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月渡泸

诸葛亮是真的懵了。

打了这么多年仗,治了这么多年国,他是真没想到,能让自己懵了的,居然是自己的陛下刘禅。

趁着他在外筹谋南征之际,刘禅居然四月渡泸,深入不毛,率三千甲士,一万民夫,九战九胜,七擒七纵,打得孟获俯首称臣,在南中亲自为他跳舞唱rap。

诸葛亮听说刘禅亲自带兵的时候,吓得是魂不附体,当年夷陵之败,他都不曾如此失态。

他忙问所用何将?答曰无人,陛下自将之,又问何人为谋,答只带马谡一人。

诸葛亮对着沙盘看了片刻,他知道,现在派人去追,已经来不及了,只能亲自带兵前去救援,希望陛下在马谡筹谋下,能够多撑几日。

就在他点兵聚将,忙着出兵之时,有人送来了一个锦囊。说是陛下临走前留给诸葛亮的。

诸葛亮哭笑不得,刘禅居然给他玩锦囊妙计?拆开一看,却被惊得不知所措。

信上说,刘禅自己带兵出发,不出三月,可平定南中,届时当从南中取将,回师北伐,请相父先行,传出自己亲征南中的消息,则曹魏必动心而来。末尾详细说了南中之情况,和他应对的方略,诸葛亮仔细想了想,这,怕不是马谡能想出来的——陛下身边,另有高人。诸葛亮这样想着。

刚开始的一个月,诸葛亮常收到马谡的密报,全部是吐槽陛下“胡作非为“的,比如陛下常常自己带着几个人当斥候观察地势,比如陛下一味龟缩不肯出战,但第二个月开始,马谡的密报全都是夸赞陛下惊才绝艳,有先主之风。

先主?莫非真是先主附身在陛下之身?

不,绝无此种可能。诸葛亮叹了口气:先帝可没这水平。

诸葛亮常常梦到蜀汉有两个诸葛亮,他总觉得,只要有两个诸葛亮,大汉必能光复。

现在,他的梦不仅实现了,甚至,远超他的梦想。

李世民评价杨广回关中(如果李世民附身刘禅)(1)

李世民评价杨广回关中(如果李世民附身刘禅)(2)

真.两个自己

这就是,木牛流马吗?

李世民,哦不,现在他是后主刘禅。他抚摸着那只在史书上看到过的神奇动物,不禁佩服诸葛亮的天才设计。

还有连弩,刘禅拿起来把玩着。

刚穿越过来时,他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觉得自己气力大不如前,身材走了样,直到他弄清楚,自己居然是后主刘禅,他才明白发生了什么。

既然天意如此,朕岂能做亡国之君,效乐不思蜀之举?

看着自己瘦下来的肚子,他不禁感慨:这身体还是弱了些,弓稍微重些,便拉不动了。

从南中选了几个蛮将,带了两千蛮兵,他回师,北伐。

诸葛亮的出师表送到他手上时,他看着那苍劲的字体,偷偷收藏了这份原稿——不消说,他要带到自己的陵墓里去。此前借着自己的身份,他还弄了不少张飞和钟繇的书法收藏起来。

听说陛下只稍作休整便决意北伐,刚占住街亭,打了两个小胜仗的诸葛亮立马上书劝阻,得到的却是刘禅的新战略。

屯田陇西,进取长安,三年复都,五年灭魏,十年扫平天下。相父先留陇西,再守长安,直待破魏。

诸葛亮洗手焚香,亲自拜祭先帝,向他报喜:陛下,开窍了!

二、刘禅冲阵

刘禅觉得建兴这个年号不太好听,但贞观现在也不能用——不想了,先把长安打下来再说吧。跟诸葛亮说十年一统,还是有点保守了。

上一场那人,就是张郃吗?太弱了。

魏明帝接报街亭已被占领,陇西三郡接连反叛时,便火速出兵要移驾长安,可他才走到半道,已报刘禅兵至长安城下。

曹叡几乎不敢相信这份战报——刘禅,那个著名的二代?他御驾亲征?凭几万人围住了长安?

围城?

不,刘禅是攻城。

原来400年前的长安,是这个样子?刘禅看着长安的城墙,不由感慨。

看着城下敌军的统帅,蜀汉的皇帝,就在他们面前晃荡,曹真是怎么都没想通——他们过分在意诸葛亮的动向,只顾防着诸葛亮,没想到刘禅这几千人居然能势如破竹,一路打到长安城下。最离奇的是,前些天刚下过大雨,按理说子午谷肯定是泥泞难行,这帮家伙难道是飞过来的?

最后悔的是他没有听信郭淮的建议,趁刘禅立足不稳先行击破——谁敢相信刘禅就带几千人就敢屯兵长安!等到他们发现刘禅真的只有几千人时,刘禅的后援也已经到了,虽然只有两万人不到。

从那天起,长安城和曹真都迎来了噩梦,城中一日数惊就算了,敌军明明没有围城,可他们派出去的人都被抓了,外面送过来的粮食都被截了,连援军都到不了。

郭淮正在和诸葛亮对峙,司马懿正从东吴前线火速来援——曹真知道,他如果选择固守,只要熬过这段时间,陛下亲至,司马懿赶到,刘禅不得不退。

长安城城高池固,守个一年半载也不是不可能。

可曹真咽不下这口气——区区一个刘禅,两万人不到,又是长途奔袭,劳师悬远,孤军深入,居然敢在他曹真面前耀武扬威?

蜀中数得上号的将领全都在陇西,他刘禅有什么可倚仗的?马谡吗?那个夸夸其谈的玩意?

陛下援军明日晚间便到,他要出击!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陛下,我们退吧,司马懿援军将至,不如先围郭淮?

你是觉得,司马懿援军到了,我们就会输?

我们人太少。

少?比打洛阳那会多多了,曹真司马懿,比得上王世充窦建德吗?

打洛阳?王世充?陛下,臣不懂。

刘禅摆摆手:曹真沉不住气了。

——————

长安,沦陷了?司马懿不敢相信这份战报。

曹真可有十万大军啊,虽然有不少临时的增军,但,就算是十万头猪,他刘禅捉三天也捉不完啊!

听说曹真主动出击,司马懿叹了口气:虽然不应如此,但我兵力远胜贼,贼主力皆在陇西,至不济亦可退守长安,何以如此?

答:刘禅冲阵!

按报,两军列阵,刘禅率三千骑冲阵,阵乱,刘禅深入腹地,亲冒矢石,曹真见机不可失,调重兵围之,不料所增兵不熟阵型,被敌冲乱。城中忽传曹真已败,百姓遂举城降。

用皇上做诱饵破阵?

看完这个战报,曹叡甚至开始思考,会不会陇西那个诸葛亮是假的?这个刘禅莫非是赵云假扮的?

陇西郭淮已退,关中大地,尽落蜀汉之手。下一步,兵锋直指:洛阳!

——————

陛下,丞相听说陛下冲阵受伤,寝食难安啊。

主要是,这个身子实在太弱了,不然,这两箭也不会中,这批骑兵训练也不够,马也差了些——可惜了我那匹良马啊。但你说,要不是看我中了箭,急着抓我,曹真说不定还真就退兵了。

陛下,您要的那匹马,末将擒来了。

当时乱军阵中,刘禅无意中看到敌将有一匹好马,这个蛮将见刘禅多看了几眼,掉转马头,硬是挑了敌将,将马夺来。

刘禅哈哈大笑,看到这蛮将身上受了数处创伤,起身将自己的袍子给他披上,笑道:你真是我的尉迟敬德。你没有汉名,我赐你名:敬德,如何?

谢陛下。

深夜,看着满天星斗,刘禅突然笑了起来:没有父皇,没有兄弟,这天下,还有什么可以阻拦我呢?只恨不能与那曹孟德同时,并争天下。

三、生子当如刘阿斗

孙权懵了。

听说刘禅三个月平定南中四,七擒孟获的时候,他只是一笑,说这小子有点用。

等听到刘禅攻克长安的时候,他愤怒地骂了传信者:胡说八道!

后来孙权看了一天的急报,叹了口气:生子当如刘阿斗!

他只是不明白,就算刘禅再能打仗,他哪来那么多的精兵?哪来这么多粮草?蜀中不是一向要人没人,要粮草没粮草的嘛?

如果有一个天才将领就能翻盘的话,这乱世早结束了。

但不管答案是什么,他已经决定,接受刘禅的邀请,和鲜卑,辽东一起瓜分曹魏。

不是没想过再背刺一刀——只是他明白,面对刘禅 诸葛亮,背刺,绝对是最愚蠢的选择。

没错,蜀中的局势,一个将领解决不掉——但李世民,他是一个皇帝。

在诸葛亮布下的间谍网络外,他增加了两路人,一路利用曹魏没有货币的特点,铸假币,收粮草,直接推动了曹魏的通货膨胀,本来就已经尖锐的社会矛盾,在经济恶化的局面下立刻加深。

另一路,专职在官场挑拨是非,不造反,只搞事,闹得曹魏政坛也翻了锅。

司马懿敏锐地意识到,跟之前诸葛亮的间谍不同,这次带节奏的人,带出来的节奏都是恰到好处,刺在节骨眼上,非熟知曹魏内部之人不能为。

在蜀中,他整顿经济之余,建立三省六部制,诸葛亮的担子轻了,政务却仍然井井有条。

他推广新式水利,肃清内耗的世家大族,鼓励军功,两年不到,仓廪更加丰实。

闪电收复长安后,他在关中站稳阵脚,关中人才,全被他在关中试点的文武二举收入囊中,新的十八学士很快聚齐。

诸葛亮看着日新月异的蜀汉,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似乎没那么重要——但李世民仍然无比倚重他,他在后方几乎是实权皇帝,全力维持国内稳定发展是他最重要的责任。

从前他是韩信张良萧何三合一,现在他只要当萧何即可。

渭滨的屯田,关中的粮草,投降的魏军,让蜀军扩张到了近二十万。

而刘禅也很高兴有诸葛亮坐镇后方,从前他的后方很少能有一个如此全面的人坐镇,现在给他的感觉就像是,有一个自己的分身,而且是绝不会造反的分身在大后方。

司马懿被他拖在东线看着孙权,郭淮退保潼关,张郃已死,曹真在蜀中养老——洛阳,已在掌中。

三年时间已到。

曹叡,绝望了。

四.潼关无战事

潼关守将郭淮开始明白了:刘禅肯定是被换了。诸葛亮肯定是用自己的儿子换了刘禅,不然哪来这么个天降奇才?

这个说法在蜀军中流传开来,刘禅听说后,却没有反驳,而是传出了新版的留言:诸葛亮以祈禳之术,舍14年阳寿,换刘禅聪明十年。

曹叡听说此事,忙问左右:谁会祈禳之术?

孙权更是忙问诸葛瑾,是否当真有此术?

诸葛瑾说没有,孙权忙道:孤愿舍14年寿,但求报逍遥津十万之耻。

郭淮明白,对付这个刘禅,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过往经验告诉他,刘禅可以抓住对手的每一次行动,并且精准无比的打击到。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他插入了奸细,最后大家明白了:他不需要奸细。

可郭淮没有想到,就算是一动不动,刘禅也能打得他怀疑人生。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潼关,久违了。

李世民不知道,他死后,安史之乱时,乱军就在这里击败了哥舒翰20万大军,直取长安。

曹魏在潼关聚集了20万大军,曹叡坐镇洛阳,誓与潼关共存亡。

山河锁钥,两都咽喉。刘禅手抚长风,他知道:决战时刻,到了。

司马懿已经从东线出发两天了,他要在十天内秘密赶到潼关。孙权虽然不敢再背刺,但终于被他说动,愿意坐山观虎斗,谁赢就帮谁。

就算他要动也不怕,司马懿想:东线有两万人,足够击败孙权了。

潼关,一切都取决于潼关。

——————

抓紧时间,这批鲜卑来的马都是好马。刘禅催着骑兵们加紧训练,身边聚集的新将领无不震惊于他对骑兵的熟稔和那些新花样。

刘禅只好解释说,自己自幼喜欢骑马,如卫青一般熟知马性。

老将领不禁想起传说中赵云曾在乱军中单枪匹马救回阿斗的故事。

鲜卑入寇,辽东反叛,孙权动向不明,曹魏内部通货膨胀,一切都乱了套,只有潼关,不动如山。

西线无战事,只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麾下请战多次,郭淮上表天子请战,诏不许,使持节守于城,不得出一兵一卒。

——————

陛下,攻城吧!

强攻潼关,损失会很惨重。

可我们粮草不够啊,跟曹魏拼国本?

曹魏拼不过我们,他们不是国本不够,是,信心不够。

天下哪还有第二个诸葛亮能在乱世中稳住民心和军心呢?

孙权为什么不动了?刘禅更关心这一点。他听说陆逊即将重回前线,这并不算是个好消息。

蜀汉与东吴之间使臣频繁来往。

陆逊即将接手整个东线的军权,孙权来坐镇武昌。陆逊心中盘算,以他私心,司马懿不足畏,刘禅却是足虑。助曹攻刘,方为上策!

司马懿听说陆逊要来巢湖口,曹睿命他分兵回援,可他猜想陆逊定不愿刘禅获胜,因此绝不会进攻,所以只是耽搁了半天,就继续赶往潼关。

三天后,陆逊闻报,长江水上有大量船只碎片流下,是曹魏战船。

陆逊凝神思索:潼关怎么会有战船?

不对,调虎离山!

两天后,蜀汉水军直取江夏防线,然后反扑魏军。曹魏东线上游大败。

刘禅闻报,微微一笑:药师,你这一计,千载可用。

司马懿得知战报时,蜀军已经形成合拢之势,荆州又重归蜀汉掌握,诸葛亮“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自率益州之众出”的计划,终于在刘禅手中实现。

利用好陆逊换防,曹魏东线主力集结巢湖,蜀吴使臣往来频繁的节骨眼,先用战船碎木扰乱军心,然后闪电战里应外合,突袭抢夺战线,反扑魏军。

这个计划虽然不错,但,蜀国到底是什么时候偷偷练了这么多水军?

刘禅叹了口气:修水利,一半是为了造福百姓,一半是为了练水军。水军可真是花钱啊,国库也要见底了,是时候让曹魏破产了。

五、一战除二王

郭淮彻底绝望了。

长江沿线被蜀军奇袭,司马懿不得不回援防守,鲜卑人虽已被击退,但驻军不能来援,纷纷去了辽东。周边不断反叛,响应蜀汉,尤其是孟达之叛,变生肘腋,大势已去。

既然如此,决战吧。郭淮明白:他拖不起了。

孙权知道蜀汉占据上游,荆州一失,吴国再无屏障。虽然刘禅和诸葛亮写信道歉,但对蜀汉的畏惧和怒火,让他做了人生最后一个错误的决定:助曹灭刘!

潼关决战。

后世史书记载这次决战,无不大力渲染,只有当事部队才知道,这场决战并不算太复杂。

甚至可以说很简单。

从一开始,曹魏就败了。

二十万大军列阵堂堂,却让刘禅三千人冲阵杀了个透心凉,紧接着曹魏即将收兵之际,由刘禅画图,诸葛亮改进设计的新式投石车和火器闪亮登场,蜀汉水陆并举,刘禅率领十三员猛将纵横来去,有不少人甚至在被擒时绝地反击,比如那个叫敬德的,被擒后夺马归队,伤也不裹,再次冲阵,那个叫叔宝的,被四员猛将围攻落马后,居然以步对骑,愣是挑了二将,全队而归。

潼关失守,长江争夺战,诸葛亮亲自压阵,也以蜀汉胜利告终。

孙权被擒,郭淮自尽,潼关失守,二十万大军非死即降,洛阳再无屏障。

曹叡放火自焚,命人焚烧粮仓,幸亏派去烧粮之人投降,刘禅入城又快,不然洛阳将成废墟。

司马懿千里奔袭平定辽东归来,成了众望所归。带领曹魏残余势力,与陆逊结盟,退保虎牢关以东。

刘禅望着洛阳宫墙,无奈道:怎么打得毫无新意?就不能增加点难度?

听说陆逊与司马懿各自带队,结成联盟后,刘禅笑了:总算他们俩也没有掣肘了,打吧,看看这两人联手,能有什么奇谋妙计!

——————

诸葛亮望着洛阳城,老泪纵横,有生之年,终能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到了这一天,他终于在祭拜刘备之后,向刘禅问出了那句话:陛下,何以有今日?

刘禅想了想,叹道:天意不绝炎汉。

诸葛亮遂不再问,决心辅佐此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他到底是不是刘禅,已经不再重要。

接下来,他们的对手,是陆逊和司马懿。

诸葛亮不止一次怀疑过,陛下,是不是故意留下这两人。

但,就算再来一次赤壁之战,他诸葛亮,绝不是曹操!

六、多智而近妖

后世千年,有人援笔写《三国演义》,鲁迅评:刘备长厚而近伪,刘禅多智而近妖。

后人又言:三国写得不好,把刘禅写成了一个只会奇谋诡计的将领,其实小说里的他,还不如现实里的他。

史家称两汉为东西汉,而称刘禅所复之汉为大汉。史家陈寿著《三国志》,称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时人以寿之所比为武帝刘禅,故称非其所长。

张华闻而笑:以武帝比之,群将孰可称长于将略?

后世评大汉盛世,称:九门开阖朝天阙,万国衣冠拜冕旒。

史家在《大汉书》中称刘禅千古一帝,比肩秦皇,更迈汉武。

后世有帝王见其画像,叹曰:恨不能生于当时,为之牵马执鞭,扫荡天下!

——————

刘禅小心翼翼地问诸葛亮:相父,昨夜偶做一梦,殊为难解。

诸葛亮请问其梦,刘禅道:朕梦身回秦末,为霸王项羽,鸿门宴上,欲杀高祖则悖伦,恐身不存,不杀高祖则必死,恐神之亡。

诸葛亮沉思片刻,以手划线于地,道:陛下若果回秦,则身已寄项羽,命在项羽之身,然若杀高祖,陛下已无,神复不存。其势在一线之不可逆。

刘禅盯着这条线,见诸葛亮手中扇子不断在一旁摇摆,地上又被划出一条线来。他沉思片刻,恍然大悟:朕已另划一线,不受前线所缚?

诸葛亮点头微笑。

刘禅,也就是李世民心中再无疑虑,他决心要在这个三国乱世,再次建立一个比贞观之治还要强大的盛世,再次建立一个大一统的新王朝。

唯一让他头疼的问题,是刘禅的身体虽然被他锻炼得差不多了,但某些功能,并不如他自己原来的身体,虽然也生了不少孩子,但实在不够痛快。

不过,对一个新的大一统王朝的热情让他顾不上想这些事了。在他眼里,陆逊和司马懿的联盟只是第一关,接下来,他要扫荡还不成气候的五胡,统治西域,还要把高丽和更远的倭国一并拿下。

新的年号,就叫:开元!

——————

陆逊现在并不愉快,虽然他在扶持孙登继位吴王(注:孙权还没来得及称帝,刘禅就雄起了),扫平东吴内乱后,被孙登委以重任,期待他能成为诸葛第二,甚至周瑜第二,可他自己明白,失了荆州之后,控制了上游的蜀汉要扫荡东吴,只是时间问题。

更麻烦的是,潼关一战,曹魏精兵几乎全灭,只剩司马懿一支队伍。

以如今的实力,面对锐气十足的蜀汉,就算想拖,他们发展的速度,又怎能快得过刘禅和诸葛亮这两个发育怪?

敲着手中的棋子,陆逊喃喃道:死局无解!

所以陆逊觉得,有必要跟司马懿聊一聊,亲自聊一聊。

后世有很多史家专门研究过这次谈话,他们普遍认为,这两人已经做出了最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即使他们仍然失败了。

第二篇已更新,请点击:

李世民附身刘禅,联手诸葛亮能否打败司马懿陆逊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