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回第一段这样说道: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红楼梦前40回贾宝玉人物欣赏(红楼梦难点解析1-2)(1)

通灵是谁?他在《石头记》这本书的创作过程中起着什么作用?

按书中所说,通灵的原型是女娲补天时唯一弃用的石头,被弃置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这块被女娲弃用之石经过煅炼,灵性已通,并为自己无才补天而日夜惭愧悲号。

后来,这块石头遇到了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这一僧一道。石头乞求二仙带他去人世间享受荣华富贵,二仙作法把石头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缩成扇坠大小可佩可拿,并且镌上数字,让人一见便知是奇物。然后携着这石头飘然而去。

红楼梦前40回贾宝玉人物欣赏(红楼梦难点解析1-2)(2)

这一僧一道携着这块通灵宝玉先回到了太虚幻境。在太虚幻境的大门口遇到了梦中来到太虚幻境的甄士隐,甄士隐听到了在回太虚幻境的路上的大士和道人的一段话:

道人问大士:你携着这通灵宝玉去哪?大士说:现在有一群风流冤家正准备投胎入世,我想趁此机会,把这个通灵宝玉夹带其中,让他去世间经历经历。

事情是这样的: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株绛珠草。因为赤瑕宫的神瑛侍者每天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得以茁壮生长,并且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修成女体。此女因神瑛侍者的灌溉之德,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一直想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德。恰这神瑛侍者偶动凡心,想下凡过过凡人的生活,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仙子知道了神瑛侍者想下凡,就问绛珠:你不是想偿还灌溉之情吗,这倒是个机会。绛珠仙子说:‘他以甘露灌溉,我无此水可还。我陪他去下世为人,把我一生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这就是宝玉黛玉的木石前盟。因此一事,还有许多风流冤家,陪他们去投胎入世。

红楼梦前40回贾宝玉人物欣赏(红楼梦难点解析1-2)(3)

后来神瑛侍者投胎到贾府,就是贾宝玉。绛珠仙子投胎到林家,就是林黛玉。其他的一干风流冤家估计就是宝玉黛玉周围的人。这块通灵宝玉就是宝玉出生时嘴里衔着的那块玉。后来这块通灵宝玉一直被宝玉挂在胸前。

这块通灵宝玉与主人贾宝玉形影不离,就是说,贾宝玉的经历也是他的经历。他是贾宝玉人生经历的见证者,就像宝玉胸前挂着的一个摄像机,全天候地记录着宝玉的生活。他陪着宝玉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后,又回到了原点,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把自己在人世间的经历写在自己这块石头上,等着有人来能看到,并把它传播出去。这就是《石头记》的来历。

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的来龙去脉。

这块石头其实就是作者的自喻。

作者以这块被女娲弃置的石头,暗喻自己是被当时的社会所弃置的人。作者用女娲补天这个神话典故来暗喻这个社会在走向崩溃。但作者却不能去补这个正在塌的天,原因是:一、经历了繁华的生活,现在家散人亡。惨痛的经历虽然让作者的思想日益成熟,并能看清这个社会(自经锻炼,灵性已通)。但现在的社会地位已经不允许作者去参与“补天”;二、作者能看到这个社会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真的不知道如何才能拯救这个社会。也就是诗中所说:无才可去补苍天。

红楼梦前40回贾宝玉人物欣赏(红楼梦难点解析1-2)(4)

作者为什么要虚拟出通灵宝玉这么个角色?

由于政治原因,作者不能而且也不敢直接揭露社会现实,因而才想出借助石头之口(通灵之说)去揭露。他先让石头回到他曾经的现实生活中,经历真正的生活。因此作者又创造了“一僧一道”这两个有法力,有超自然能力的神仙,让这两个有法力的神仙把被弃置在荒山中的质地粗蠢的这块石头携入红尘,经历作者曾经历的生活,然后再回到大荒山,把红尘中的经历写在这块大石上。以石头的口吻把曾经的一切讲出来,石头其实成了作者的替身和挡箭牌,这也是一种真事隐去,作者把自己隐去了。

以上,就是通灵宝玉的在《红楼梦》这本书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