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15日,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天津,华北地区就只剩北平一座还在 国民党控制下的主要城市了。经过与国民党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的三次谈判,傅作义部最终决定放弃抵抗,撤出北平城,接受解放军的改编。

什么事件为北平和平解放奠定基础(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1)

傅作义

随着解放军和平进驻北平城,北平终于获得了解放。至此,持续了两个多月的平津战役圆满结束,国民党控制区域进一步缩小,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重大胜利。

在这件事情上,剿匪总司令傅作义的作用无疑是决定性的,没有他的首肯,和平解放北平就只是一句空谈。当然,傅作义在最终做决定之前也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在傅作义犹豫不决、徘徊不定的时候,是他们三个人通过坚定不移地对他进行积极劝导,使傅作义的情感一点一点地向中国共产党偏移,并最终做出了那个重大的决定。

可以说,他们为北平的和平解放付出了巨大努力,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能量能促成傅作义在重大抉择面前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讲他们的故事。

什么事件为北平和平解放奠定基础(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2)

首先,我想讲一下傅作义的女儿傅冬

傅冬作为傅作义的长女,思想上并未受其父的影响,反而是在求学期间更多地接触到了进步思想。傅冬在重庆读中学期间,初步接触了革命启蒙教育,并在身边同学的影响下进行了一些集体的革命活动。这时的傅冬已经开始显现出其思想的进步性了。

在父女两团聚时,傅冬总是有意识地将国民党内部的恶行讲给傅作义听,并向他宣扬共产党联合抗日的主张。身为国民党高层的傅作义,面对自己爱女的这种言论,自然也不好说什么,只是沉默以对。日积月累之下,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像一颗种在傅作义内心深处的种子,在等待发芽壮大的一天。

在西南联大毕业后,傅冬赶赴天津,成为了《大公报》的一名记者。在这期间,她不停地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日军的残暴行径、宣传进步的思想。也就是在这里,傅冬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什么事件为北平和平解放奠定基础(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3)

1948年,辽沈战役结束,平津战役将起。考虑到傅冬身份的特殊性,她被党中央派到北平做她父亲的思想工作,争取可以和平解放北平。

傅冬回到北平后,除了在生活上照顾傅作义之外,就是反复地劝他要考虑当前的局势,不要跟蒋介石一路走到黑。傅冬这种反常的行为终于引起了傅作义的怀疑,在他的连连追问下,傅冬矢口否认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了。

辽沈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在东北大势已去,蒋介石立即对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进行停职查办处理。看到同僚的这种下场,此时的傅作义未免有“兔死狐悲”之感,清醒下来的他开始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什么事件为北平和平解放奠定基础(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4)

恰逢此时外界一片呼吁和平的呼声,一些部下也向他提出了和平的建议,傅作义就顺势向决定向中国共产党发一封要求谈判的电报,但发电报的人选是一个问题。为了避免泄露消息,傅作义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自己的女儿傅冬最合适。于是傅冬联系了自己的直接领导,向他表达了傅作义想要谈判的想法,并由他向党中央转达。

不久,党中央的指示就下来了,同意与傅作义谈判。傅冬把党中央的意图转述给傅作义后,傅作义怕是国民党对他的一次试探,不敢相信消息是否为真,直到傅冬亮出了她的共产党身份,傅作义才表示愿意谈判。

1948年初,张家口、天津先后被解放军所围,北平已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面对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了的形势,傅作义决定与解放军进行第一次谈判。虽然由于双方条件的难以接受,谈判最终破裂。但傅作义既然有和平解放北平的想法,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随后,解放军歼灭了围困的傅作义部三十五军,知道了这一消息的傅作义大受打击,内心焦虑不安,情绪变得极为暴躁,甚至一度有了轻生的念头。

傅冬利用自己身份的便利及时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父亲种种的心理变化与情绪波动,收到情报的党中央分析了傅作义的一系列行为之后,能够及时调整对北平的作战方针与战略部署,这直接让解放军在作战中占尽了先机。

什么事件为北平和平解放奠定基础(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5)

这时的傅作义内心正在进行剧烈的挣扎,一方面,他想自行解除兵权,赴南京请罪;一方面,他在考虑再次与解放军谈判的可能。

在傅作义下定决心与解放军谈判前,傅冬对傅作义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两方面出发详细地分析了这件事的利弊。傅冬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说动了她的父亲,促成了双方的第二次谈判。虽然这次谈判依然没有成功,但傅冬为和平解放北平做出的巨大努力有目共睹。

战后,立下了大功的傅冬重回天津做回了她的编辑,此后,她一直以这样的身份为新中国的建设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在动荡年代,傅冬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傅冬还差点丢了性命,但在对追随共产党这件事上,傅冬说,如果历史能够重演,她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什么事件为北平和平解放奠定基础(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6)

接下来要讲的这个人是刘厚同,他曾经参与了辛亥革命,是一位值得敬重的老前辈。

刘厚同与傅作义的曾有一段长官与下属的情谊,后来傅作义的势力越来越大,刘厚同成了他长期的政治顾问。

刘厚同为傅作义提过不少行之有效的建议,傅作义对刘厚同也是极为信任,称其为“老师”。傅作义赴任北平时,也一并将刘厚同带了过去。

考虑到刘厚同对傅作义的影响力,党中央联系到了曾在解放区工作过的刘厚同女儿,并由其向刘厚同转达了党中央的意图,希望他能为和平解放北平出一份力。刘厚同欣然同意。

什么事件为北平和平解放奠定基础(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7)

刘厚同的思想也是在一步步发生变化的。刚开始,他建议傅作义向全国表达和平的想法,但要成立联合政府。

这样一来,既表明了主张和平的心迹,又能保留自身的实力。傅作义颇为心动,于是就有了双方的第一次谈判。但很显然,在全国即将解放的大局下,这样的想法无疑是无稽之谈,解放军果断拒绝了这种要求。

如果说刚开始刘厚同与傅作义对局势还存有乐观的想法,对谈判还有些不切实际的幻想,那么随着局势的发展,日益艰难的傅作义就不得不重新考虑与解放军谈判的情况了。但此时的傅作义还有诸多担忧,主要是怕得不到解放军的原谅;怕被人说成是叛徒。

对于第一点,中国共产党一再向傅作义强调,只要他放弃抵抗,让北平免受战火的摧残,他就是功臣,共产党绝对会优待他的。对于第二点,刘厚同则开导他说这是民意所归,没有人会说他是叛徒的。傅作义听了深以为然。

什么事件为北平和平解放奠定基础(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8)

随着傅作义的精锐部队相继被解放军所歼,傅作义在国民党的政治生涯已经无路可走了。

刘厚同时向傅作义分析了眼前的形势,并适时向其提出建议:与解放军和谈。本来这一建议已经被傅作义采纳了,谁知到了晚上他又反悔了。又急又气的刘厚同甚至产生了放弃傅作义的想法。但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为和平解放北平再出一份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傅作义终于下定决心与共产党进行第二次谈判。但此时的傅作义对形势仍然抱有一丝幻想,最终未下定决心在协议上签字。虽说双方未能正式签订协议,但较第一次谈判来说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当解放军发起了对天津的总攻之后,北平已无任何坚持下去的希望,但傅作义迟迟下不定决心再次和谈。

眼看解放军已经兵临城下,再不和谈就没机会了。刘厚同再次对傅作义进行了一番劝导,傅作义最终决定派副总司令邓宝珊与解放军进行第三次谈判。

可以说,刘厚同这位老前辈为和平解放北平付出了不可磨灭的努力。

什么事件为北平和平解放奠定基础(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9)

这最后一位就是傅作义的挚友邓宝珊了。

邓宝珊时任华北剿匪总司令,且与傅作义私交极好,两者关系颇深。不仅如此,邓宝珊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也相当不错。

早年,邓宝珊曾与中共的创建人李大钊有过来往,也帮助过很多遇难的共产党人。国共合作期间,邓宝珊还多次访问延安,与共产党高层建立了深厚的交情。

就邓宝珊这种复杂的身份而言,由他全权代表傅作义与解放军进行谈判再合适不过了。

傅作义下定决心和谈后,将在外的邓宝珊召回了北平,请他即日出城与解放军谈判,邓宝珊却说不急,让傅作义在考虑考虑。

邓宝珊这番行为可不是在劝傅作义打消和谈的念头,相反,他是要用这几天的时间坚定傅作义的决心,争取使接下来的和谈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

在这几天里,邓宝珊增大和谈的把握,做出了巨大努力。为了能详细地了解了城内的形势,他东奔西走,每天要忙到很晚才能睡。

什么事件为北平和平解放奠定基础(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10)

毛泽东与邓宝珊

此时,影响傅作义和谈信心的就是北平城中为数较多的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以及在故宫城墙内藏着的巨量炸药了。

邓宝珊经过多方调查,为傅作义分析了城内城外的形势,他断定,傅作义的部队足够稳定北平城内的局势,蒋介石的部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进行无谓的反抗。这番谈话给了傅作义极大的信心。

在解放军即将攻下天津的消息传来后,傅作义放弃了最后一丝幻想,选择派邓宝珊出城与解放军进行谈判。迫于形势,傅作义只能接受了解放军提出的条件。随后,邓宝珊与解放军签订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初步协议》。

之后,在双方多次的协商之后,傅作义本人与解放军签订了正式协议。随着国民党军队的撤离和解放军的进驻,北平这座千年古都终于免遭战火摧残,得以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邓宝珊因其在和平解放北平工程中做出的巨大努力,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戴,也被中国共产党给予了高度评价。

什么事件为北平和平解放奠定基础(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11)

北平和平解放

北平能够和平解放对我国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北平是六朝古都,历史悠久,城内有诸多名胜古迹,见证了千年来的历史变迁,承载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一旦开战,这些名胜古迹必然会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这势必会对我国文化的延续造成一定影响。

另外,北平城内大学林立,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以北大为首的各大学一直是国内文化的中心,为国家培养了不计其数的人才,这些大学能够完好的保存下来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积极地意义。

此外,北平的和平解放也为解放军保留了有生力量,不仅如此,和平解放北平这一成功案列也为后来解放国民党军队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说,和平解放北平对我国、对我党都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大事。

傅冬以其傅作义之女的身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给他的心里埋了一颗种子,刘厚同以其师的身份不懈的劝导着他,给那颗种子浇上了水,让它发了芽,邓宝珊以其友的身份给那株芽施了肥,让它最终结了果。

可以说,没有他们三个,北平能否和平解放还是一个未知数。万幸,他们三个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才有了如今既有深厚的历史又有崭新的面貌的北京城。身为后人的我们,在看到越来越好的北京时,也应当记得他们为这座城市做出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