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行动塔寨村真实事件(为了踏平他的毒巢)(1)

“白粉可以变成米粉、毒资可以变成赌资、大案可以变成小案、小案可以变成没案。”

|作者:二水

今晚,电视剧《破冰行动》要完结了。

破冰行动塔寨村真实事件(为了踏平他的毒巢)(2)

作为一部一开播就拿下豆瓣8.6分的爆款剧,《破冰行动》绝不仅是因为有达康书记(吴刚)、任达华、王劲松和硬汉小生黄景瑜等人组成的强大演员阵容,更因为它用前所未有的尺度,真实还原了一个“冰毒教父”和他的地下王国。

有不少人在看过《破冰行动》后心生疑问,现实真的这么残酷吗?毒枭真的这么猖狂吗?

破冰行动塔寨村真实事件(为了踏平他的毒巢)(3)

只手遮天祸人间

每集片头曲过后,都会出现这样一排字:“本剧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破冰行动》正是改编自亚洲最大制毒真实案件——“博社村”制毒案件。

破冰行动塔寨村真实事件(为了踏平他的毒巢)(4)

博社村位于广东省陆丰市辖区内,是粤东海边一个典型的小渔村。全村1.4万人,全都姓蔡。村里人不管血缘关系远近,都是一个老祖宗,共分成3个房头。“博社村制毒案”的幕后组织者蔡东家,不仅是村中大房代表,更是博社村村支书,身兼陆丰、汕尾两级人大代表,在村民中颇有威望。

他就是《破冰行动》中林耀东的原型。

破冰行动塔寨村真实事件(为了踏平他的毒巢)(5)

博社村是蔡东家一手搭建的制贩冰毒地下王国。在他以及宗族势力的带动下,村里有三分之一的家庭直接参与冰毒制造,冰毒产量接近全国三分之一。当时制毒圈里流行这么一句话,“生意做不做,关键看博社”,形象地说明了这个“制毒第一村”有多可怕。

早年间,蔡东家在村内的海边承包了100亩虾塘,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每年的收入约10万元左右。1993年,作为村中蔡姓宗亲中的大房男丁,蔡东家当上了博社村治保会主任。

3年后,同在博社村治安队的蔡某某带着两个朋友——刚从监狱刑满释放的陈某某和混江湖的洪某某,找到了蔡东家,想让他帮忙找一块空地做石膏粉加工,并承诺会在事成之后给蔡东家20万元好处费。一想到帮个小忙的回报相当于自己管虾塘两年的收入,蔡东家便答应了下来。

一开始,蔡东家担心蔡某某做非法勾当,曾两次到工地查看。工地里到处充斥着刺鼻的药水味,制造好的“石膏粉”铺在棚子外的草地上晾晒,这些白色粉末状结晶体在阳光下透出淡淡黄光。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蔡某某和朋友带走了500公斤“石膏粉”,如约将20万元现金分文不差地交到蔡东家手上。

半年后,陆丰甲东镇出现冰毒,蔡东家发现冰毒与之前蔡某某做的“石膏粉”很像,他才知道,原来那些人是在制毒。蔡东家没有报警,而是在心里算了一笔账,按照当时1公斤起码20多万元的市场价,蔡某某的500公斤冰毒在当时能卖出上亿元的天价,而自己为他们提供场地和人力,才分得区区20万元。蔡东家不甘心被骗,仗着自己身为博社村治保会主任权力非同一般,开始寻觅通往巨额财富的道路……

在制毒贩眼里,博社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村北段是连绵的树林,东南西边为耕地,往南走约2.5公里便是大海。村内道路狭小、纵横交错,且多为泥路,除两条贯通该村南北可行驶小汽车的路段外,其余路段只能通行三轮车、摩托车。这种复杂的地形地貌,给了制贩毒分子藏匿隐蔽之便。

破冰行动塔寨村真实事件(为了踏平他的毒巢)(6)

从那时起,蔡东家一边为制毒者提供保护,一边收受制毒者的“谢礼”。

破冰行动塔寨村真实事件(为了踏平他的毒巢)(7)

疯狂敛财

1999年,陆丰第一次戴上“毒帽”,被国家禁毒委列为“全国毒品危害重点地区”。当地党委政府花大力气进行综合整治,直到2004年,陆丰头上的“毒帽”被摘除。但令陆丰党委政府想不到的是,7年后,陆丰毒品犯罪死灰复燃,更因毒情强烈反弹被重新戴上“毒帽”。而此时的蔡东家,已从村治保会主任升为村支书,并身兼陆丰市和汕尾市两级人大代表。

身为村支书,蔡东家却白天睡觉、手机关机,从不处理公事。博社村委更是十多年连常设办公地点都没有,会议都是在蔡东家家里开的。

嚣张的蔡东家不但自己亲自组织制造毒品,还利用自己人大代表、村支书的身份,秘密收集警方侦破毒品案件的信息,在警方行动前通知重要人员潜逃。在他担任村支书的短短几年间,博社村成为陆丰制毒的重灾区,并逐步形成“家族式运作,产业化经营,地方性防护”的局面。

人人都知道,毒品生意是随时可能掉脑袋的生意,但在博社村却是参与者众,原因就在于其利润巨大。

2012年上半年,制毒者开始大量购买某些含有麻黄碱的感冒药提炼。因为感冒药胶囊太小,大人不好操作,他们就找来村里的小孩子剥感冒药胶囊,一个月收入过万元。而在当时,一个壮劳力种地的月收入也不过才1000多元。

毒贩们通过制贩毒赚来巨款后,又巧立名目地进行各种投资,试图将这些肮脏的钱通过做房地产开发、开设娱乐场所等方式“洗白”。

在陆丰市甲子镇,有一个叫瀛轩苑的楼盘,因园景别致、房间装修豪华,在当地很有名。虽然楼盘开发商是陆丰市瀛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刘衍,但实际控制人为蔡东家。除此之外,蔡东家还给自己安了个驻工地代表的头衔。瀛轩苑总建筑面积接近5.4万平方米,造价近7000万元。据估计,整个楼盘的总售价超过1.6亿,蔡东家一次至少可赚9000万元。

而在陆丰东海镇东海大道上的钱柜KTV,号称陆丰当地最豪华的卡拉OK歌舞厅,也是蔡东家的一处重要物业。因KTV收入颇丰,蔡东家直接将自己登记为法定代表人。不仅如此,蔡东家还在博社村有两栋望海豪宅,在深圳罗湖区有一套高档住宅。

据警方后来统计,蔡东家及其制贩毒团伙的涉毒资产总和达2亿元。

破冰行动塔寨村真实事件(为了踏平他的毒巢)(8)

蔡东家的豪宅

破冰行动塔寨村真实事件(为了踏平他的毒巢)(9)

红黑白都通

蔡东家不仅信息灵通,而且关系网强大,堪称“红白黑都通”。

《破冰行动》一开始有这样一个片段:缉毒警察抓住毒贩,本该人赃俱获离开现场,结果却是仓惶撤退,因为他们的身后有上百个拿着手电筒和棍棒的村民紧追着,来势汹汹地吆喝着要警察放人。双方僵持不下,直到村支书、宗族大佬林耀东下命令,村民才让出道路。

破冰行动塔寨村真实事件(为了踏平他的毒巢)(10)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个片段真的在博社村发生过。

当年,上海警方在汕尾警方的配合下进入博社村,对掌握的一名毒贩进行抓捕。当民警们抓获毒贩准备离开时,早已尾随而至的数十辆摩托车将警车团团围住,驾车者们手持棍棒砍刀,村道两旁的屋顶上落下疾风暴雨般的石块和水泥板,将警车砸得坑坑洼洼。另一边,蔡东家杀气腾腾地站在摩托车队后面。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汕尾市公安局一名带队的副局长认出蔡东家,情急之下只身上前与之谈判:“书记,我们今天进村就抓这一个人,请他们让条路出来行不?”蔡东家略一沉吟,回头使个眼色,屋顶滚石雨立停,摩托车手向两边让出道路,抓捕民警们惊险万分地拉着毒贩离开了博社村。

一个副局长竟要与毒贩谈判,请求放人,可见蔡东家在当地的影响力。在蔡东家的安排下,村里有黑保安,村边设置明哨和暗哨,并在交通要道上设有探风点,以便制毒分子提前准备,乃至暴力抗法。警方曾有两次大规模进村,一进村就被两三百辆摩托车团团围住,村里的路上会放下钉板,楼上砸石头。村民手里有仿制枪支,甚至还有AK47、土制手雷、弓弩等杀伤性武器。

若有毒贩落网,蔡东家会试图通过行贿办案人员,帮一些被捕毒贩逃避法律制裁。2013年12月12日,蔡东家的堂弟——博社村制毒元老蔡良火在广东惠州被抓,蔡东家两次赶赴惠州,随身还携带了70万元的现金,四处奔走,想要把人捞出来。

后来警方查明,陆丰当地党政部门干部涉嫌充当毒贩保护伞的有14人,除蔡东家等村干部,还有陆丰公安局机关干部,当地派出所所长和民警等,甚至个别“缉毒先锋”也沦落为毒贩“保护伞”而身陷囹圄。

时任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政委曾形容这些败类:“白粉可以变成米粉,毒资可以变成赌资,大案可以变成小案,小案可以变成没案,只要收了钱可以放毒品,也还可以放人。”

破冰行动塔寨村真实事件(为了踏平他的毒巢)(11)

收网行动

为了再次摘掉陆丰的“毒帽”,2012年,广东省禁毒委派出工作组进驻陆丰,一场异常艰苦的攻坚战拉开序幕。

工作组仔细梳理了多年积累下来的当地制贩毒案件线索,以蔡东家为核心目标,以博社村为重点侦查对象,默默展开了前期侦查工作。

警方特地以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的10多名精干警力为基础,并在陆丰当地警队中秘密挑选了数名业务精通、政治过硬的民警,组成了侦查小分队,开始对博社村内大大小小的制毒窝点进行全面摸查。

为了不打草惊蛇,民警们常常在凌晨4点开车到博社村外,悄悄换上打工仔常穿的变装,换乘摩托车进入博社村踩点。他们按预定的侦查方向,秘密接近各个制毒的老宅、平房等目标,并用车上装载的记录仪、手机将现场情况秘密拍摄下来,回来后交给技术人员进行截图、定位,确定制毒窝点和犯罪嫌疑人住址。每一次进村,民警都会被摩托车手尾随,并询问“去哪里”“找谁”等问题,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而这样的踩点他们重复了上百次。

破冰行动塔寨村真实事件(为了踏平他的毒巢)(12)

行动航拍图

后来,公安部又调派了无人机对博社村进行航拍,以协助侦查。深夜里,无人机用热成像技术对全村情况进行拍摄。经过几个月艰苦细致的摸查,博社村内的77个制毒窝点被准确定位,7大团伙成员在村外的动向也被严密监控,一张围捕的大网悄悄打开……

2013年7月,有关领导在听取了专案有关汇报后,确定将蔡东家等人划分为7个主要制贩毒团伙,并制定了成熟一个、击破一个,最终在条件成熟时围剿其老巢博社村的方案。

经过几个月的秘密刑侦后,警方决定收网。

2013年12月29日凌晨1时许,“嘀——”,惠州华斯顿国际酒店11楼的一间房门应声而开,抓捕组民警突入房间。民警们将一边穿着拖鞋坐在床边看电视、一边和房间内另外两人聊天的蔡东家按倒在地。

蔡东家被抓,行动已成功一半!3小时后,随着一声令下,“雷霆扫毒”汕尾行动按计划打响,3000多名民警将博社村团团包围,一举摧毁18个特大制贩毒团伙,抓捕犯罪嫌疑人182名,捣毁制毒工场77个和炸药制造窝点1个,缴获冰毒2925公斤、“K粉”260公斤。昔日的“制毒堡垒村”不复存在。

破冰行动塔寨村真实事件(为了踏平他的毒巢)(13)

警方收缴的毒资和毒品。

虽然蔡东家落网,但因其已数年未直接参与制贩毒活动,民警在蔡东家的家中只搜出现金数十万元,未发现毒品。老奸巨猾的蔡东家甚至在刚被抓获时嚣张放言:自己最多在里面关1年半就可以被放出来。

另一场较量又开始了。蔡东家案件被列为中央禁毒委2014年“一号专案”,由广东省公安厅组织精兵强将进行审讯。

在审讯过程中,蔡东家认罪态度恶劣,回答问题时避重就轻,采用装聋、装睡觉、要求上洗手间等策略与警方对抗。专案民警从外围逐个击破,蔡东家身边人纷纷将罪证指向了他。

2014年7月4日,此时距离蔡东家被抓已过去半年,当专案组民警将大量犯罪证据呈现在他面前时,和警方“硬扛”了半年的蔡东家脸上出现了绝望的表情,他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将自己以前参与制贩毒犯罪的事实悉数供出。

最终,蔡东家被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并在2019年1月17日被执行死刑。

破冰行动塔寨村真实事件(为了踏平他的毒巢)(14)

蔡东家

“制毒第一村”烟消云散,一代毒枭伏法,其背后是缉毒警察多年豁出生命的坚守。据官方数据统计,2016年,我国共有362名缉毒警牺牲在岗位上,几乎每天都会牺牲一名。很多时候,不幸牺牲的他们甚至不能在墓碑上留下名字,因为残忍的毒贩会对他们的家人进行报复。

在今年4月28日举行的《破冰行动》北京看片会上,主持人电话连线了一位当年参与过专项行动的缉毒警。在电话那头,他说:“我、我老婆,我们所有的朋友圈都不能发我的照片,也不能让人联想到我是一名警察。”

电话挂断前,这位干了大半辈子的缉毒警说,用一己辛酸换人间无毒,“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