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有很多说不通的“坑”,曹雪芹故意不填。只因他埋伏了很多线索,只要抽丝剥茧都能找到答案。比方林家几代单传末代只有一个女儿林黛玉。林如海却宁可断子绝孙,也不过继一个儿子。这种超出常理的情况,如果只用不如此林黛玉不可能被贾家收养来解释是行不通的。那样的话,林如海这个人物根本立不住。

林如海为什么要送走林黛玉(林如海为什么会断子绝孙)(1)

(第三回)那女学生黛玉,身体方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去,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随了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雨村另有一只船,带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

贾敏去世后,林如海要送林黛玉进京交由外祖母抚养,黛玉不舍父亲。林如海就劝她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是说不想再给林黛玉找个后妈了。

按说他虽有几房姬妾,但比不得嫡妻。没有嫡妻就没有嫡长,林家的传承就没有了直系血统。林如海说他年近半百,不过四十多岁,就算古代也正当壮年。那个年代,男子无子要到五十岁才规定嫡妻要给丈夫纳妾,并不老。尤其林如海为官,交际应酬更需要续弦才是。

林如海为什么要送走林黛玉(林如海为什么会断子绝孙)(2)

林如海当时是巡盐御史,不过正七品的小官。他是前科探花郎,刚刚科举高中踏上仕途,没道理就一派绝望的言辞和志向。

古代官员的黄金年龄都在五十岁以后。林如海当下的巡盐御史,代表皇帝对他足够信任,任期一到做得好,高升是板上钉钉!彼时不过才起步。

他数十年寒窗苦读一朝明志,怎么可能就放弃了?听他对林黛玉的谆谆教诲,怎么看都不像离别赠言,更像是交代后事。他正当盛年意志消沉,完全不以传宗接代的想法为念,不符合那个时代的价值观。

林如海为什么要送走林黛玉(林如海为什么会断子绝孙)(3)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子嗣问题是古人最看重的责任和义务。林家数代单传,到林如海时只有一子一女。三岁儿子在他赴任巡盐御史时突然夭折,只剩下女儿林黛玉。

林如海膝下荒凉,将女儿当儿子抚养,聘请进士出身,罢官后的贾雨村给女儿启蒙……不代表林如海真的就看开了不以子嗣为念。否则何至于纳了好几房姬妾。

林如海生不出儿子,有其自身原因。但生不出儿子的大有人在。古人为了不断绝传承,早有对策,“过继”同族后人成为养子承祧家族香火,是家常便饭一般常见。

林如海为什么要送走林黛玉(林如海为什么会断子绝孙)(4)

林如海虽然没有嫡系分支,林家还有人在。过继一个远房旁支的幼童为子,承祧嫡长一脉家业,有的是同宗孩子多的愿意。

然而林如海就仿佛忘了这件事,在林黛玉走后直到他身死,都没再过继儿子。宁愿林家在他这一代断子绝孙,不再香火传承。

从私人感情推测林如海的心理,应该是他担心过继儿子年龄太小,给林黛玉增加负担。年纪太大,兄妹又很难和睦。但这都有一个前提,就是林如海知道他一定会死,无力抚育过继的儿子,否则就不成立!那么,林如海为什么会认定自己“必死无疑”,与女儿临别仿佛交代遗言,且不出两三年确实就死了呢?

林如海为什么要送走林黛玉(林如海为什么会断子绝孙)(5)

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林如海面对的官场局势非常严重。不排除儿子林弟弟夭折、妻子贾敏的死都与之有关。而他大张旗鼓安排贾雨村送林黛玉进京(正常来说没必要),也是源于避难之心。

林如海感知两淮盐业内部的腐败,他作为巡盐御史触动了某些人的切身利益。对方已经要置他于死地。他存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心,未免林黛玉不测才急忙送走,并以进京复职为饵,让贾雨村护佑林黛玉周全。

他在送走林黛玉时,仿佛交代遗言,就是明知必死,不想给女儿拖累才不过继儿子,传承香火。

林如海为什么要送走林黛玉(林如海为什么会断子绝孙)(6)

至于林如海的巡盐御史任上的险恶局面,曹雪芹在他死后交代完贾元春省亲,马上就借贾宝玉之口讲述了“小耗子偷香芋”的故事。故事的核心就是“耗子偷盗”,以及“耗子对林黛玉不轨”。证明林如海一家三口之死绝不简单。他不过继儿子,也是实属无奈,非不想,而是不能也!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收藏,文章每日持续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