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不吃高粱米饭,嫌太硬,吃完了不消化,胃疼等我长大点了,能自己吃饭了,就分开住了记忆中只吃过一次高粱米籽儿我天,吃嘴里沙沙的,那可真是一个粒是一个粒入口有点凉水的凉劲,清清爽爽的嚼起来,真的有高粱米特有的香味一口饭得嚼半天,要不嚼不烂一顿饭下来累够呛,挂钩疼(下颚和头骨在耳朵附近的连接位置),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这就是东北人的天赋?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这就是东北人的天赋(这算东北人不三)

这就是东北人的天赋

我妈不吃高粱米饭,嫌太硬,吃完了不消化,胃疼。等我长大点了,能自己吃饭了,就分开住了。记忆中只吃过一次高粱米籽儿。我天,吃嘴里沙沙的,那可真是一个粒是一个粒。入口有点凉水的凉劲,清清爽爽的。嚼起来,真的有高粱米特有的香味。一口饭得嚼半天,要不嚼不烂。一顿饭下来累够呛,挂钩疼(下颚和头骨在耳朵附近的连接位置)。

我姥爷姥姥家在九台县二道沟乡下山沟里的农村住,那时候农村吃苞米面,粗粮。大米白面叫细粮,农村都逢年过节才吃,平时都是自己种的苞米,磨苞米茬子,保苞米面子。我姥爷姥姥管苞米面大饼子叫杂合面。我就纳闷了,纯苞米的,为什么叫杂合面呢?后来查资料才知道,伪满时期,东北农村苞米都不够吃,得往里掺豆饼(黄豆用压榨的方法榨油后剩下的渣子,现在叫脱脂大豆蛋白,以前都是喂马、骡、驴等大牲口的)、麦麸、康皮子啥都的。习惯了,就一直叫杂合面了。

我小时候寒暑假都去姥家,农村比城镇好玩多了。吃过几次苞米面大饼子。唉,那可是纯苞米面呀,就是东北大地的那种黄苞米,啥也不掺。我姥爷也不知道咋整的,说是志愿军专业的,乡供销社当过经理,家境在当时屯子里还算说得出的,有红本,吃供应粮。粮证是红皮的,俗称吃红本,农村的好像没有粮证。那时候农村就是自己种地,秋天收成里留出来交公粮的(就是地租,种地得给国家交租金,用粮食顶,现在取消了),剩下都是口粮。基本上不够吃,不够只能各家借,第二年先还了,有卖粮的,没钱买,有钱谁吃苞米面呀。

小时候去姥家,顿顿大饼子。我天,那哪是现在饭店吃的那种大饼子呀,连农贸市场的大饼子都够不上。苞米磨面得先扒皮,就是脱去苞米粒外面那层硬膜。吃爆米花,嚼不烂的就是那种皮子。想好吃,要吃细面的就得扒三次。为了多出粮食,就只能扒两次,磨出来的苞米面子因为外皮没扒净,硬,都扎嘴。做出来的大饼子,吃的时候不能说话,不能喘气,得闭着嘴l嚼碎了赶紧喝一口菜汤往下顺。黄苞米本身几乎没有粘性,贴大饼子都强成团没散花,一张嘴说话,满桌子飞渣子!往下咽都剌嗓子。那时候得是家里地多,条件好的家庭才能往里掺豆面(黄豆磨的面,苞米面里面掺黄豆面,做的大饼子香,细腻,好吃)掺白面(有粘性,成团,有型)。我姥家吃红本,没有地,干吃苞米面,啥也不掺。到现在我都特别讨厌大饼子,在好吃吃两口就咽不下去了,吃伤了。

到这就得说说啥叫臭米子了。就是臭面茬条,当地都叫茬条。茬,三声。唉,书到用时方恨少,就吃这没文化的亏了,会说不会写。黄苞米没有粘性,没法做面条。为了增加粘性,就把苞米面泡水,找个阴凉通风的地方放几天,放到有点起气泡了,发了,闻起来有点放坏了的味道,就有点粘性,可以压面条了。具体做法我没见过,就吃过。压条的时候,重新和面,有自制的压面模具,下面就是东北家家都有的大锅。烧一锅开水,往锅里压条,到锅里煮一会,捞出来过凉水,拌上菜园子里现摘的茄子、黄瓜、豆角,有啥用啥做的卤子,连汤带水的秃噜。那时候,各家都这么吃,谁家做的条长,谁家的手艺好!记忆中,短的那是稀碎,长的也不超10厘米,再长那就是掺别的东西了。现在市场卖的苞米面条,那都是掺胶了,他说没掺,您可别信。

我妈从小吃苞米面大饼子,她爱吃,我爸不爱吃。我爸从小吃高粱米籽儿,我妈不爱吃嫌胃疼不消化。唉。幸好分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