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着数不尽的神话故事,不论是盘古开天、夸父逐日,还是大禹治水,无不反映着华夏大地上的先民们,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我们不求鬼神,不畏苦难,才有了一直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
在探讨生命起源方面,各国、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有的神话传说,中国有女娲补天,西方有诺亚方舟,又或是玛雅文明的传说。
我们阅尽千般故事,会惊奇的发现,这些故事都对史前大洪水有着类似的记载,难道这些故事都来自于同一个版本,又或是有着其他的可能呢?
上古神话的真实性我们在阅读上古神话之时,往往会把神话和一些神魔志怪小说混为一谈,但实际上,神话传说也有着一定的历史研究意义,虽然其中包含着很多对未知大自然的浪漫主义修饰,但仍然是记载着一部分的真实历史。
大约在十万年前,人类就发明了相对完整的语言,可以进行日常交流,传播八卦趣闻。
但是直到五六千年前,人类才第一次发明了文字来对大事进行文字记载。在此之前,不论是是经验技术的传承,还是大事件的讲述,都只能依靠口口相传。
这种只由口头叙述,而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着,比如苗族的神话史诗。古代的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早期可能有但是失传),直到建国后才用拉丁字母制定了拼音文字。
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当中,苗族的《苗族古歌》都是由一代代苗族人民口述传承下来的。中原大地上的各种神话也是一样,其中就包括我们最熟悉的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的故事最早出现在《竹书纪年》中:
“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
《竹书纪年》成书于春秋时期,是我们目前能看到关于女娲补天的最早文字版本,也是从当时的古籍当中收录而来。
在这一版本中,故事情节十分简单,和其他神话故事并无关联,没有伏羲,也没有共工怒触不周山。
很多神话故事就是在这样一代代的文学加工中失去了本来的样貌。
若只是如此,那我们还真有可能将女娲补天,看做是古人发挥想象力的浪漫创造了,但一处遗址的发现,直接做实了女娲补天历史的真实存在。
女娲补天岩画问世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吉县附近,发现了一批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经过几十年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史前人类使用过的石制品和蚌壳饰品,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是柿子滩遗址那古朴奇幻的岩画。
这些岩画中,除了一些描绘先民狩猎捕猎的岩画,还有一处充满着神秘色彩的造型。这幅岩画面积不大,大约只有二十厘米高,十七厘米宽,却生动的刻画出了一个女性形象。
女子扎着两个“冲天鬏”,双耳凸起明显,双臂平举向天,左手手持一件牛角状的物体,其胸前(后)的凸起被认为是女性的重要特征(也有可能是披肩或者翅膀),双脚岔开,平稳踏地。
在其头顶上,是曲线排列的七个黑点,被认为是代表着上天的北斗七星,脚下则是六个黑点,其中五个环绕双腿,一个黑点置于胯下。
这幅岩画使用赤铁矿石混合着植物汁液以及动物血液绘制而成,距今大约一万两千年到七八千年,属于旧石器晚期或者中石器时代时代。
学者推测,这幅画描绘很有可能是当时占星的女巫在祭祀跳舞时的画面,其脚下的是石子或者是五谷。
但很多人也将这幅画和“女娲补天”联系起来,认为女子脚下就是“补天”用的五色石,而天上的七颗黑点,很有可能就是天窟窿,脚下的六颗再加上右手上明显凸起的一颗,上下照应,正好可以补上。
而这幅岩画的发现地山西吉县,不仅女娲传说自古有之,并且至今也有着正月二十和二十五过“天穿节”的传统,也叫“补天节”。
正月二十为小天穿节,正月二十五为大天穿节。这一习俗,在陕西、河南、山东以及南方的客家人群中都有遗存。
而这幅画的年代,也和女娲传说形成的时间相差不远。
女娲补天时代考证女娲传说有着明显的母系氏族社会的色彩。一万年前左右,人们还没有发展出成熟的种植业,部落的食物来源则是以采集和狩猎为主。
当时的人类种群数量不多,部落周边的野果野菜足以果腹,采集占据了所有食物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并且由于女性对野果等颜色鲜艳的物品天生敏感,在采集中也更具优势;男性由于体力优势,更多是去打猎,但成功率不高,狩猎所得食物,只占总体的百分之三十不到。
经济优势再加上女性的生育优势,自然而然就在部落中占据统治地位。
而女性的优势,大致是六七千年前,在先民种植技术的进步下逐渐衰弱的。
在种植业当中,更多的是依靠体力劳动,男性的体力优势在这一时期逐渐展现出来。
并且粮食产量提高带来的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肥沃土地的需求也大为增加,部落之间的战争摩擦也就更加频繁。
而男性作为战争的主体,地位再一次得到了提高,这一现象一直贯穿了以农业为主体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所以,女娲补天的传说最早不早于六千年前,甚至七千年附近的母系和父系社会的过渡时代。
至于更北方的游牧区,或者南方的亚热带、热带气候区,则不在女娲补天的考虑范围内。
当时的人类生产水平,不足以对极寒或者极热的恶劣的环境进行大规模改造,诞生文明也就相对较晚,父系社会也来的更晚一些。
现存的一些和女娲补天相关的传说,也是从北方向南传播过去的,比如《苗族古歌》中所传唱的故事当中,有着很大一部分都是讲的大迁徙途中的故事。
而南方原住民百越后人黎、高山以及畲族,都没有近似的传说,只有畲族由于长期和客家人混居,也有一部分会一道参加“天穿节”。
女娲补天原型
上述种种,基本都能证明女娲补天的存在,那么女娲补天究竟是描述的一场什么灾难呢?对此也有着很多种解释。
首先是最简单的一种猜测,认为女娲补天只不过是穴居人在修补山洞。
部分人认为女娲补天和女娲造人应当一起来看,女娲用五色石提炼出来的“泥”,很有可能就是类似于石灰的膏状物,既能够制作雕塑、陶器,又能够填补屋顶漏洞。
六七千年前的女娲时代,也是陶器被发明和被广泛使用的时代,两者时间也是极为吻合。
陶泥最早就是被用于修补房屋,可能是某次火灾中,人们发现草木都化成灰,只有陶泥不仅没有损坏,反而更加坚硬,才逐渐发明出来了各式各样的陶器。
陶器的发明在当时已经可以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所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发明,就把这个故事口口相传了下来。
只不过传播过程中难免有加工,类似于“三人成虎”的谣言传播过程,一个炼石灰补房子的故事就越穿越邪乎,成为华夏创世神话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了。
这一猜想其实不无道理,也是合理猜测的一种,结合大洪水时代的暴雨背景来看,组织部落修补房子,重建家园的壮举也确实有着一定的纪念意义。
还有一种说法是陨石雨。毕竟大暴雨时常都会有,地处季风气候区,再加上上古时期更加湿润的气候,每年夏季都是炎热多雨的,再加上台风影响,大暴雨不足为怪。
只有像陨石雨这种壮观的天象,才可能被深深烙印在先民的记忆当中。
而如今的山西中部,到河北乃至渤海湾当中,都有着上古时期陨石雨降落的痕迹,尤其是如今河北白洋淀附近的碟形洼地地特殊地貌,就是大约五六千年前的一次陨石雨留下的。
而这次陨石雨所能观测到的河北、山西、河南等地区,正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上古神话的发源地。
这次陨石雨所造成的的大范围坑洞,不仅会导致大量雨水堆积、河流改道,还可能导致了部分地区的海水倒灌。
这和女娲、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传说中的天灾都可能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
结语上古神话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部分,不论是广为流传的创世神话,还是少数民族代代相传的古老歌谣、史诗,都值得我们去研究,更应当将其继续传承下去。
古人早就为神话故事添砖加瓦,丰富骨肉了,更加新颖的改编,也未尝不可。
至于学术研究,我们只能是大胆猜测,小心论证。
上述所讲,也只是从各大期刊论文中所能摘取的一小部分猜测,若有更好的解释,也请诸位留下你们的看法。
,