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产阶层壮大

以及消费者个性化要求提高的背景下,

原创设计的崛起势不可挡“

“它或将成为温州服装未来最大的机会”

浙江服装园区设计规划常见问题(温州服装智慧转型)(1)

3月23日,温州商报连版报道 ↑ ↑ ↑ ↑

3月21日下午,

以“原创设计助推时尚产业发展”为主题

“文创 穿在温州”论坛成功召开。

温州服装行业的企业家、

设计师及本土高校学者、

专家们聚焦原创设计,

探讨温州服装的智慧转型之道。

温州企业该如何践行“原创设计”?

听听嘉宾们怎么说!

原创设计成为一股清流

浙江服装园区设计规划常见问题(温州服装智慧转型)(2)

黄瑞东 浙江飘蕾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随着当前中产阶级消费群体的崛起,个性化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大,未来市场对时尚产业的定位也要求越来越细分,诸多小而美的原创设计已成为一股清流,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像例外、江南布衣等原创设计品牌的走红,也在给市场一个很好的信号,那就是原创设计的小众产品,也可以做成大市场。

当然原创设计要走出来,并不容易,需要有稳定的风格,更要有坚定的信念。在当前,中国民族文化有许多值得挖掘的元素,原创设计的舞台很大。另外,原创设计更需要融合、整合,与当前的市场营销相结合,做好市场推广,才能让更多的人拥有它,真正走向市场。

温州人并不缺少时尚敏锐度,在全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时尚品牌皆是温州人所创。抓住此轮原创设计崛起的机遇,我们应该在温州本土树立起更多时尚品牌标杆。

原创是方向但方式可以有很多

浙江服装园区设计规划常见问题(温州服装智慧转型)(3)

黄东敏 X132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原创设计可能是温州服装业发展接下来最重要的一次机遇。

当前的市场已从过去供不应求,发展成为供大于求甚至于同质化严重。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地追求体量的扩大,温州服装最多只能停留于做世界的工厂,竞争力将越来越弱。

因此,原创设计是温州服装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转型突破非常重要的一种利器,是我们这一轮发展中的最大机遇。

事实上,原创设计并不那么难,并不仅仅是要自己埋头设计一种方法。原创的方式可以有很多:比如合作原创、收购原创、传媒原创、市场原创、价值原创等。我们完全可以与一些知名艺术家或尚未出名的艺术家的原创作品合作,取得作品的原创使用权,品牌在推广的过程中,既推出了原创,也让艺术家实现了增值,双方实现共赢;可以收购优秀的原创品牌,可以借力知名品牌乃至于社会名流。在创新的路上,最重要的是整合与分享,不一定局限于自身。

以个性化定制推进原创设计

浙江服装园区设计规划常见问题(温州服装智慧转型)(4)

张希勤 报喜鸟集团·所罗高级定制总经理

对于规模企业而言,原创是一件很让人纠结的事情:越有想像力、越纯粹的原创受众越窄。而规模化的品牌要求的是大众接受,形成销售量的提升。在这样的矛盾中,如何推广拥有自己风格的原创,也是企业这么多年来一直的探索。

过去几年,报喜鸟曾经与新锐艺术人物的艺术作品合作,推出新锐系列原创服饰,也于去年推出全国华服设计大赛,亦在市场上取得较好的反响。

目前,报喜鸟所罗定制的原创推进在这些基础上,则重点发展个性化定制,并围绕该内容,做深做透,打通整个供应链、服务后台。因为,个性化定制针对小众或者个体推出服务,更能够让品牌聚焦于产品,发挥原创的空间,更为专业。

搭建平台助推原创孵化

浙江服装园区设计规划常见问题(温州服装智慧转型)(5)

陈琦翔 温州市服装商会秘书长

当前,我们相信原创设计将成为带动服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动力之一。但是,温州的原创市场还缺乏有效的融合,原创设计师的生存空间还很艰难。温州服装设计师有两三千人,但是原创设计师却很少能够坚持。坚持原创的道路,还是任重而道远。目前,我们最欠缺的就是“平台”,在上海、深圳,好的设计师会得到各种优质资源的对接,包括各种时装周、时尚展,以及与时尚杂志对接,可以得到好的院校进修机会等。而这些,温州都很欠缺。

温州市服装商会这几年也一直在努力,希望能够为这个产业做更多的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希望推进“中国个性化定制基地”落户温州,通过制定个性化定制标准,规范产业发展。原创设计 个性化定制 温州服装制造的产业基础,希望能够成为温州服装业发展的又一亮点。

高校是原创的摇篮

浙江服装园区设计规划常见问题(温州服装智慧转型)(6)

陈明艳 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负责人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技术专委

当前,我们身处于“创意即时尚、时尚产业衍生时尚专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服装业也已从制造向智慧创造转型,原创设计成为当下热门话题。原创设计在未来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将有效拉动服装产业的大发展。服装的个性化时代,已经来临。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个高校工作者,我认为高校是原创设计的重要摇篮。虽然学生们还很稚嫩,但正因为这样的稚嫩,他们更有天马行空的创意与点子。此时,我们更需要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企业与老师的引导,让这些创意真正放出光芒。

独立设计师与市场缺乏有效的桥梁

浙江服装园区设计规划常见问题(温州服装智慧转型)(7)

叶茜 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我创立 VIVISISI 这个品牌已有近4年时间,一直在品牌中坚持民族元素,因为早年我到法国深造时就非常强烈地感受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近几年,我们通过将服装与传统艺术、非遗文化以及现代科技融合,举办了几场服装秀,受到各界的好评。

但是,作为高校教师,在设计方向上偏向探索研究性,研发的速度没那么快,想把品牌快速做大有些难。首先我们目前的客户群体偏小众,不太可能批量生产——因为供应链 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其次,开店、铺设营销网络,无论成本 上、还是精力上,都很难实现。目前我主要就是通过嫁接全球设计师平台,通过在这个平台展厅中展示产品,来承接定制业 务。

我相信很多独立设计师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与市场对接的渠道太少太单一,如果能够多一些类似的平台,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优秀设计师涌现出来。

要以市场为导向更要引导市场

浙江服装园区设计规划常见问题(温州服装智慧转型)(8)

李思思 Roll rock品牌设计总监

我们这个品牌是在2010年成立的,因为是在意大利完成的学业,对于摇滚文化非常喜爱,回国后就创立Roll rock 品牌,主打哥特摇滚风。

但很快我就发现,国内的摇滚文化基础与国外不同,消费者很难理解这种风格,因此初期常常纠结于坚持风格还是向市场妥协。

后来,我们创新了品牌的表达方式,以故事为导向,每一季推出一个故事,根据故事的不同加入新的元素,不仅统一了风格与市场问题,还通过这一形式实现了与消费者共同成长的目标。

这个过程让我感触极深:我们做原创设计要以市场为导向,但更要引导市场而非完全地妥协市场。

市场尊重原创设计师才有发展空间

浙江服装园区设计规划常见问题(温州服装智慧转型)(9)

秦海峰 银舞时装设计工作室创始人

我是 1999 年从重庆来到温州的,从事女装行业十多年,在多家温州人创办的知名女装企业里都任过职。但我出来创业从事的却是男装,对于我来说,这也是一种回归初心— —因为我自小就对服装设计感兴趣,就是希望设计出能让自己穿出个性的衣服。

以男装来说,长期以来,我们国内包括温州对于原创其实都不是很尊重,很多企业聘请设计师更多是为了抄板而非设计。国外一些很小众的品牌都能让我们抄得满大街都是。这种情况下,坚持原创设计其实是挺难的,因为无论资本还是人才都很难匹配到。

所幸的是,这两年市场情况有所好转,对于原创的认可度提高,以我们的品牌来说,慢慢地已经积累出一批较为稳定的客户,开始趋向于收支平衡。只有市场尊重原创设计,我们设计师才有发展空间。

>>>嘉宾心声

【黄瑞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温州亟须搭建一个更适合于设计师、人才成长的土壤环境。

【黄东敏】 原创设计可能是温州服装业发展接下来最重要的一次机遇。

【张希勤】 原创需要保护,抄袭成本太低,不利于原创发展。

【陈琦翔】 如果能为设计师搭建好集聚平台,相信能更进一步推进时尚产业的发展。

【陈明艳】希望能够加强校企合作,让天马行空的学生加上企业的市场引导,培养出更多优秀设计师。

【叶 茜】希望政策环境能对带有课题研究性质的原创设计,给予更多支持。

【李思思】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创设计不是一个个体,他需要的是产业的整合。

【秦海峰】 希望设计师在温州能有更多的晋升空间,比如开设计工作室的限制少些,企业与设计师的合作方式更多样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