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大叔唱曲剧(精选中老年萨友150曲)(1)

五十岁大叔唱曲剧(精选中老年萨友150曲)(2)

五十岁大叔唱曲剧(精选中老年萨友150曲)(3)

五十岁大叔唱曲剧(精选中老年萨友150曲)(4)

【作曲家】臧云飞,祖籍河北,著名音乐制作人,军旅作曲家,编曲配器大师,北京军区臧云飞政治部战友歌舞团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1969年入伍,1979年起在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从事音乐创作,创作的多首歌被多位名家唱响。代表作品《一二三四歌》、《当兵的人》、《珠穆朗玛》、《天下乡亲》等。

五十岁大叔唱曲剧(精选中老年萨友150曲)(5)

演唱者:丁晓君,女,辽宁大连人,1981年农历辛酉年(鸡年)2月25日出生。北京军

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演员、工青衣、解放军文职干部。第六届CCTV全国青京赛青衣组榜首(第一名)、金奖得主。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的入室弟子。第五届中国京剧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学员。

五十岁大叔唱曲剧(精选中老年萨友150曲)(6)

五十岁大叔唱曲剧(精选中老年萨友150曲)(7)

【创作背景】大型声乐套曲《西柏坡组歌——人间正道是沧桑》是战友文工团继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之后,倾力打造的又一部红色音乐史诗。这部作品的创作汇集了军队文艺界的强大阵容,包括词作家王晓岭、李劲、甲丁、王杨、刘海涛,作曲家印青、臧云飞、王路明、郭鼎立、亢竹青,撰稿于全海、张凯、郭利文等。主创人员先后20余次深入西柏坡和太行山区,仅歌词就进行了21轮大改,作曲进行了13轮的修改调整。歌唱家于乃久、初瑞、李晖、老兵、康曦、宗晓琳、张大伟、王凯,京剧表演艺术家丁晓君、张薇,话剧表演艺术家洪涛等加盟演出。西柏坡,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解放全中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地方——历史的回响和时代的强音因此而荡气回肠。作品观照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彰显了以“两个务必”、“赶考”为核心的共产党人坚定信仰和执政理念,对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奋力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宏伟目标,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天下乡亲》是大型声乐套曲《西柏坡组歌》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首歌曲。王晓岭、李劲作词,臧云飞作曲。“最后一尺布,用来红军装。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去战场。”这个是西柏坡最著名的四句话。这句话也是在我们党领导军队能战胜敌人最重要的一个象征,就是人民的支持。当时这首歌创作的时候也是创作了好多稿,最后用了一个河北戏曲的音乐,因为这个词实在是太朴实了,而且也太深刻了。它是既有对当年的追思,又有对当今的思考,它是一首很深刻的歌,用一首带有河北戏曲的歌来表现感觉更接地气,更能打动人心。

2017年9月,《天下乡亲》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河北省委宣传部获得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14—2017)荣誉。

五十岁大叔唱曲剧(精选中老年萨友150曲)(8)

【作品分析】该作品带有典型的河北戏曲音乐元素,气势磅礴。全曲均为降B大调(宫七声调式)。该曲是典型的三段式大型结构,全曲结构是ABC1C2C3A,最后还有一个结束句。

五十岁大叔唱曲剧(精选中老年萨友150曲)(9)

【演奏提示】这是一首好听、技巧难度不大、难得的好曲子。建议用高音管吹奏,除临时升降号外,没有用到黑键。演奏时,要注意速度的变化、力度的把握,所有带重音的每个音符,都要用吐音演奏。

五十岁大叔唱曲剧(精选中老年萨友150曲)(10)

【小知识】声乐套曲。声乐套曲又叫声乐组曲,是大型声乐作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一般的特点是:在统一的标题之下,用若干首歌曲来表达同一主题。套曲中的各首歌曲可独立成曲,彼此的表演形式也往往不同(如分独唱、重唱、齐唱、合唱等),但它们之间的内容互有联系,在音乐方面既统一,又有变化,共同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如《西柏坡组歌——人间正道是沧桑》以宏大的叙事和细腻的描述构成了文学和音乐的独特视角,综合运用合唱、重唱、领唱、对唱和戏剧讲述等艺术样式,跨越时空,情景交融。包括《热土》、《决胜》、《清风》、《赶考》4个乐章19首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