橱里。他把那两个女人看作能吐出情报的机器,只要他能尽快找到开启它们的方式就行。他感到了那种熟悉的冰冷,就像一块雪花织成的毯子落在了他的身上,他知道他已经准备好了。

迪特尔审讯戴安娜和莫德。按照戴安娜提供的情报,迪特尔安排重兵把守马尔斯的铁路隧道,他最大的愿望是抓住弗立克审问她。

如果迪特尔抓住弗立克,把她送进行刑室,他就能敲断法国抵抗组织的脊梁。他需要的只是她脑子里的人名和地址。

保罗怀疑“直升机”出事了,他让报务员发出消息试探,认定“直升机”是冒充的。凌晨,他空降到法国,想找到弗立克并发出警告。他和“中产者”接头,觉得不对劲,进屋前把牙刷扔在门前,进屋后就被值班的两名盖世太保抓了。

寒鸦花了差不多一天时间从巴黎到兰斯,她们用新的假身份安全通过所有检查站。

弗立克在“中产者”的房间门口发现了保罗扔下的牙刷,引起警惕,她们击倒了两名盖世太保,弗立克枪决了斯蒂芬妮,解救了保罗。

弗立克去到酒吧,和米歇尔接头。

米歇尔不是被抓了吗?原来,迪特尔故意在审讯时不拷打米歇尔,安排运送囚犯的车出了车祸,让米歇尔趁机逃脱。

迪特尔跟踪米歇尔来到酒吧,盖世太保装作风化检查去搜查酒吧,弗立克和米歇尔在隐蔽的后门逃脱了。

弗立克再次和迪特尔狭路相逢,成功逃脱。

苏联二战经典战争片红色幽灵(战争让女人走开)(12)

贝蒂·索普,化名辛西娅,美国女特工,在二战期间大显身手。

第九天 1944年6月5日星期一:寒鸦进入城堡

迪特尔继续跟踪米歇尔,但他总是落后一步:清晨去到香槟酒厂,寒鸦已经离去了;米歇尔开着货车去火车站,买了去马尔斯的火车票。

弗立克开米歇尔留在火车站的货车前往目的地,绑架了米歇尔姨妈以及上门的清洁工。米歇尔姨妈哭了,她说德国人会把罪过推到她们头上,她们可能还会被杀死。

弗立克狠下心肠。“是的,”她说,“要不怎么说这是战争呢。”

弗立克意识到清洁工带来的带子不够大,装不完物资,她让鲁比去街对面的小店买大袋子。鲁比买了袋子,准备过街,被民兵盘问,明显要逮捕她,她用刀捅死了那个民兵。盖世太保见状扑出来抓住了她。六名寒鸦,现在只剩下三名了。

晚上七点,寒鸦走进城堡。过程不必细说,你也猜到任务成功了吧。

弗立克这时才慢慢明白过来,她们已经完成自己的使命。这让她几乎不敢相信。她想到了葛丽泰和“果冻”,她们都死了,还有戴安娜和莫德,她俩也已经死去,或正在某个集中营里等待死亡,这些都让她无法感到高兴。但她再次想到那炽烈燃烧的设备间,爆炸的停车场,内心就涌起一种狂烈无情的满足感。

苏联二战经典战争片红色幽灵(战争让女人走开)(13)

诺曼底登陆日,美军从登陆艇上跳下,涉水向海岸发起进攻。

第十天 1944年6月6日星期二:寒鸦返航,诺曼底登陆

寒鸦的任务完成了,但事情还没完。

迪特尔从米歇尔口中得到情报,知道寒鸦接机的确切时间和地点。英国深夜派出飞机接寒鸦回去,接机者要用手电筒引导飞机降落。如果接机者不用手电筒发出指令,飞机就不会降落,而是直接返回英国。

迪特尔想借这个最后机会抓住弗立克,没想到车上被绑住的米歇尔拼死按汽车喇叭,静谧中声音格外响亮,发出了警告。

这是寒鸦最后的战斗,弗立克把藏在衣服里的小刀插进了迪特尔的左眼。

最后,寒鸦顺利上了飞机返航。飞机穿越英吉利海峡,一艘艘船在诺曼底登陆。

领航员催促着他们:“你们最好快点儿,一会儿云彩就遮住了。就算你们活到一百岁,也不会再次看到这种场面了。”

苏联二战经典战争片红色幽灵(战争让女人走开)(14)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陆海空联合登陆作战,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

令人唏嘘的是,后来弗立克领导法国游击队积极对抗德军,她本应获得军功十字勋章,却因女性身份而未获批准,改为获得帝国勋章。她将勋章退回,认为她所做的一切全然不是文职事务。

苏联二战经典战争片红色幽灵(战争让女人走开)(15)

▲1944年6月6日发起登陆,至1944年8月25日盟军解放巴黎,诺曼底登陆战役宣布结束,扭转了二战的战略态势。

《寒鸦行动》把诺曼底登陆作为背景,截取登陆前夕的一个行动,以小角度去折射大事件。

肯•福莱特用精简的笔墨烘托出紧张刺激的氛围,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虚虚实实,让读者在体会宏大历史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小说的强大魅力。

诗人爱默生说过:“战争能在生死危急的关头,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在残酷血腥的战争背景下,更能感觉人性的温暖和同伴的忠诚。

人生如舞台,各种人路过,各种事上演,无穷无尽,直至终点。战争更是大舞台,所有的喜剧与悲剧都无限放大,所有人性的优点与弱点都暴露无遗。

弗立克意志坚定,行动失败了,重新计划;遇到挫折了,想办法解决;任务再困难也要完成,直至成功。她领着临时集结的“乌合之众”朝着目标一步步走下去,没有想过放弃,娇小的身躯藏着巨大的能量。

看别人的故事,看过去的历史,你忍不住想问问自己:如何活得更有意义,如何活得更有意思?太多问题没答案,大多难题解不开,那就一直走下去吧,岁月会消融一切。

“一天中无限黑暗的时刻,正是无比接近光明的时刻,人生也如此。”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