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这样一位中年男演员,金星曾在节目中这样评价过他:如果他在戏里演配角,那观众看完可能都不记得主角是谁。
他虽然经常演配角,但是他在电视剧、电影里面,却常常抢走了主角的光环;他还特别擅长演反派,由于实在演得太逼真了,以至于观众一看到他会有种“瑟瑟发抖”的感觉,本能地想跑。
他就是演戏演到人戏合一的大戏骨王千源。
王千源,真的是一个狠角色。
他演坏人时凌厉的眼神,就好像眼睛里随时会飞出一把利刃,直直地朝着你的心窝子捅过来一样,令人忍不住瑟瑟发抖。
他不仅在戏里狠,现实中,他也很狠,不过,现实中的狠体现在对待自己演戏态度上,是为了塑造好角色将自己逼到疯魔状态的狠。
演艺家庭出身 他却跑去当裁缝王千源身在艺术家庭,父母都是话剧演员,父亲王早来更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一级演员。
不过,虽然从小浸泡在辽歌大院,王千源却没有萌生过长大后要往演艺事业发展的理想。
相反,他年少时只是一个只顾贪玩的调皮小孩,整天就知道上蹿下跳,热衷于各项体育运动。
上学之后,他成了体育成绩拿第一,文化成绩却拿不出手的妥妥学渣一枚。
中考的时候,他的成绩是要多磕碜就有多磕碜,八门加起来只有100多分。考高中,自然是无望了。于是,他就只好转去读职中。
就这样,牛高马大的王千源成了裁缝小达人,还真别说,大男人玩起缝纫机来,一点违和感都没有。
王千源后来在某个访谈节目上秀了一把他的裁缝技能,还被主持人大夸性感。只能说,认真的男人做起事情来,果然是最性感的。
如果说在之前,王千源内心对自己的未来还是处于混沌状态的话,那么在职中的时候,潜藏在他内心深处的霸气基因已经开始慢慢地显露出来。
他就觉得,学裁缝,最多只能做到车间主任,他心里开始心有不甘了。
于是,学了三年的裁缝之后,他又去学设计,考服装设计,结果,“考渣”大神又附体,他没有考上。
或许,这是命运的安排,因为前面还有更重要的使命等着他去完成。
“悬梁刺股”式的苦读,学渣变中戏学生眼看着儿子在考试的路上挫败连连,这时候,他的父母突然灵光一闪,夫妻俩都是搞艺术的,为什么不让儿子去传承自己的“衣钵”呢?
就这样,兜兜转转,王千源最终还是回归到父母正在耕作的表演这块土地上来。他随后跟随母亲到北京备考中央戏剧学院。
到了北京,王千源才意识到到自己的知识实在太不扎实了,于是,他重新回到沈阳继续修炼自己的文化课和专业知识。
这时的王千源,疯狂地填补各种知识的缺口,日夜伏案看书学习,有时读困了,他就用冷水浇醒自己,或光着上半身贴在墙上,继续啃书。
按他的话说,那段时间就如同“悬梁刺股”般的学习经历。可就是他这般苦读,最后文化分只得了200多分,离中戏表演系还差个几分。
幸好,最后他凭着父亲归国华侨的身份,加了十分,最终才被中戏表演系“收纳”。
一个“傻”决定 让他斩获东京影帝头衔2010年,默默无名的王千源突然以东京电影节影帝的身份进入媒体的视野,开始引起大众关注。
那一年,是他演艺生涯的第一个大转折,姜伟导演看中了他,邀请他参与电影《潜伏》的演出。
恰巧的是,在这部电影开拍前的一个月空档期,张萌导演也找到了他,邀请他参与小成本制作《钢的琴》。
王千源以为这部小成本制作很快就完事,就答应了,谁知道,这部戏拍了一个月不仅没有拍完,还断了资金链。
这时的王千源,考虑再三,最终决定拒绝姜伟的邀请,继续坚持拍完这部小成本《钢的琴》,原因是他太爱这个剧本了,对他来说,就算片子拍出来卖不出去,用来珍藏一辈子也是值得的。
资金不够,他就回老家把老爸拉来一起演,最终总算把这部片子捣鼓出来。
在《钢的琴》这部片子中,王千源扮演的是一个失意的下层社会人士王桂林,他不仅遭遇下岗、老婆还跟着别人跑了。
虽然生活艰难,但是他十分重视女儿的“精神富养”,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他召集一帮同样落魄的下岗工人历经周折,打造了一部钢材质的钢琴。最后,他们重新唤起生活的斗志,燃起对未来的希望。
或许是从角色中看到了自己生活中遭受重重挫折又不肯屈服的影子,王千源为这个角色倾注了他的大量心血和精神,将王桂林这个小人物的精神面貌刻画地十足饱满、传神。
而就是这个看似有点傻的决定,让王千源登上了演艺旅途的第一个巅峰。《钢的琴》入围了东京电影节。
颁奖期间,王千源被邀请到东京参加颁奖典礼。从未想过自己会获奖的他,怀着去旅游的心情,捎上老婆子女乐呵呵地去了日本几日游。
按他的话,包吃包住,还有5星级酒店住,玩得好不惬意。最后一日颁奖时,他们一家三口还慢吞吞地迟到了。
走红毯时,其他明星走过时,低下欢呼声一片,无人知晓的王千源走过时,只有他老婆和孩子俩人在欢呼,即便如此,王千源还是走出了大明星的架势。
然而,人生如戏,充满反转。颁奖的时候,他突然听到主持人读到他的名字,他本能地“刷”一下站起来。
原来,自己获得了东京电影节的影帝!他十六年的龙套生涯,终于迎来了井喷时刻。
这一个影帝,似乎来得不同寻常,但其实早已有迹可循。如果不是他多年来的扎实苦练囤积下来的实力,这个影帝哪里轮得到他呢?
回看王千源的演艺之路,可谓艰难又坎坷。
演艺生涯坎坷 16年龙套角色由于是半路出家,王千源在中央戏剧学院四年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他除了苦修专业之外,又跑去当班长、又参加学生会,全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他原本以为,毕业后可以好好地大干一场了,谁知道,却被分配到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天天演大自然,演动物,什么石头呀,风呀,太阳呀,狐狸呀,反正,就不是人。
四年寒窗苦读,结果连演个人的机会都没有,加上又看着同班同学一个个要不就演上主角了,要不也小有名气,王千源这心里的落差可不是一般的大。
更令他困扰的是,他羞于让同学知道自己在进行这样的演出,每次他们要来观看他演出都被他以各种借口推脱掉了。在表演上也开始浑浑噩噩了。
直到有一日,他到一个智障儿童学校表演时,看着一群充满热忱、渴望的学生,觉得很羞愧,突然醒悟过来,自己这么忽悠地演出,却被他们那么真诚地追捧,这也太对不起观众了。
“我们随随便便糊弄一下小孩,他们就特别真诚。在台上,你的一点点行为就能换来人的眼泪,那是真诚的眼泪。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挺无耻的,每天为了混几十块钱,而抛弃了世界上最真挚的观众。”他这样说道。
从那开始,他重新找回表演的初心,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次演出,不再懈怠。
不久后,北京儿童艺术剧院改制,他辞职了。为了维持生计,他在中央戏剧学院附近开了一个餐厅,自己开着三轮车给学校的学生送餐。
不过,餐厅开了没有多久也倒闭了,对此,他笑称是被同学蹭饭吃给吃倒闭了,由此可见,虽然生活不易,这个男人依旧保持豁达心态。
没有了副业之后,于是,他继续去做演员,虽然接的都是龙套角色,但是他积极把握每一次演出机会。
例如,在1994年,他在电影《赢家》剧组得到了一个演残疾人角色的机会。王千源像是一个饥饿的野狼嗅到了肉食的味道一样,死死盯住“猎物”不愿放弃。
为了得到这个表演机会,他苦练用单手和牙齿绑鞋带半个多月,愣是练出了正常人双手绑鞋带的速度。
结果,他顺利出演了这部影片,并且在戏中表现出彩,获得观众好评。不过,他的演艺事业并未从此一帆风顺。
他的龙套生涯维持了长达十六年,他演过运动员、农民、反派等各种角色,曾经还拿过30元的片酬。
甚至还有人嘲笑他,说他一辈子只能演农民。即便如此,王千源内心的斗志依旧高昂,他努力地修炼演技,认真对待每个小角色,蛰伏着,等待机遇的降临。
直到《钢的琴》的出现,他终于迎来了演艺生涯的第一个巅峰。
对王千源而言,这个奖项于他,就像是小朋友得到棒棒糖的奖励一样,是对他努力的一个回馈,让他内心觉得很甜。
随后,王千源的实力被越来越多人看到,而他一如既往地为了每个角色“疯魔”。
为了真实还原《解救吴先生》中角色的疯狗特质,他7天不洗澡,把身边的工作
为了一个几秒钟的裸背戏,三天不喝水,拍摄前还去蒸了一晚桑拿,只是为了把人员差点熏晕。肉线条更加明显……
这样为演戏把自己逼到疯魔状态的他,如果还没有点成绩的话,真是天理不容了。
事实证明,他演的每个角色,就算是大反派,也能够牢牢地抓住观众的心,甚至不亚于主角的光环。
戏里的狠角色,生活中的软萌“女儿奴”戏里有多凶狠,戏外就有多软糯。
王千源曾经在一个访谈中表示,自己希望戏里不要总是悍匪的形象,这样他都不敢让宝贝女儿看自己的作品。
对这个“悍匪”而言,女儿就是他的软肋。
女儿刚出生时,为了取回落下的脐带血袋,他一口气狂奔到6楼,他说这是他这辈子跑得最快的一次。
为了不吵醒正在熟睡的女儿,他不敢停车,就这样一直开着车在城市的路上兜来兜去。
去个戛纳电影节,也要带上女儿,抽空陪她海滩游玩,还要发个微博:“戛纳的海滩有你……”字里行间尽显对小情人的宠爱。
不仅如此,勇猛如他,跟女儿斗智斗勇却总是盘盘皆输,不过却输得满脸宠溺。只能说,这个小女孩,应该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吧?才能遇上这样一个好爸爸。
裁缝界少了一个工匠,电影界多了一个工匠特质十足的影帝,半路出家的王千源,
凭着自己自强不息的努力和拼劲,在演艺圈搏杀了自己的一条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