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对于带有包装的食品,我们判断还能不能吃的第一依据,就是保质期。在一些小伙伴看来,没过保质期那就应该还能吃,过了保质期那就赶紧扔了吧,事实真是这样吗?
保质期内不会坏 这“坏”到底啥意思?
我们都说“保质期内食物不会坏”,这个“坏”包含两层意思:
1
品质不会变坏
保质期内,食品的颜色、外观、口感、味道这些应该保持在它出厂时的那个状态。不会出现变硬、变干、变味之类的问题。
2
安全性不会变坏
保质期内,不会发生食品腐败、微生物大量繁殖的事,你吃了不会吃坏肚子。这个保证同时也是法律意义上的。
保质期内,商场可以合法销售,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有任何质量问题,由生产者负法律责任。但过了保质期之后,万一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或品质明显下降的情况,生产厂家就不负法律责任了。
保质期是怎么定的?
保质期一般由厂家自己制定。食品生产技术人员参照行业内一般要求,配合经销商需要,反复进行工艺改进和保质期实验,最终确定合适保质期。
有人觉得厂家可能会乱标,实际上那对他们是没任何好处的哦!
如果标的过长,一方面会给人不新鲜、有防腐剂等印象,另一方面保质期内出了问题他们要负法律责任。而标的过短就更不用说了,会带来还没变质就不能售卖了的情况,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食品在保质期内就一定不会坏吗?
不一定。 虽然厂家做出了一个保证,但是也不能说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就一定是安全的。
例如,厂家规定的是在“0-4℃”储存,但实际上这个产品在超市中促销时,或者买回家以后,被放在了常温下,这也有可能导致它在保质期内就变质了。
又比如在运输过程中包装发生了磕碰、破损,或者食用时开盖、开封了以后没有尽快吃完和妥善保存,这样当然也可能会在保质期内发生变质。
所以,我们一定要按照商家规定的方法保存,在判断能不能吃的时候不能全靠保质期,还得看食物有没有异味、看起来是否正常等。
过了保质期就不能吃了吗?
答案也不是绝对的。
一些本身就比较耐保存的食品,它们的保质期“保”的主要是“品质”,不是安全。过期了以后只是会变得不好吃、不好看,但并不一定会吃坏肚子。
例如
冷冻食品、方便面、罐头、饼干、糖果、纯蜂蜜等。
那些保质期“保”的主要是“安全性”的食品,过期了确实要多加注意,因为它们本身就很容易变质腐坏。
例如
巴氏杀菌奶、包装的鲜鸡蛋、肉类和蔬菜等。
不能说这些食品过了保质期就一定会变质,但是变质的可能性确实更大些。所以最好还是在保质期内吃完。
不过,生活中还有许多食品,买回来时是没有包装的,也没有保质期,那到底该在多久以内吃完比较好呢?小编这里有一份小清单,大家记好呦~
果蔬类
熟梨:冷藏1-2天
苹果:冷藏14-21天
柑橘类水果:冷藏7-14天
香蕉:不放进冰箱,室内储存5-7天
菠菜:冷藏3-5天
胡萝卜、芹菜:冷藏7-14天
肉类
生肉、肉排、排骨:
冷藏:3-5天 / 冷冻:4-12个月
禽类:
冷藏:1-2天 / 冷冻:9-12个月
新鲜内脏:
冷藏:1-2天 / 冷冻:3-4个月
鲜肉馅:
冷藏:1-2天 / 冷冻:3-4个月
切片培根、熏肉:
冷藏:7天 / 冷冻:1个月
已烹饪肉类剩菜:
冷藏:3-4天 / 冷冻:2-3个月
鱼类:
冷藏:1-2天 / 冷冻:2-6个月
虾蟹贝类:
冷藏:1-2天 / 冷冻:3-6个月
其他
牛奶:冷藏5至6天
酸奶:冷藏7至10天
熟蛋:冷藏6至7天
鲜蛋:冷藏30至60天
花生酱、芝麻酱:开罐后冷藏90天
涨知识的给小编戳个赞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