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修订实施的《成都市臭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2年修订)》(以下称“臭氧预案”)和成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2年修订)》(以下称“重污染预案”)中,各项应急减排措施备受关注。

其中明确,将优化车辆特别是货运车辆限行时间、限行区域、限制排放阶段,针对性加强移动源管控,同时细化施工工地不同预警级别下的管控作业工序类型,并加强生活面源污染管控,对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的工业企业,进一步优化“一厂一策”差异化减排方案。

具体如何实施?8月3日,成都市“三大战役”办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成都市生态环境、经信、公安交管、交通、住建等多部门也对此进行详细解读。

启动预警指令后4小时内

发布启动临时交通管控措施

不管是夏季臭氧污染,还是秋冬季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针对柴油货车和私家车的交通管理备受关注,临时交通管理措施将如何调整?又该如何确保应急减排措施落地落实?

“成都市‘三大战役’办发布启动预警指令后,交警部门将在4小时内,紧急启动的情况下2小时内,通过多种渠道向全市发布启动重污染预警临时交通管控措施的信息,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道路通行秩序管理。”据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臭氧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根据不同预警级别,交警部门对重点管理区、一般管理区的城市化管理区域、全市范围内的道路,针对运渣车、水泥罐车、砂浆运输车、沥青运输车、砂石车等工程运输车辆,采取不同范围、不同时段的临时交通管理措施。具体为每日21:00至次日7:00禁止运渣车、水泥罐车、砂浆运输车通行,全天24小时禁止沥青运输车通行,每日20:00至次日8:00禁止砂石运输车通行。其中,黄色预警的限行范围是重点管理区,橙色预警的限行范围是重点管理区和一般管理区的城市化管理区域,红色预警的限行范围是全市范围。预警期间,新能源车辆、国Ⅵ(含)以上排放标准车辆可以正常运输。

同时,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交警部门将根据预警级别,在黄色、橙色预警期间将机动车尾号限行时间从工作日的8:00~20:00调整为6:00~22:00,限行范围是绕城(不含)以内区域,限行的排放阶段为国三(黄色预警时不含,橙色预警时含)以下的汽油车和国三(黄色、橙色预警时都含)以下的柴油车禁止通行;红色预警期间将在绕城(不含)以内区域实行3:00至24:00机动车尾号单双号限行,同时禁止国三及以下的汽油车和柴油车通行,以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改善全市空气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对运渣车、水泥罐车、砂浆运输车、沥青运输车、砂石车、水泥运输车等运输车辆的临时交通管理措施,较夏季臭氧预警期间更为严格,黄色预警期间,在重点管理区和一般管理区的城市化管理区域内,全天24小时禁止通行;橙色、红色预警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全天24小时禁止通行。

7~8月臭氧污染形势严峻

各项应急减排管控有何变化?

今年以来,受阶段性极端高温强辐射天气影响,全省及成都市7~8月臭氧污染形势均非常严峻。新实施的“两个预案”后,臭氧重污染天气和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一厂一策”停限产应急减排、工地应急管控将有哪些不同?

据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两个预案”明确,预警期间,对列入限(停)产、轮产减排名单的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业企业要严格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一厂一策”方案(包括轮产减排方案)执行限(停)产、轮产减排措施。同时,列入年度落后产能淘汰计划的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的设备(生产线)全部停用(停产)。

臭氧预案中还明确,臭氧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将实施应急减排措施,禁止每日8:00至18:00油罐车装卸汽油作业(绿色标杆加油站除外)。从减排管控区域看,臭氧黄色预警时为重点管理区内,臭氧橙色预警时为重点管理区和一般管理区的城市化管理区域,臭氧红色预警时为全市范围内。

“按照‘两个预案’,我们制定住建领域应急预案,重点从应急管控期间土石方作业、涉及挥发性有机物的施工作业、移动源管理等方面对建设工地明确工作要求。”成都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重污染或臭氧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期间,各建设工地按照预案响应等级的减排措施,严格落实禁止易产生扬尘、烟(粉)尘的建材露天堆放和加工。

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编辑 张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基本气象站应急措施(移动源生活面源)(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