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朋友准备着手购买汉服,但是打开某宝,眼花缭乱,都不知道怎么选了。那么是不是只要标注了“汉服”tag就可以直接购买了呢?显然不是的。因为平台系统、商家知识储备等一些因素,导致很多不是汉服的商品,也含有“汉服”tag,所以在选购时还是要仔细分辨一下。

今天就教给大家一个小细节,如何分辨领襟。

汉服体系里的领襟种类丰富多彩,领型有交领、圆领、直领、方领、竖领等,襟型有交襟、对襟……但是没有厂字襟哦。只要看到厂字襟的衣服,就不是汉服,商品标签就是打错了。

什么材质的汉服比较好 科普汉服没有厂字襟(1)

比如像这样的,看到这个领襟样式是不是很熟悉呀?对啊,就是看起来很像旗袍,对吧?这个呢,就是厂字襟结构。接下来本文给广大消费者做一个解释和介绍。

01 什么是厂字襟结构呢?

厂字襟结构是清装体系的典型特征之一,不管是男装还是女装、不管是旗装还是民籍服装,厂字襟都是其突出的典型特征。

清装是一个体系,底层架构是一样的,在此基础上,再区分族群、风格、等级诸如此类。清初的贵族礼服,厂字襟结构就是其典型特征之一。

什么材质的汉服比较好 科普汉服没有厂字襟(2)

请看以下对比图,旗装和民籍女装(包括汉族在内各民族人民所穿)对比,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无论是旗装还是民籍女装,都是厂字襟、用多组(或多对)盘扣固定、内襟无系带、内襟与左腰侧断连、闭合受力点分布偏在一侧。

什么材质的汉服比较好 科普汉服没有厂字襟(3)

什么材质的汉服比较好 科普汉服没有厂字襟(4)

图片引自故宫博物院

对比汉服的领襟结构,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

什么材质的汉服比较好 科普汉服没有厂字襟(5)

内襟通过绕襟、系带或者扣的方式连接到左外襟或左腰侧,一定会连接,而不是悬空状态;

什么材质的汉服比较好 科普汉服没有厂字襟(6)

什么材质的汉服比较好 科普汉服没有厂字襟(7)

除此之外,闭合受力点的分布还是对称和平衡的,无论是两个点、三个点、四个点,都是动态均衡稳定的。

细数汉服体系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没有厂字襟这种结构,也不可能放弃自己几千年一脉相承的基本结构,违反传统哲学思想,将对称平衡的模式改为偏在一侧的不平衡受力模式。

说得更直白一点,厂字襟的设计思路是将外襟通过盘扣纽襻等固定在前肩部位,取消了内襟系带,内襟在左侧的连接点断开,导致内襟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内襟退化成为了必然。

所以,可以这样说,凡是“厂字襟”(不管是真厂还是假厂)的服饰,都不是汉服。

02 厂字襟也有衍生变化的种类

典型的厂字襟是前开襟,不是套头式。其领襟呈现一个明显的折角(或曲里拐弯),同时用多组(或多对)盘扣、纽襻加以固定呈横向切割状,受力点分布基本上全部集中偏在一侧。

什么材质的汉服比较好 科普汉服没有厂字襟(8)

厂字襟有两种衍生变化形式,第一种是假厂字襟,就是衣服整体套头穿。假厂字襟是在套头穿的基础上,外观上采用了厂字襟的特征,比如领襟折角、多组盘扣横向切割,甚至还有加个压襟装饰物。

什么材质的汉服比较好 科普汉服没有厂字襟(9)

什么叫“压襟”?就是图片中蓝色框住的这个饰物。

汉服体系中没有将装饰物挂在领襟部位的这种现象,凡是看到这种“压襟”的,都不是汉服哟。

第二种是领襟虽然没有折角,但是在交领上加盘扣,领型表面上是交领,实际上襟型还是厂字襟的结构。

什么材质的汉服比较好 科普汉服没有厂字襟(10)

现代汉服研习小组制图

换句话说,判断是不是厂字襟结构,除了看领襟线条是否折角外,最关键的因素是在于领襟前肩是否被固定死、内襟是否连接左腰侧(前襟)、闭合受力点分布是否对称平衡。

03 那么怎么分辨厂字襟呢?

因为网上买东西,很难看到内襟。那我们就从外观上做一个简单的分辨吧。在目前商品信息中,如果出现以下领襟特征的就要注意一下了,也许并不是你想要买的东西。

什么材质的汉服比较好 科普汉服没有厂字襟(11)

什么材质的汉服比较好 科普汉服没有厂字襟(12)

因为一般情况很难看到内襟的情况,那么凡是看到外襟拐弯曲折且上面有多组(或多对)盘扣固定的,跟旗袍的立领盘扣长得差不多的,八九不离十就是厂字襟。

还有“压襟”这种装饰物,也是厂字襟的特色。

什么材质的汉服比较好 科普汉服没有厂字襟(13)

假如能够看到内襟,凡是内襟比半襟还要少,这里缺一块,那里缺一块的,也都不是汉服。

什么材质的汉服比较好 科普汉服没有厂字襟(14)

什么材质的汉服比较好 科普汉服没有厂字襟(15)

内襟就像是汉服的五脏六腑,平时看不到,但是五脏六腑真的很重要,不能缺失的。

04 难度等级提高,看看这些你能不能分辨出来~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厂字襟大概长什么样了,接下来,我们把难度提高,看看有没有人能够分辨出来呢?

比如这种,把领襟部分用盘扣、纽襻、珠扣等固定死的,属于厂字襟的衍生变化形式。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交领”,但是实际上是厂字襟的变体。这就像是汽油车和电动车一样,外观可能会很相似,可是本质和原理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哦。

什么材质的汉服比较好 科普汉服没有厂字襟(16)

因为明代竖领交襟长衣的这部分是活动的,不是固定死的。这排珠扣可以说是保留了厂字襟结构的核心要素:将外襟牢牢地固定在前肩处,外襟和内襟不能活动。

什么材质的汉服比较好 科普汉服没有厂字襟(17)

什么材质的汉服比较好 科普汉服没有厂字襟(18)

什么材质的汉服比较好 科普汉服没有厂字襟(19)

晃眼一看,似乎很相似,实际上根本不是一个东西,也没有继承关系。似是而非的东西很多,比如枯叶蝶和枯叶。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无论它们外观长得再像,它们也不是一个东西,也没有继承关系。

明代的竖领交襟长衫,它的外襟和内襟没有被数个纽襻盘扣等给固定死。它是可调节的,通过腰侧系带进行动态调整。

体形丰满的人穿,腰侧系带调整得松一点,内外襟重合部分少一点;体形修长的人穿,腰侧系带可以系得紧一点,内外襟重合部分多一点。各具美感,适应人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的体态。胖了瘦了,疲惫时,吃饱时都能调整,贯彻衣服为人服务的原则。

相比之下,厂字襟,跟明代竖领交襟长衣的结构原理、设计逻辑是完全不同的,两者真的是没有关系的呀。就像汽油车和电动车的工作原理不同,没有人会它们分类分在一起吧?

05 那么是不是就不能“改良”了呢?

厂字襟问题跟“改良”没关系呀。

厂字襟衣服有的很漂亮,穿上后美观又大方,消费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购买。

唯一的问题是,厂字襟衣服不属于汉服体系,也不是汉元素,它们跟“汉民族”仨字就没关系。

厂字襟衣服属于清装体系,底层架构、发展逻辑与汉服相比,是两套系统,两回事,不要混为一谈。从形式上,清装改变了领襟结构和受力模式,与华夏--汉服体系的基本结构根本不同;从思想上,清装承载的是其它民族的文化内涵,与汉服承载的文化内涵不同,清装一系:旗装、旗袍、民籍女装、长袍马褂等不属于华夏--汉服体系。

华夏--汉服体系中没有厂字襟,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也不会有。因为华夏--汉服体系自主发展和正常演变,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对称平衡的思想理念,改成偏在一侧的,不对称、不平衡的偏斜设计理念。

“改良”也好、“汉元素”也罢,无论是怎么改,基本的底层架构不能改,就像是房屋的地基和承重梁不能动,动了房屋就垮了、性质就变了。

总之,单纯地就衣服本身形式来说,厂字襟服饰是很有独特风味的品类,具有历史、艺术、审美、工艺等多种意义和价值,在世界历史服装中有独特之处,应该单独分区,在今天不能标注汉服TAG。

作为消费者,买什么衣服都无所谓,穿衣自由嘛。该买卖的买卖、该收藏的收藏、该研究的研究,喜欢与否都是个人私事。如果是冲着“汉服”俩字去消费的,那么还是要买到从形式到内涵确乎是“汉服”的商品才对呀。所以这个跟“改良”、跟“创新”没有任何关系,这是性质问题,这是是非判断问题。好比说,你花钱去买一匹马,但是商家却指着一头鹿说:这是马。你本来想买马,但是买回来一头鹿,这恐怕不合适吧?所以,花钱要买对东西哟。

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作为消费者,在网上选购时,厂字襟的判断要点就是:

1、领襟的形状做成“厂字形”的,做得曲里拐弯的,99%都不是;

2、交襟类服饰,前肩领襟线条上面加一排排盘扣、珠扣、纽襻的,都不是;

3、领襟上挂着“压襟”装饰物的,都不是;

4、内襟与左侧断连的,都不是;

5、内襟缺襟的、内襟缺失的(少于半襟),都不是;

6、外襟断掉再用盘扣连接起来的,都不是。

你学会了吗?有问题欢迎留言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