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辰门位于西宁北大街的北端,从青海中医院门前的七一路往西走约400米,是原西宁卫城的北门。

前两年我住在医院西面的客栈,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拱辰门,对此几乎到了熟视无睹的地步。

西宁城东九眼泉建设(西宁拱辰门北门泉及其他)(1)

西宁城东九眼泉建设(西宁拱辰门北门泉及其他)(2)

明朝时改西宁州为西宁卫。洪武十九年(1386年),长兴侯耿秉文率领军士等筑城,城呈方形,城墙高为五丈(16米),厚亦五丈(16米)。

西宁城四面各开东、南、西、北四个门,并建高耸的四个门楼。

因当时北门与约500米的湟水河相望,北门坡下又有北门泉,故民间又称“水门”,城楼匾题“拱辰门”,上面最高阁楼上一块匾额上题字“澄波献瑞”。

西宁城东九眼泉建设(西宁拱辰门北门泉及其他)(3)

据了解在20世纪50年代,因城市建设需要拱辰门被拆除。似乎和北京刚解放时拆除的很多古建筑一个原因。

2007年,为延续西宁历史文脉,西宁城中区政府又投资900多万元,以历史资料为依据,按原貌修复了西宁北门城楼。

城楼前的北门泉绿地改造面积3000平方米,最北边建有一座亭子,亭子的东侧便是北门泉流出的泉眼,泉眼后有一大的花岗岩石块,上面书写着“北门泉”三个字。北门泉水流虽然不大,但是源源不断。

西宁城东九眼泉建设(西宁拱辰门北门泉及其他)(4)

西宁城东九眼泉建设(西宁拱辰门北门泉及其他)(5)

西宁城东九眼泉建设(西宁拱辰门北门泉及其他)(6)

西宁城东九眼泉建设(西宁拱辰门北门泉及其他)(7)

引流泉水的小溪造成小桥流水,营造出小型“护城河”的感觉。

在拱辰门靠近北门泉水流经处的南侧,似乎每天有好心人撒一堆玉米碴,引得一批小鸟,尤其是麻雀及珠颈斑鸠等前来觅食,叽叽喳喳,鸣叫声一片,到了傍晚更为热闹。

西宁城东九眼泉建设(西宁拱辰门北门泉及其他)(8)

西宁城东九眼泉建设(西宁拱辰门北门泉及其他)(9)

边上的城墙可以拾阶而上,但是拱辰门上的阁楼都是关闭着的,不能登临眺望古城西宁,有些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